高二第二次阶段性检测考试化学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4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S 32 Cl 35.5 C U 64 N a 23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图示关系不正确的是()2.下列有关能量的叙述错误的是()A.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B.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过程中一定伴随着能量变化C.可将反应“NaOH+HCl═NaCl+H2O”的化学能通过原电池转化为电能D.化学反应使放热还是吸热,取决于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和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3.下列有关金属腐蚀的说法错误的是()A.为保护地下钢管不受腐蚀,可使它与锌板或直流电源正极相连B.在盛水的铁器中,空气与水交界处更容易锈蚀C.为防止金属的腐蚀可在金属表面涂油漆或油脂D.纯银器表面在空气中因化学腐蚀渐渐变暗4.铜锌原电池(如图)工作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正极反应为:Zn﹣2e﹣═Zn2+B.电池反应为:Zn+Cu2+═Zn2++CuC.在外电路中,电子从正极流向负极D.盐桥中的K+移向ZnSO4溶液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工业上常通过电解熔融的MgO冶炼金属镁B.应用盖斯定律,可计算某些难以直接测量的反应焓变C.用惰性电极电解Na2SO4溶液,阴、阳两极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D.在铁上镀铜,应选用铜作阴极6.某化学反应在所有温度下都能自发进行,下列对该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A.放热反应,熵增加 B.放热反应,熵减小C.吸热反应,熵增加 D.吸热反应,熵减小7、已知Zn(s)+H2SO4(aq)===ZnSO4(aq)+H2(g)ΔH<0;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的ΔH值与反应物用量无关B.该反应的化学能可以转化为电能C.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D.该反应中反应物的化学键断裂放出能量,生成物的化学键形成吸收能量8、对于反应NO2(g)+SO2(g)SO3(g)+NO(g)。
一定条件下,将NO2与SO2以体积比1∶2置于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下列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A.体系压强保持不变B.混合气体颜色保持不变C.SO3和NO的体积比保持不变D.每消耗1 mol SO3的同时生成1 mol NO29.在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2 mol N2和8 mol H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合成氨气,达到平衡时,H2的转化率为25%,则平衡时氮气的体积分数接近于( ) A.5%B.10%C.15% D.20%10.加热N 2O5,依次发生的分解反应为①N2O5(g)N2O3(g)+O2(g),②N 2O3(g)N2O(g)+O2(g);在2 L密闭容器中充入8 mol N2O5,加热到t ℃,达到平衡状态后O2为9 mol,N2O3为3.4 mol。
则t ℃时反应①的平衡常数为() A.10.7 B.8.5C.9.6 D.10.2二、不定项选择(每题有1~2个选项。
每题3分,少选得1分,错选多选0分,共24分)11.化学平衡常数K的数值大小是衡量化学反应进行程度的标志,在常温下,下列反应的平衡常数的数值如下:2NO(g)N2(g)+O2(g)K1=1×10302H2(g)+O2(g)2H2O(l)K2=2×10812CO2(g)2CO(g)+O2(g)K3=4×10-92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下,NO分解产生O2的反应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1=[N2][O2]B.常温下,水分解产生O2,此时平衡常数的数值约为5×10-80C.常温下,NO、H2O、CO2三种化合物分解放出O2的倾向由大到小的顺序为NO>H2O>CO2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1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3A(g)+2B(g)zC(g)+2D(g),在2L的密闭容器中把4 mol A 和2 mol B混合,2 min后反应达到平衡时生成1.6 mol C,又测得D的浓度为0.4mol·L–1。
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z=4B.B的转化率是40%C.A的平衡浓度是1.4 mol·L–1D.平衡时气体压强是原来的1.2倍13.已知:C(s)+H2O(g)=CO(g)+H2(g) △H=a kJ/mol2C(s)+O2(g)=2CO(g) △H=-220 kJ/molH-H、O=O和O-H键的键能分别为436、496和462 kJ/mol,则a为()A.-332 B.+130C.+350 D.-13014.通过以下反应均可获取H2。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①太阳光催化分解水制氢:2H2O(l)=2H2(g)+ O2(g)ΔH1=571.6kJ·mol–1②焦炭与水反应制氢:C(s)+ H2O(g) =CO(g)+ H2(g)ΔH2=131.3kJ·mol–1③甲烷与水反应制氢:CH4(g)+ H2O(g)=CO(g)+3H2(g)ΔH3=206.1kJ·mol–1A.反应①中电能转化为化学能B.反应②为吸热反应C.反应③使用催化剂,ΔH3减小D.