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财政学 第四章 政府消费性支出

财政学 第四章 政府消费性支出


• 财政支出扶持文化产业的形式,有直接和间接两种 • (1)各级政府直接出资兴办文化产业 • (2)发挥财政支出引导社会资金的杠杆作用 • 针对具有一定营收能力的文化产业普遍实施的策略
(四)政府介入医疗卫生领域的原因 1.医疗卫生领域的信息不对称性 2.医疗卫生领域的竞争有限性 3.医疗卫生领域的效益外溢性 4.医疗卫生领域的公平性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7
广播电影电视 事业费
包括广播电台经费、电视台经费、县广播站经费等
(二)教科文卫支出的分类
• 2.按支出用途划分
人员经费支出:事业单位的工资、补助工资、职工 福利费、离退休人员费用等
公用经费支出:用于解决教科文卫等事业单位为完 成事业计划所需要的各项费用开支,包括公务费、 设备购置费、修缮费、业务费等。
24.5
319 515.5
62 592.7
14 096.4
22.5
349 081.4
76 299.9
14 159.2
18.6
413 030.3
89 874.2
15 124.1
16.8
489 300.6
109 247.8
17 601.6
16.1
540 367.4
125 953.0
20 145.9
16.0
(二)进一步整合机构,简政放权
第一,应大力精简不适应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机构、法 规和审批环节,以减少政府对经济的过分干预,最大限度 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和收入分配中的决定性作用。
第二,应合并、调整原有的职能交叉或工作性质相近的 党政机构,建立统一规范的互联网+政务服务各类资源交易 平台,下大力气破解信息孤岛、部门壁垒、条块分割等历 史性难题,真正做到“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第二节 国 防 支 出
二、最优国防支出结构的理论分析
图4-2 大炮—黄油转换线
第二节 国 防 支 出
二、最优国防支出结构的理论分析 在实际中,合理的国防支出结构的确定通常要处理 好以下几个主要问题: (一)人力投入和技术装备投入的合理比例 (二)国防科研投入和生产投入的合理比例 (三)作战系统投入和后勤保障系统投入的合理比 例
• 按军兵种划分,分为国防部支出、战略部队支 出、陆海空军支出、武装警察部队支出和预备役 支出。
• 按支出项目划分,中国的国防支出包括人员生 活费、活动维持费和装备费。
二、最优国防支出结构的理论分析
我们将一国生产出来的全部商品分为两大类,“黄 油”(代表民用品)和“大炮”(代表军用品)。 给定资源约束和不变的生产技术,可以得到一条生 产可能性曲线,即著名的“大炮—黄油转换线” 。 根据大炮—黄油转换线和社会无差异曲线的切点, 理论上可以确定最优国防支出。
• 1. 政府职能范围调整不到位 • 2. 机构和人员的膨胀 • 3. 行政效率低下
突出表现:有职无责、责权不分、责任虚化、 程序繁杂
• 4. 管理水平和法治化程度不足
三、中国行政管理支出的改革
(一)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
市场取向的改革要求政府由包办者转变为市场的 服务者、管理者、监督者,党的十九大报告也明确 将“简政放权”“服务型政府建设”和“提高政府 公信力和执行力”等作为当前政府职能转变的主要 任务。
二、政府介入教科文卫支出的理论基础 (一)政府介入教育领域的原因 1. 教育是具有较强效益外溢性的混合产品 2. 教育是社会价值容易被低估的优值品(Merit Goods) 3. 教育具有实现社会收入公平分配的功能 4. 教育支出是重要的人力资本投资
二、政府介入教科文卫支出的理论基础 (二)财政投入科技领域的原因
18.04
3.27
2003
137 422.0
24 650.0
4 505.5
18.28
3.28
2004 161 840.2
28 486.9
5 143.7
18.06
3.18
2005
1.基础性科学研究成果具有公共产品的特性 2.应用研究与技术开发具有外部性 3.风险贷款市场的不完善
(三)财政扶持文化产业的原因
1. 文化产业具有明显的效益外溢性
2. 大多数文化产品或服务具有纯公共产品或准公共 产品特征
3. 部分文化产品或服务虽带有较强的私人产品特征, 但往往具有弱质性
对于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是否应纳入以及在多大程 度上纳入财政扶持的范围,还存在较大分歧。
一、国防的提供与国防支出的分类
(一)国防的提供与生产
• 1.提供与生产的三种方式:
第一种是政府生产、政府提供方式。第二种是私 人生产、政府提供方式。第三种是整体上政府生产, 但部分产品由私人生产、政府通过军事采购获得产 品的政府提供方式。
• 2.军用品采取政府生产的优缺点: • 3.军事产品的生产方式改革的具体措施:
第三,行政管理支出应该向维持经济秩序的工商、税务、 司法、公安、安全等部门倾斜。
(三)建立行政经费供给调控机制
行政经费供给调控机制可以从政府机构履行职能所应需 要的财力和当前经济发展水平所能提供的财力两个方面加 以考察,建立起行政管理支出数量模型,预测行政经费增 长的合理区间,确立行政经费增长的控制目标。
(二)行政管理支出的内容和分类 1.按使用单位划分 权力机关支出、公共安全和国家安全支出、司法
检察支出、外交外事支出和国际组织支出 2.按用途划分 人员经费和办公经费开支 3.按性质划分 经常性支出和专项支出
二、中国的行政管理支出 (一)1949—2006年的行政管理支出
二、中国的行政管理支出
财政支出 /亿元
68.1 262.7 643.7 460.0 649.4 820.9 843.5 1 122.1
教科文卫支出 /亿元
5.0 19.8 50.5 45.6 43.7 81.3 90.2 112.7
教科文卫支出占财政支 教科文卫支出占GDP
出的比重/%
的比重/%
7.3

