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阳一中2020—2021学年度上学期9月联考高二历史试卷考试时间:2020年9月28日上午10:00——11:30 试卷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中国古代农具各式各样,耕种工具有犁、耙、耖、锄等,收获农具有掼床、镰刀等,加工农具有碌碡、砻、磨盘等。
由此可知我国古代农业A.与手工业紧密结合B.产品实行自给自足C.生产强调精耕细作D.生产以家庭为单位2.下图是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记载的花楼机,结构复杂而精密,专门织造精细的丝织品。
但当时的手工业并没有向机器生产转变的迹象。
对此,最合理的解释是A.明清工匠缺乏技术的积累B.官府对手工业生产规模有严格限制C.手工生产能确保产品质量D.生产革新缺乏足够的市场需求推动3.明末黟县商人张思泉与其子张小泉“因所制剪刀锋利,精巧耐用,人争购之,获利颇丰,为人冒牌仿制。
乃于清康熙二年改店名为张小泉,然仿冒者更多。
小泉之子继承父业后,于店名后加‘近记’二字以资识别”。
这一现象反映了A.官营手工业得到发展B.手工业技术领先世界C.手工业者社会地位提高D.商业品牌意识的增强4.春秋前期,管仲采取“相地而衰征”的措施;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规定不论“公田”、“私田”,都按田亩实数收税。
晋、楚、郑等国也推行了类似的税制改革。
这些改革实际上使A.土地私有合法化B.井田制开始瓦解C.地主阶级开始兴起D.私田开始出现5.16世纪中期,英国大部分的呢绒、德国的金属制品和织物、德法两国的酒、西班牙的羊毛、葡萄牙和意大利来自东方的香料以及波罗的海地区的小麦,都运到尼德兰(荷兰)的安特卫普(港口城市)交易。
这反映出A.西欧国家商业繁荣B.新航路开辟推高了欧洲的物价C.荷兰贸易出现顺差D.世界贸易中心移至大西洋沿岸6.1493年,为平息两个欧洲国家争夺殖民地的矛盾,罗马教皇作出裁决:以地球子午线为界作为双方势力范围的分界线,史称“教皇子午线”(见如图)。
可以推断,子午线以西区域划归A.荷兰B.葡萄牙C.西班牙D.英国7.根据对英国某镇18个教区手工业者情况的调查,发现那里在1850年有鞋匠、木匠、石匠、铁匠、水轮工、茅屋工共328人,到1910年已降至118人。
出现上述情况的主要原因是A.圈地运动影响B.城市化进程加快C.人口流动频繁D.工厂机械化冲击8.下图为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的比重(%)变化图,对该图信息解读正确的是A.英国完全丧失了在世界经济中的优势地位B.英国能略占优势的重要原因是殖民地广阔C.美国已取代英国成为新的世界经济和殖民霸主D.两次工业革命中美法的发展速度都比较缓慢9.有历史学家谈到中国近代史的起点时指出:“人们多注意1840年的划时代含义,实际上,1860年同样是一个重要的年份,它比1840年具有更明显的标界意义”。
下列四个关键词能体现这一“标界意义”的是A.“民族主义”B.“近代工业”C.“君主立宪”D.“国民外交”10.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相继颁布了《奖励工艺品暂行条例》《华侨回国兴办实业奖励法》《工业奖励法》等文件,同时邀请蔡元培、马寅初分别担任监察院长、立法院财政委员会委员长。
据材料可知A.国民政府积极扶持民族工业B.中国民族工业开始出现C.民族工业发展障碍完全扫除D.民族工业日益陷入绝境11.1957年中国农业总产值完成原计划101%,比1952年增长25%,平均每年增长4.5%。
同年,粮食产量达3900亿斤,比1952年增长19%;棉花产量为3280万担,比1952年增长25.8%。
以上现象说明A.一五计划超额完成B.苏联援助成效巨大C.国民经济结构合理D.生产关系调整见效12.如表为20世纪80年代深圳领先全国的举措。
这些举措A.推动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B.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得到逐步确立C.有利于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D.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新格局13.《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探索》中指出:“它将家庭经营引入集体经济组织内部,家庭经营只是其中一个层次,统和分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不断完善的关系。
它继承了合作化的结果,汲取了中国传统农业的精华,又符合社会主义的原则。
”这里“汲取了中国传统农业的精华”“又符合社会主义的原则”分别指A.精耕细作、平均主义B.个体经营、集体经济C.协作经营、按劳分配D.小农经济、共同劳动14.有学者指出:“改革开放20多年同新中国建立初期头八年相比,同是新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峰时期、黄金时代。
”这两个时期经济迅速发展的共同原因是A.清除了经济发展中的“左”倾错误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正确引领C.对国外先进经验的大力引进和运用D.市场经济的发展解放了社会生产力15.有学者指出:事实上农民远非如许多人想象的那样是一个制度的被动接受者,他们有着自己的期望、思想和要求。
他们一直有着“反道而行”的“对应”行为,从而以不易察觉的方式改变、修正,或是消解着上级的政策与制度。
下列史实中,最能佐证材料观点的是A.发动农业合作化运动B.“ 大跃进” 运动的掀起C.确立了人民公社体制D.农业生产责任制萌发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
)16..(12分)阅读以下图片,回答问题。
图中文字说明:正面上部有十枚方孔圆钱纹,中部有铭文“除四川外许于诸路州县公私从便主管并同见钱七百七十陌流转行使”,下部有一仓廪图,有三人正忙于搬运货物。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此拓片能够说明什么问题?说出你的依据。
17.(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材料二哥伦布说,“黄金是一切商品中最宝贵的,黄金是财富。