反应CH4(g)=C(s)+2H2(g)的ΔH=74.8kJ·mol–115、研究电化学腐蚀及防护的装置如右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d为石墨,铁片腐蚀加快B.d为石墨,石墨上电极反应为:O2 + 2H2O + 4e → 4OH–C.d为锌块,铁片不易被腐蚀D.d为锌块,铁片上电极反应为:2H+ + 2e → H2↑16.如右图,将铁棒和石墨棒插入盛有饱和NaCl溶液的U型管中。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K 1闭合,铁棒上发生的反应为2H++2e-→H2↑B.K1闭合,石墨棒周围溶液pH逐渐升高C.K2闭合,铁棒不会被腐蚀,属于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D.K2闭合,电路中通过0.002N A个电子时,两极共产生0.001mol气体17、微生物电池是指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微生物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正极反应中有CO2生成B.微生物促进了反应中电子的转移C.质子通过交换膜从正极区移向负极区D.电池总反应为C6H12O6+6O2=6CO2+6H2O18、为增强铝的耐腐蚀性,现以铅蓄电池为外电源,以Al作阳极、Pb作阴极,电解稀硫酸,使铝表面的氧化膜增厚。
其反应原理如下:电池:Pb(s) + PbO2(s) + 2H2SO4(aq) =2PbSO4(s) + 2H2O(l);电解池:2Al+3H2O Al2O3+3H2↑电解过程中,以下判断正确的是()电池电解池A H+移向Pb电极H+移向Pb电极B每消耗3molPb生成1molAl2O3C正极:PbO2+4H++2e—=Pb2++2H2O阳极:2Al+3H2O-6e—=Al2O3+6H+ D高二年级阶段性检测考试化学试题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46分)注意事项 1.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纸上。
2.答卷前将答题纸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三、填空题19.(13分)金属冶炼和处理常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1)由下列物质冶炼相应金属时采用电解法的是a .Fe 2O 3b .NaClc .Cu 2Sd .Al 2O 3(2)辉铜矿(Cu 2S )可发生反应 2Cu 2S+2H 2SO 4+5O 2==4CuSO 4+2 H 2O , 该反应的还原剂是 ,当1mol O 2发生反应时, 还原剂所失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mol 。
(3)右图为电解精炼银的示意图, (填a 或b )极为含有杂质的粗银,若b 极有少量红棕色气体生成,则生成该气体的电极反应式为(4)氯碱工业以电解精制饱和食盐水的方法制取氯气、氢气、烧碱和氯的含氧酸盐等系列化工产品。
下图是离子交换膜法电解食盐水的示意图,图中的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阳离子通过。
完成下列填空:题号 19 20 21 22 总分 得分①写出电解饱和食盐水的离子方程式。
②离子交换膜的作用为:、。
③精制饱和食盐水从图中位置补充,氢氧化钠溶液从图中位置流出。
(选填“a”、“b”、“c”或“d”)20.(9分)(1)已知2 mol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572 kJ热量,反应方程式是2H2(g)+O2(g)==2H2O(l) 请回答下列问题:①该反应的生成物能量总和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反应物能量总和。
②若2 mol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则放出的热量________(填“>”、“<”或“=”)572 kJ。
③与化石燃料相比,利用氢能源有很多优点,请说出其中一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
(2)FeS2焙烧产生的SO2可用于制硫酸。
已知25 ℃、101 kPa时:2SO2(g)+O2(g)2SO3(g) ΔH1=-197 kJ·mol-1;H2O(g)===H2O(l) ΔH2=-44 kJ·mol-1;2SO2(g)+O2(g)+2H2O(g)===2H2SO4(l)ΔH3=-545 kJ·mol-1则SO3(g)与H2O(l)反应生成H2SO4(l)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
(3)肼(N2H4)又称联氨,是一种可燃性的液体,可用作火箭燃料。
反应时释放大量热并快速产生大量气体。
已知在101kPa,298K时,1mol液态N2H4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N2和水蒸气,放出热量624kJ,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 。
又知:H2O(g )=H2O (l)△H=-44 kJ·mol-1,若1mol液态N2H4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N2和液态水,则放出热量为__________________kJ。
21.(10分)化学反应原理在科研和生产中有广泛应用(1)生产氢气:将水蒸气通过红热的炭即产生水煤气。
C(s)+H 2O(g)H2(g)+CO(g)ΔH=+131.3 kJ·mol-1,ΔS=+133.7 J·mol-1·K-1,该反应在低温下________(填“能”或“不能”)自发进行。
(2)利用“化学蒸气转移法”制备TaS2晶体,发生如下反应TaS 2(s)+2I2(g)TaI4(g)+S2(g)△H﹥0 (I)反应(I)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 ,若K=1,向某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 I2(g)和足量TaS2(s),I2(g)的平衡转化率为(3)已知在400 ℃时,N 2(g)+3H2(g)2NH3(g)的K=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