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启蒙教学实录附反思
生:轻轻地。
生:甜甜的、深情地……
师:对呀,咱们同学从书上找到了依据,我们应该甜甜 的、轻轻的、深情地读。来,试一试吧。自己读自己的。指 读第一首(指导甜美、轻轻地)
师评价:这样读就好多了。来,第二首我们一起来读, 读得再轻一点,再深情一点。
生:(深情地、轻轻地)齐读。
师:读得真好听。这两首歌谣你们喜欢读吗?
师:知道“篱笆”是什么吗?
生:就是护栏儿。
师:你猜它通常用什么做的?
生:竹子。
师:(真聪明)所以它是竹字头。时辰呢?一个时辰是多 长时间?
生:一个小时。 师:中国古时候把一天分为十二个时辰,你说一个时辰 是多长时间?
生:两个小时。
师:凤凰大家肯定知道?想象出来的一种象征吉利祥瑞 的神鸟,分雄性和雌性,雄鸟称为凤,雌鸟称为凰。许多人 误以为凤是雌鸟,凰是雄鸟,这是错误的。
生:喜欢。
师:为什么喜欢?
生1:我觉得这两首歌谣很有音韵美。
师:是吗?那也请你试着读出它们的音韵来。生读。
生2:我很喜欢, 因为这些都是生活中的事, 还有想象, 很贴近生活。
生3:我觉得它们读起来很押韵,像诗歌一样。 师:你真了不起,你居然发现它们最大的特点,来,你
找找看,哪些字眼押韵?
生:“堂”和“裳”、“船”和“南”、“路”和
前大家已经预习课文了,其实在这篇课文中有一句话就告诉
了我们启蒙的意思,你能找到吗?指名说。
(出示:母亲用歌谣把故乡的爱,伴着月光给了我,让 一颗混沌的童心豁然开朗)
师:这里“混沌”里的“混”是多音字,他还念……
生:还念”hún”,“混蛋”的“混”。(生笑)
师:好,咱们一起来读读它。(齐读)。在这句话当中, 启蒙就是由什么到什么呢?(指说)
生:启蒙就是由混沌到豁然开朗。 生:混沌就是由模模糊糊到清清楚楚。 师小结:启蒙就是由模糊到清楚;由糊涂到明白,由混 沌到豁然开朗。这就是……
生:启蒙。
三、浏览课文,概括梗要
师过渡:课文中说,母亲不识字,却是我的启蒙老师, 那么,母亲是从哪些方面对我进行启蒙的呢?请你快速地浏
览课文,看能不能简单地概括一下?
“树”师相机出示这些字眼。
师:来,让我们用心读这些字眼,读出歌谣的押韵美。 生:齐读。
师:我刚发现同学们在读的时候头一摆一摆的,说明这 歌谣读起来很有节奏感,让我们试着打打拍子读一读。
生:(打着拍子)齐读。 师:听了同学们的朗读,老师都陶醉了,难怪作者说, 母亲的吟唱像三月的和风,像小溪的流水,小院里立即飘满 了芳香的音韵……“芳香”是形容花的香味的,芳香的音韵, 是说听了母亲的声音,就像
《月光启蒙》教学实录附反思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认识两个多音字。 能联系上下文, 体会“篱笆”“时辰”“谣”等词语的意思。
3.凭借课文语言材料,体会歌谣的特点,感悟母亲的形 象。
【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9个生字,认识两个多音字。能联系上下文, 体会“篱笆”“时辰”“谣”等词语的意思。
生:(兴致勃勃)
二、揭题板书,理解“启蒙” 师过渡:看来同学们预习得不错,那么,下面我们就和 著名诗人孙友田一起回到那个洒满月光的小院儿,去听一听 妈妈的歌谣……看老师写题目。(指导“蒙”字书写)
生:齐读课题。
师:看到“月光”这个词,你觉得读的时候声音应
该……
生:再读课题。(轻柔些)师:这样读就有味道了。那么什么是启蒙呢?(加点)课
四、品味歌谣,感悟母亲
(品味歌谣)师过渡:母亲就是从这四个方面对我进行启蒙的。首先 我们来看母亲为我唱歌谣时的情景。
出示:
(月亮出来亮堂堂,打开楼门洗衣裳,洗得白白的,晒 得脆脆的。
月儿弯弯像小船,带俺娘俩去云南。飞了千里万里路, 凤凰落在梧桐树。凤凰凤凰一摆头,先盖瓦屋后盖楼。东楼 西楼都盖上,再盖南楼遮太阳。)
【教学难点】
凭借课文语言材料, 体会歌谣的特点, 感悟母亲的形象
【教学过程】
一、听写词语,趣解新词 师:请大家拿出纸和笔,听写几个词语: 篱笆 时辰 凤凰
(找两个学生上黑板听写,之后教师现场批改)
师评价:这两位同学不仅一笔一画都写正确了,而且写 得非常工整、美观,真不赖。五年级的同学,不仅要书写正 确,还要书写美观,要注意字的间架摆放和对称性。
生:我体会到了母亲很勤劳。 生:母亲非常的乐观,生活得很充实。
生:我从第二首歌谣里体会到了母亲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师:是啊,同学们体会得真好,你看,母亲把这些都用 歌谣的形式唱给“我”听,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母亲?
生:我觉得母亲很聪明。
师:对啊!带着这些感受,我们再来读这两首歌谣。 生:齐读。
师小结:同学们,你们看,从这两首歌谣中,我们就能 读出那么多的感受,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同学们今后 在读书的时候也要像今天这样,边读边思考,边读边体会, 必要的时候把自己的感受在书旁边标一标,写一写,这样大 家的收获就会更加丰富了。母亲用歌谣给了我智慧和向往, 那么课文后面的三个部分,我们又能读出什么呢?母亲又把
指说交流。
生:唱歌谣、讲神歌谣 讲神话 唱童谣 猜谜语
知道什么是“谣”吗?
生:……
师:“谣”即指没有音乐,但仍然传唱的歌词。歌谣是 总的名称,它包括民歌、民谣、儿歌和童谣。
师:谁能完整地再来说一遍,母亲为我做了哪些事 说,齐说。
生:母亲为我唱歌谣、讲神话、唱童谣、猜谜语。
生:就像闻到了花的香味。 生:就像陶醉在芳香的花园里。
师:说得真好。这样,男生读一句,女生读一句,好不 好?老师给你们打拍子。
生:分角色读(师打拍子)
(感悟母亲)师:下面同学们自己再读一读这两首动听的歌谣,想一 想,从这两首歌谣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勤劳、乐观、对生 活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智慧)
师:这是母亲为我唱的两首歌谣,谁来读给大家听 指名读。
师:哦,这个同学是这样读的,其实在这篇课文当中有 一段话就告诉了我们这两首歌谣应该怎样来读,你能找到吗 指说。
出示:
(她用甜甜的嗓音深情地为我吟唱,轻轻的,像三月的
和风,像小溪的流水。小院立即飘满了她那芳香的音韵。)生:齐读。
师:读了这段话后,你认为刚才那两首歌谣应该怎样读 啊?
什么给了我呢?让我们下节课再来交流。
(出示作业:把今天学到的两首歌谣带回去唱给自己的 爸爸妈妈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