7.5
2.2
7.8
三、中国的教科文卫支出 (一)教科文卫支出的总体情况
表4-3 改革开放之前中国教科文卫支出情况
年份
1950 1955 1960 1965 1970 1975 1977 1978
GDP/ 亿元
— 911.6 1 470.1 1 734.0 2 279.7 3 039.5 3 250.0 3 678.7
行政管理支出占 GDP的比重/%
4.5 4.4 4.1 3.7 3.6 3.7 3.7 3.4 3.4 3.5 3.6
资料来源: 国家统计局网站。其中,行政管理支出为“一般公共服务”“外交”和“公共 安全”三项支出金额之和。
第一节 行政管理支出
二、中国的行政管理支出 (三)行政管理支出规模膨胀的原因
1 467.1
21.50
2.39
1999
90 564.4
13 187.7
2 408.1
18.26
2.66
2000
100 280.1
15 886.5
2 736.9
17.23
2.73
2001
110 863.1
18 902.6
3 361.0
17.78
3.03
2002
121 717.4
22 053.2
3 979.1
第一节 行政管理支出
表4-1 2007—2017年中国行政管理支出
年份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GDP/亿元
财政支出/亿元 行政管理支出 行政管理支出占财政
/亿元
支出的比重/%
270 232.3
49 781.4
12 215.7
一、教科文卫支出的内容与分类 (一)教科文卫支出的主要内容 • 财政教育支出(公共教育支出) • 财政科技支出 • 医疗卫生支出 • 公共文化支出
(二)教科文卫支出的分类
1.按支出部门划分
编号
类别
具体内容
1 文化事业费 包括艺术表演团体经费、图书馆经费、群众文化经费等
包括教育部门举办的各类中小学及幼儿教育经费、中等或职业技术教育经 2 教育事业费 费、成人高等教育以及广播电视教育、特殊教育经费和经国家批准设立的
一、行政管理支出的性质与内容
(一)行政管理支出的性质
1.公共性
政府的行政管理属于典型的公共产品,具有较强 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2.非生产性
从直接生产与消费社会财富的角度看,行政管理 支出属于非生产性的社会消费性支出。对政府各行 政部门提供的经费一经使用,就会引起对社会物质 产品的消耗及价值的丧失。
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包括研究生)经费及留学生经费等
3
科学事业费
包括自然科学事业费、科协事业费、社会科学事业费、高技术研究专项经 费等
4
卫生事业费
包括医院经费、卫生院补助费、防治防疫事业费、妇幼保健经费、合作医 疗补助费、中医事业费等
5 体育事业费 包括体育竞赛费、优秀运动队经费、业余训练费、体育场馆补助费等 6 通讯事业费 指新华社及专业通讯社的事业费
• (四)加强行政法治建设
首先,应将行政经费供给调控目标纳入有关行政、 预算的法律规范中;
其次,应建立健全行政管理支出监督与管理制度;
再次,各级政府要在重大决策公开、权力责任清 单公开、预算信息公开、开放政府数据、政务诚信 建设等方面实现突破;
最后,要实行绩效预算,特别是在事后对预算执 行效果进行评价的体制,配合以官员问责制度,强 化部门领导的责任。
一、国防的提供与国防支出的分类
(二)国防支出的内容和分类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其《2001年政府 财政统计手册》中,对国防支出的范围进行了统 一,具体包括五个小类,分别为“军事防 御”“民防”“对外军事援助”“国防研究与发 展”和“未另分类的国防支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