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中学测试中学试题试卷科目:年级:考点:监考老师:日期:20XX-2021学年度河北省承德市实验中学高三月考试卷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Zn 65 K 39第一卷(共2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
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1、“信息”“材料”“能源”被称为新科技革命的三大支柱。
下列有关资讯错误的是()A、在即将到来的新能源时代,核能、太阳能、氢能将成为主要能源B、目前中、美、日等国掌握的陶瓷发动机技术,大大提高了发动机的转化效率C、合成高分子材料的广泛应用有百利而无一害D、B4C3常用于制造切削工具和高温热交换器,它是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2.今年7月28日上午8时45分,位于射阳县临海镇的氟源化工有限公司一车间突然发生爆炸,造成重大伤亡。
给我们安全敲响了警钟。
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做法存在安全隐患的是()①机动车推广使用乙醇汽油;②液化石油气罐中残留液体倒入下水道;③为降低居室甲醛含量,新装修住房应紧闭门窗,并放置一盆水;④虾仁等水产品用甲醛的稀溶液进行处理,延长保鲜时间;⑤节日大量燃发烟花爆竹,增加喜庆气氛。
A、全部B、除①外C、除①③外D、除③⑤外3.不断升高温度,可实现“雪花→水→水蒸气→氧气和氢气”的变化。
在变化的各阶段被破坏的粒子间的主要作用力.....依次是()A.氢键;分子间作用力;非极性键 B.氢键;氢键;极性键C.氢键;极性键;极性键 D.分子间作用力;氢键;非极性键4.物质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不仅与物质的结构有关,还与物质的浓度和反应温度等有关。
下列各组物质:①Cu与HNO3溶液②Cu与FeCl3溶液③Zn与H2SO4溶液④Fe与HCl 溶液,由于浓度不同而能发生不同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①③④5.参照反应Br + H2HBr +H的能量对反应历程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正反应为吸热反应B. 加入催化剂,该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变大C. 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D. 升高温度可增大正反应速率,降低逆反应速率6.最近的病毒学家研究发现,一氧化氮对“非典”病毒的抑制作用明显。
下列关于NO的说法正确的是 ( )A.NO是亚硝酸酐B.NO只能通过人工合成C.NO可以是某些含低价态氮元素的物质的氧化产物D.NO与O2按4∶1体积比混合后与足量的水反应可完全转化为硝酸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当温度不变时,在纯水中加入强碱溶液不会影响水的离子积常数B.依据相对分子质量,一定能判断组成和结构相似的物质熔沸点的高低C.液氯虽然不导电,但溶解于水后导电情况良好,因此,液氯也是强电解质D.pH=3和pH=5的盐酸各10mL混合,所得溶液的pH=48.居里夫人,被誉为“镭的母亲”,发现了镭,使全世界都开始关注放射性现象。
镭(Ra)位于周期表的第七周期ⅡA族。
下列关于镭的性质的描述你认为不正确的是:()A.在化合物中呈现+2价B.单质能与水反应产生氢气C.氢氧化物是强碱D.碳酸盐易溶于水9.阿伏加德罗常数约为6.02×1023mol-1,下列说法中一定正确的是()A.1.0L 1.0mol·L—1CH3COOH溶液中,CH3COOH分子数为6.02×1023B.Na2O2与H2O反应生成1.12LO2(标准状况),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为2×6.02×1022 C.32g S8单质中含有的S-S键个数为6.02×1023D.22.4L N2中所含的分子个数为6.02×102310.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程中,化学反应的△H前者大于后者的是()①C(s)+O2(g)=CO2(g);△H1C(s)+1/2O2(g)=CO(g);△H2②S(s)+O2(g)=SO2(g);△H3S(g)+O2(g)=SO2(g);△H4③H2(g)+1/2O2(g)=H2O(l);△H52H2(g)+O2(g)=2H2O(l);△H6④CaCO3(s)=CaO(s)+CO2(g);△H7CaO(s)+H2O(l)=Ca(OH)2(s);△H8A.①B.④C.②③④ D.①②③11.在一密闭容器中有如下反应:a X(g)+b Y(g)n W(g);ΔH,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根据此反应在不同条件下的实验数据,作出了如下曲线图:其中,ω(W)表示W在反应混合物中的百分含量,t表示反应时间。
当其它条件不变时,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图Ⅰ可能是不同压强对反应的影响,且P 2>P 1,a +b >nB .图Ⅱ可能是在同温同压下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且1使用的催化剂效果好C .图Ⅱ可能是不同压强对反应的影响,且P 1>P 2,n <a +bD .图Ⅲ可能是不同温度对反应的影响,且T 1>T 2,ΔH <012.下更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Ca(HCO 3)2溶液中加入足量的Ba(OH)2溶液Ca 2++2HCO 3-+2OH -=CaCO 3↓+CO 32-+2H 2OB .3mol 的Cl 2通入含2molFeI 2的溶液中 :2Fe 2++4I -+3Cl 2=2Fe 3++6Cl -+2I 2C .在溶液中亚硫酸氢铵与等物质的量的氢氧化钠混合:NH +4+HSO -3+2OH -====SO -23+NH 3↑+2H 2OD .FeS 固体中加入稀HNO 3 FeS +2H +=Fe 2++H 2S ↑13.为确定某溶液的离子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 ) ①测定溶液的pH ,溶液显强碱性。
