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流体力学课件_绪论
汽车:阻力来自前部还是后部 汽车发明于19世纪末,当时人们认为汽车的阻力主要来 自前部对空气的撞击,因此早期的汽车后部是陡峭的, 称为箱型车,阻力系数(CD)很大,约为0.8。
实际上汽车阻力主要来自后部形成的尾流,称为形状阻力
汽车:阻力来自前部还是后部 20世纪30年代起,人们开始运用流体力学原理改进汽车 尾部形状,出现甲壳虫型,阻力系数降至0.6。
脱体涡量与机翼环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机翼:升力来自上部还是下部 足球的“香蕉球”现象可帮助理解环量理论。
U1
U2
U1
U2
旋转的球带动空气形成环流,一侧气体加速,另一侧 减速,形成压差力,使足球拐弯,称为马格努斯效应
机翼:升力来自上部还是下部 机翼的特殊形状使它不用旋转就能产生环量
上部流速加快形成吸力,下部流速减慢形成压力,两者合成 形成升力。
主讲教师:孙 雷 宗智
船舶工程学院
A 绪论
A1 流体运动与流体力学 A2 流体力学与科学 A3 流体力学与工程技术 A4 流体力学的研究方法 A5 单位制
A1 流体运动与流体力学
从古至今:人类生活在被流体围绕的环境中
人类祖先在海洋里生活了 40亿年
在空气中也生活了近700万年
人类的感性认识: 流体<<固体
经过近80年的研究改进,汽车阻力系数从0.8降至0.137, 阻力减小为原来的1/5 。
机翼:升力来自上部还是下部 人们的直观印象是空气从下面冲击着鸟的翅膀,把鸟托在 空中,就像船舶受到水下面的压力把船托在水面上一样。
错误的根源:认为升力来源于对空气的拍打
机翼:升力来自上部还是下部 19世纪初建立的流体力学环量理论彻底改变了人们的传统 观念。
20世纪50-60年代改进为船型,阻力系数为0.45。
汽车:阻力来自前部还是后部 80年代经过风洞实验系统研究后,又改进为鱼型,阻力 系数为0.3。
以后进一步改进为楔型,阻力系数为0.2。
汽车:阻力来自前部还是后部
90年代后,科研人员研制开发的未来型汽车,阻力系数 仅为0.137。
汽车:阻力来自前部还是后部
A1.2 流体力学的任务
流体力学是研究流体宏观运动规律的学科。 主要研究流体的运动规律,流体之间或流体 与固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及流动过程中动 量、能量和质量的传输规律等。
A2 流体力学与科学
纪元前人类研究流体运动取得的成就:
公元前2282年我国的大禹治水, 公元前4世纪古罗马建造城市供水系统, 公元前3世纪阿基米德发现浮力定律, 及我国四川建造都江堰水利工程等。
丰富多彩的流动图案背后隐藏着复杂的力学规律, 人类为揭示流动奥秘建立了流体力学学科。
研究和解决生产、科研、生活中的流体运动问题 就是流体力学的任务。
A1.2 流体力学的任务
航空、航海、水利、水文、气象、环境保护、农业、 渔业、国防等部门必须掌握水和空气的宏观运动规律。
船舶与海洋工程中的设备的工作介质都是流体,为 了改进流程、提高效率,更需要流体力学的知识。
因此用皮革制球
15世纪苏格兰盛行
后来发现表面有很 多划痕的旧球反而
飞得更远
这个谜直到20世纪建立流体力学边界层理论后才解开
高尔夫球:飞得远应表面光滑还是粗糙
光滑圆球体 一杆打击40
米远
老旧带划痕 球体打击更
远
螺旋线、网纹、 方格纹、凸粒、 凹坑200米开外
现在的高尔夫球表面有很多窝坑,在同样大小 和重量下,飞行距离为光滑球的5倍,飞行阻 力为光滑球的1/5。
以周培源、钱学森为代表的中国科学家在湍流理论、 空气动力学等许多重要领域内作出了基础性、开创性的 贡献。
在流体力学领域内的一些重大发现和研究成果被推广 应用到其他学科领域中,有的已成为新学科的理论基 石,开创了新的研究方向。
A2 流体力与科学
20世纪最具代表性的例子有:
边界层理论导致应用数学中渐近展开匹配法
A1.1 有关流体运动的三个问题
一些流体运动问题的直觉往往与事实不符
高尔夫球:飞得远应表面光滑还是粗糙 汽车:阻力来自前部还是后部 机翼:升力来自上部还是下部
高尔夫球:飞得远应表面光滑还是粗糙
“捶丸”早在元世祖至元十九年(公元1282年) 就在中国出现
当时人们认为表面光 滑的球飞行阻力小,
的形成。
孤立波理论成为新学科光通信的基石,并应
用于声学、超导等其他领域。
劳伦兹方程发现混沌。劳伦兹系统中代表
无穷多天气状态的吸引子图形像蝴蝶,因此被称为“蝴蝶
效应”。
A3 流体力学与工程技术
流体力学也是工程技术的重要基础。 对航空、航天、航海技术的影响: 由于空气动力学的发展人类已研制出的战斗机;
机翼:升力来自上部还是下部 测量和计算表明,上部吸力的贡献远比下部压力要大。
上部吸力 下部压力
机翼:升力来自上部还是下部 思考题:直升飞机没有机翼,靠旋转的浆翼产生升力,你 认为它产生环量的机理是( ) 请选择: A.与旋转的足球一样; B.与固定的机翼一样; C.其他。
A1.2 流体力学的任务
A2 流体力学与科学
公元18世纪,随着牛顿运动定律和微积分方法的建立, 流体力学迈入理性发展的阶段。
一批著名的科学家如欧拉、伯努利、达朗贝尔、拉格朗日和拉普 拉斯等建立了关于无粘性流体的理论流体力学; 哈根、泊肃叶和谢才等一批著名的实验家则建立了关于真实流体 的实验流体力学。
公元19世纪末,两个流体力学分支开始结合,此期间的 重大发展还有:
米格-15和F-86
米格-23
F-16战隼
5 X-51A 倍 声 速
F-22猛禽
A3 流体力学与工程技术
使载重量超过300t,面积达半个足球场的大型民航客 机靠空气动力作用,像鸟一样飞行成为现实,创造了人类 技术史上的奇迹。
安托诺夫An-225"梦想式"运输机
弗劳德建立模型实验法则, 瑞利建议采用量纲分析法, 雷诺发现两种流动状态, 纳维和斯托克斯则建立了粘性流体的运动方程。
A2 流体力学与科学 现代意义上的流体力学形成于20世纪初,
以普朗特的边界层理论为标志,还有冯·卡门和泰 勒等一批流体力学家在空气动力学、湍流和涡旋理论等 方面的卓越成就奠定了现代流体力学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