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晕ppt课件
眩晕是空间关系的感觉障碍,表现有 自 身或周围物体的运动感 ,
头晕则表现为头重脚轻和不稳感 ,没有 运动感 。
头昏和头晕两者意义基本相 同
发生机制
正常的空间关系是指身体各部位处于抗 重力的最佳平衡状态 ,也就是身体姿势 的稳定与正确 ,“平衡 三联 ”在 身体 的平衡调节起重要作用 。 平衡三联 由静一动 系统 (迷路一前庭 系 统 )、视觉和本体感觉 (触觉和深部感 觉) 组成 。
视觉体验得以认识周围物体的方位 ,以 及本身与外界物体间的关系 ;
本体感觉的传导 ,使人时时刻刻了解自 身的姿态位置及运动的范围、幅度 ;
前庭器官的感受 ,使人能辨别肢体的运 动方向,判断躯干的方位。
躯体的重心一旦发生转移,肢体一旦发 生运动 ,平衡立即发生变 化 ,于是 视 觉 、本体感觉 、前庭平衡觉的感觉器立
椎-基底动脉系统
颈椎病变颈椎肥大性 改变 、椎间盘突出 、曲度改变 、骨质增生或退行性变等。 椎-基底动脉系统血循环障碍 椎动脉供 血不足时产生颈性眩晕 、所供应区 的缺 血性改变 。
眼源性 眩晕
眼性眩晕 如眼外肌麻痹 、屈 不正 、 先天性视力障 碍、注视快速运动的物体 、高处站立向下俯视等。
心源性
心血管病变 如高血压、低血压、心律 不齐、心率过速或过缓 、心力衰竭 、脑 动脉硬化 、颈部血管硬化 。
其他
中毒 药物如链霉素、新霉素、卡那霉 素、奎宁、苯妥英钠及水杨酸等都可引 起眩晕,砷类药物中毒、苯中毒、CO中 毒、染发剂中毒,全身中毒性、代谢性 、感染性疾病也可产生眩晕。
眩晕的病因学分类
针刺治疗
周围性眩晕如病变部位在局部内耳,可加耳周 穴位如翳风、昕宫、耳门等以调节局部病变组 织I 中抠性眩晕其病变部位在颅内,则应配以风池 、风府及睛明等穴,以使针感力达颅内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病因常由颈椎关 节病引起,故当配以颈椎夹脊及风池穴等,以 改善颈椎生理功能
中枢性眩晕病变在颅内。针刺风池、风 府、睛明等穴时.目的是要使针感能通
周围性眩晕 (真性眩晕/耳性眩晕) :耳源 性病变、神经源性病变: 中枢性眩晕 (假性眩晕/脑性眩晕) :脑干 、小脑、大脑病变、颈椎病变: 非前庭系统性眩晕 :心血管疾病 、中毒 性、眼性眩晕、头部或颈椎损伤后 、神 经官能症、血液病:中重度贫血,真性 红细胞增多症
症状学分类
单次持续性眩晕 常见病因:迷路炎,前庭神经元炎,脑血管疾病,多发性硬化等 少见病因:迷路卒中,听神经瘤,梅毒性迷路炎等 反复发作性眩晕 常见病因:梅尼埃病,偏头痛,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等 少见病因:外淋巴痿,耳硬化症,前庭发育不全等 位置性眩晕 常见病因: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 (后半规管),中枢性位置性眩 晕等 少见病因: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 (前、水平半规管),酒精中毒等
风阳上扰+行间、太冲、太溪 痰浊上蒙+内关、中脘、丰隆 气血不足+气海、血海、足三里 肝肾阴虚+肝肾、肾俞、太溪 临床可见瘀血者(如脑动脉硬化、脑外 伤等)+血海、隔俞
艾灸
如《神灸经纶》记载了张洁古巧取侠溪 穴治疗眩晕证的医案:李东垣“眩晕, 目不欲开,懒于言语,身体沉重,兀兀 欲吐,数日方过。洁古老人日:此厥阴 、 太阴台而为病,名日风痰。为之灸侠溪二 穴,各二七壮,不旬日愈
眩晕的发病机制与针灸治疗
定义
眩晕是患者对空间定向感觉的主观体 会 错 误 ,是一种自身或外界物体的运动性 幻觉 ,患者自觉运 动倾斜 、摇晃 或 上升下降 ,常伴有恶 心 、呕 吐、面色 苍白、心动过缓 、血压下降等内脏反应 。
语言描述
患者对 眩晕 的描述有 多种 多样 ,常 用 的表述 词 汇有 :头 晕 眼花 、天 旋地 转 、晕 晕忽忽、跌跌撞撞 、脚步不稳、 像坐轮船、头重脚轻、向一边歪斜、迷 糊、忽悠等。
压灸百会(痰浊上扰、气血亏虚)
眩晕 “为虚者居其八九,兼痰者不过十 中一二”,所谓“无虚不作眩”。督脉 行于脊里,上行入脑,从脊里分出属肾 ,故督脉与脑、脊髓、肾密切相关。百 会属督脉穴,且督脉与足太阳膀胱经交 会在百会穴,灸之取其升阳益气、清脑 安神止眩之功。
火针
百会+四神聪:多头火针点刺 火针可使病变部位皮肤温度明显提高. 微循环明显加快,血流状态明显好转
过枕骨大孔及延髓中枢力达颅内。所以 针刺应有一定的深度,笔者体会风池, 风府穴针刺时可深达1.5寸,睛明穴则以 1.0寸为宜
枕三经排剌法(小脑梗塞者)
风池、完骨、天柱、风府及以上四穴向 上沿皮排刺,其经络走行分别属于足少 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及督脉,位于头 枕部,此三经循行线深部恰为小脑解剖 位置所在,通过局部取穴,使针感直达 病所。
放血疗法
对于邪盛者,古人常用放血疗法,且要 求“驱邪务尽”,放血量颇大。如《卫 生宝鉴》载李东垣的“风痰治验”:“ 参政杨公⋯ ⋯ 忽病头旋眼黑,目不见物 ⋯⋯高颠之上,射而取之,予以三棱针约 二十余处刺之,其血紫黑,如露珠之状 ,少顷,头目便觉清利,诸证悉减。”
脑源性
小脑病变 小脑肿瘤 、损伤 、感染 、变 性等 。 大脑病变 颞叶肿瘤或血管性病变 、颞 叶癫痫 。 外伤脑外伤 、脑震荡 、颅底骨折及其后 遗症 。 脑 干(延髓 、脑 桥)病损 脑干的血管性 和肿瘤性 病变、脑干脑炎 、延髓空洞症 、多发性 硬化 、前庭神经元炎、第四脑 室肿瘤 及囊肿 。
即将信号传人中枢神经,在脑于网状结 构内进行整合 ,使三者的感觉冲动协调 无悖,产生正常的位向体验。三个部分 的病变都可能引起 眩晕 。
病因
引起 眩晕的病因很 多 ,据统计约80余 种 ,有的病因明确 ,但有 30% ~40 % 却很难找到原因。
耳源性
如外耳道耵聍 、急性中耳炎 、梅 尼 埃 (Men re)病 和梅尼埃 综合 征 、良性发 作性位置性眩晕症、咽鼓管阻塞 、鼓膜 内 陷 、耳硬化症 、迷路炎 ,慢性中耳 炎内耳并发症 (瘘管形成)、运动病 、放 射病引起的内耳损伤、迷路动脉血供障 碍、内耳震荡、迷路外伤或内耳损伤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