②取少量溶液加入稀盐酸至溶液呈酸性,产生无刺激性、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③在上述溶液中再滴加Ba (NO 3)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④取上层清液继续滴加Ba (NO 3)2溶液至无沉淀时.再滴加AgNO 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根据实验以下推测正确的是A .一定有SO 32-离子B .一定没有CO 32-离子C .不能确定Cl -离子是否存在D .不能确定HCO -3离子是否存在 14.下列各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不正确的是: ( )A.10mL 0.5mol/L CH 3COONa 溶液和6mL 1mol/L 盐酸混合:c(Cl -)>c(Na +)>c(H +)>c(OH -)B .0.1mol/L pH 为4的NaHB 溶液中:c(HB -)>c(B 2-)>c(H 2B)C .在NaHA 溶液中一定有:c(Na +)+c(H +)=c(HA -)+c(OH -)+c(A 2-)D. c(NH 4+)相等的(NH 4)2SO 4溶液、(NH 4)2CO 3溶液和NH 4Cl 溶液:c [][])()()(4324424Cl NH c CO NH c SO NH <<15.过氧化氢俗称双氧水,它是一种液体,易分解,常作氧化剂、漂白剂,为贮存、运输、使用的方便,工业上常将H 2O 2转化为固体的过碳酸钠(化学式为:2Na 2CO 3·3H 2O 2),该晶体具有Na 2CO 3和H 2O 2的双重性质。
下列物质不会使过碳酸钠晶体失效的是( )A.MnO 2B.H 2SC.NaHCO 3D.稀HCl16.下列各组离子在所给条件下能大量共存的是 ( )A.在滴加酚酞试液呈红色的溶液中:-+--232,,,SO Na AlO IB.在pH=0的溶液中:--++32422,,,NO SO Mg FeC.由水电离出的c (H +)=1×10-12mol/L 的溶液中:--+-ClO S K HCO ,,,23D.加入单质硅能产生H 2的溶液中:--++Cl SO Mg NH ,,,242417.有一在空气中暴露过的KOH 固体,经分析知含水7.56%,含K 2CO 3 4.32%,其余是KOH.若将ag 样品放入bmL1mol/L 的盐酸中,使其充分反应后,残酸再用25.52mL c mol/L 的KOH 溶液恰好中和完全.则最后蒸发溶液所得固体质量的表达式中(单位:g ) ( )A.应含有aB.可以只含bC.必含有cD.一定含有a 、 b 、 c18.标况下,由NO 2、N 2和NH 3三种气体组成的混合气体15L ,通过稀HNO 3后酸液质量增加了15.9g ,气体体积缩小为3.80L ,则混合气体中NO 2、N 2、NH 3三种气体的体积分别是 ( )A.6.72 L 、1.56L 、6.72LB.4.62L 、5.6L 、3.78LC.6L 、8L 、7LD.6.72L 、6.72L 、1.56L第二卷 (共46分)19.(8分)现学生实验需要用480ml 0.1mol ·L —1碳酸钠溶液。
则应用托盘天平称取十水合碳酸钠晶体(Na 2CO 3·10H 2O )g(设5g 以下使用游码)进行配Na 2CO 3溶液。
若称量时砝码与晶体位置颠倒,则平衡后实际称得的样品质量为g 。
配制碳酸钠溶液时需要用到的仪器有。
下列操作会使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偏低的是。
A.没有将洗涤液转移到容量瓶中B.容量瓶洗净后未经干燥处理C.转移过程中有少量溶液溅出D.加水时,水的量超过了刻度线E.摇匀后立即观察,发现溶液未达到刻度线,再用滴管加几滴蒸馏水至刻度线20.(8分)(1)以下各种尾气吸收装置中,适合于吸收HCl 气体,而且能防止倒吸的有 __________(2)现用物质的量的浓度为a mol / L的标准盐酸去测定V mL 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请填写下列空白:①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还应该进行的操作是;②下图是酸式滴定管中液面在滴定前后的读数:c(NaOH)=;③若在滴定前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滴定后滴定管尖嘴部分气泡消失,则测定的NaOH物质的量浓度会偏。
21.(10分)下图是部分短周期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图(有关反应的条件及生成的H2O已略去),已知:(a)A、B、C、D是非金属单质,其中B、C、D在常温常压下是气体。
(b)反应①、②是化工生产中的重要反应。
(c)化合物E是形成酸雨的污染物之一,化合物K是常用的氮肥。
(d)化合物L具有漂白性,可由Cl2与NaOH溶液反应而制得。
(e)化合物J由两种元素组成,其相对分子质量为32。
请按要求填空:(1)反应③的化学方程。
(2)C的结构式;H的化学式。
H2O CCl4E AB C D滴定前滴定后(3)L的溶液与化合物E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4)化合物J的化学式。
22.(10分)有如下化学反应:2A(g)+B(g) 2C(g)(△H<0)(1)若将4mol气体A和2mol气体B在2L密闭容器中混合,经2s后测得C的浓度为0.6mol·L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