谁占有了黄金,就能获得他在世上所需要的一切”。
15世纪中叶,奥斯曼帝国控制传统商路,对过往商品征收重税,使运抵西欧的货物不仅量少,而且比原价高8~10倍。
当时,文艺复兴鼓励人们勇于冒险,大胆追求财富以实现个人价值。
——摘编自齐世荣《世界通史》材料三公元1500年前后,世界各大洲结束了相对孤立的状态,各地的文明开始汇合交融。
最活跃的是欧洲的商人们,他们把中国的茶叶、丝绸等物品运到欧洲、美洲和非洲等地销售,然后把欧洲、美洲的物产运到世界各地。
商人们赚取了利润,而物产的流通则促进了世界各地的经济交流。
从那时候开始,人类的历史才称得上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
——摘编自《历史地图册·必修Ⅱ》(1)指出材料一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
(4分)(2)据材料二,概括该事件产生的历史原因。
(6分)(3)据材料三,谈谈你对“人类的历史才称得上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的理解。
(4分)18.(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896年,荣氏兄弟开设广生银庄,鉴于大量免税外国面粉进口,销路甚畅,遂决定筹办面粉厂。
在办厂审批时,因为没有送礼遭到当时士绅的反对,幸好两江总督刘坤一是倡导办实业的官员,一连下了七道批示要求地方官员支持实业。
在第八次批示中,干脆强硬的宣布:知县办事无方,革职留用。
1900年10月,他们以6000元钱庄盈利作资本,与人合伙创办了第一个面粉厂——保兴面粉厂,产品极受欢迎。
1903年独资经营。
1905年又开设振新纱厂,随后陆续在上海、无锡、汉口开设申新纺织厂、福新面粉厂、茂新面粉厂。
1937年日军占领上海,荣氏企业有的被日军炸毁,有的被日军侵占。
——摘编自李强《史学研究成果在高中历史教学研究中的运用研究》材料提供了中国近代荣氏企业发展的案例,其中蕴含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诸多启示。
从材料中提炼出一个启示,并结合所学的中国近现代史知识予以说明。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19.(15分)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下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召开的几次重要会议,会议对社会主义建设进行了探索。
围绕材料,结合中国现代史的具体史实,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
(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高二9月联考历史答案一、单选题(45分)1.【答案】C 【解析】材料没有反映农业与手工业的关系,排除A;材料没有涉及产品的流向,不能得出自给自足的结论,排除B;材料“耕种工具有犁、耙、耖,锄等,收获农具有掼床、镰刀等,加工农具有碌碡、砻、磨盘等,数不胜数”可知,材料体现了多种多样的农业生产工具,反映的是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故C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农业生产的生产经营模式,排除D。
2.【答案】D 【解析】明代手工业并没有向机器生产转变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的特点,使国内市场狭窄,没有生产革新的市场需求,故D正确;根据“结构复杂而精密”可以看出工匠有了一定的技术积累,排除A;B项从材料中无法得出,排除B;C项表述太绝对,排除C。
3.【答案】D 【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张小泉通过加“近记”二字,维护自己的品牌,打击假冒产品,反映出其有一定的商业品牌意识,故D正确;张小泉剪刀是民营手工业,排除A;B 项与材料无关,排除B;材料没有体现手工业者的地位,排除C。
4.【答案】A 【解析】“相地而衰征”是根据土地的好坏进行征收赋税,“初税亩”是根据亩数收税,这些改革的实质是承认土地私有的合法化,A正确;井田制开始瓦解不符合材料中土地私有化信息,B错误;地主阶级开始兴起是在战国时期,C错误;私田开始出现不符合材料中征税的信息,D错误。
5.【答案】D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欧洲大部分国家的商品贸易都运到尼德兰(荷兰)的安特卫普(港口城市)交易,表明了新航路开辟后,世界贸易中心移至大西洋沿岸,D正确;A、B、C与材料无关。
6.【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教皇子午线是1493年5月在罗马教皇亚历山大六世仲裁下,西班牙和葡萄牙瓜分殖民地的分界线。
规定在亚速尔群岛和佛得角群岛以西100里格的子午线为分界线,并把该线以西的一切土地都划归西班牙,以东的一切土地归葡萄牙。
因此C正确,ABD排除。
7.【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圈地运动是指农民失去土地成为手工业或工业生产的劳动力,这与材料的意思是不符的,故可排除A;城市化进程加快主要体现在城市人口增多、规模扩大、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等,这与材料的意思也是不符合的,故可排除B;材料体现了许多行业中靠手工劳动为主的从业人员减少,没有反映出人口的频繁流动,故可排除C;从材料所体现的时间可以看到,这是在工业革命以后,再结合工业革命的相关知识可知,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了机器大生产时代,由于工厂机械化的发展,许多行业中靠手工劳动为主的从业人员逐步减少,故选D。
8.【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获取和解读图片信息的能力。
根据图片可知,AC项错误的,英国还是占有优势的;B项是正确的;D项是错误的,美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发展比较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