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八年级下册课外文言文训练[人教版]

八年级下册课外文言文训练[人教版]

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
班级姓名学号
一、《太宗罢朝》大宗曾罢朝①,怒曰:“会杀此田舍汉!”文德后②问:“谁触忤陛下?”帝曰:“岂过魏征,每廷争辱我,使我常不自得③。

”后退而具朝服立于庭,帝惊曰:“皇后何为若是?”对曰:“妾闻主圣臣忠。

今陛下圣明,故魏征得直言。

妾幸得备数后宫,安敢不贺?”
[导读]:唐太宗李世民曾说:“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可见魏征正言直谏很多。

尽管如此,也经常会触怒太宗。

文皇后能在太宗盛怒之时,指出“君圣臣忠”之道并朝服以贺,也算是独具卓识之人。

[注释]:①太宗曾罢朝:唐太宗有一次曾在上朝时中途散了朝。

太宗,指李世民。

罢朝,指因生气而散朝。

②文德后:即长孙皇后,李世民之妻,死后谥文德,故称。

③不自得:不痛快。

指意见被反对而窝火。

一、解释加点的词
1、皇后何为若是.()
2、岂.过魏征()
3、安.敢不贺()
二、翻译
1、岂过魏徵,每廷争辱我,使我常不自得。

2.妾幸得备数后宫,安敢不贺?
三、用“‖”标示出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后退而具朝服立于庭
四、读完本文后,你有何感想?
二、《赵襄主学御》赵襄主学御于王子期①,俄而与子期逐②,三易马而三后③。

襄主曰:“子之教我御,术未尽也。

”对曰:“术已尽,用之则过也。

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④于马,而后可以追速致远。

今君后则欲速臣,先则恐逮于臣。

夫诱⑤道争远,非先则后也。

而先后心皆在于臣,尚何以调于马?此君之所以⑥后也。


导读:王子期教赵襄主学御,特别指出:“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于马,而后可以追速致远。

”其实我们做任何事情皆如此,要全神贯注,目标明确。

注释:①赵襄主:赵襄子。

御:驾车。

王子期:古时善于驾车的人。

②逐:追赶,这里指驾车赛马。

③易:更换。

后:方位名词做动词,落后。

④调:谐调。

⑤诱:引导。

⑥此……所以:这就是……的原因。

一、解释加点的词
1、赵襄主学御于.王子期()
2、术未尽.也()
3、先则恐逮于.臣()
4、夫.诱道争远()
二、翻译
1、术已尽,用之则过也。

2、人心调于马,而后可以追速致远。

3、而先后心皆在于臣,尚何以调于马?
三、你认为赵襄王落后的原因是什么?你赞成王子期的看法吗?
三、《马价十倍》①有人卖骏马者,比②三旦立市,人莫知之。

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言,愿子还③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④之费。


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⑤而马价十倍。

注释:①选自《战国策·燕策》。

《战国策》,西汉末年刘向校正编订。

共三十三篇,记载了
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着重记录了谋臣的策略和言论。

刘向,除编订《战国策》外,还编有《说苑》等书。

②比:副词,接连地。

③还:通“环”环绕。

④朝:早晨。

⑤一旦:一天。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1)、往见.伯乐曰(2)、愿子.还而视之
(3)、去而顾.之(4)、伯乐乃.还而视之
2、与“去而顾之”中的“去”的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
A、去死肌
B、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C、.则有去国怀乡
D、黄鹤一去不复返
3、本不懂得货色,而“名家”说好就认为好,人云亦云,这样不加分析地盲目地虚推、崇拜对吗?请谈谈你的看法。

四、《两虎相斗,必有一伤》①庄子②欲刺虎,馆竖子③止之,曰:“两虎方且食牛,食甘必争,争则必斗,斗则大者伤,小者死。

从伤而刺之,一举必有双虎之名。

”卞庄子以为然,立须④之。

有顷,两虎果斗,大者伤,小者死。

庄子从伤者而刺之,一举果有双虎之功。

注释:①选自《史记•张仪列传》。

②庄子:此指卞庄子,春秋时鲁国的勇士。

③馆竖子:旅馆的童仆。

④须:等待。

1、解释句中加点的多义词。

(1)两虎方.且食牛(2)卞庄子以为然.
(3)馆竖子止.之(4)有顷
..,两虎果斗
2、解释句中加点的“之”。

(1)馆竖子止之(2)从伤而刺之
3、下列句中加点的“之”意义相同的两项是( )
A、辍耕之垄上
B、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C、从伤而刺之
D、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4、翻译句子。

从伤而刺之,一举必有双虎之名。

5、你想到的与这则故事意义相近的成语是。

这则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提示:可从人和动物两个角度来回答)
五、《请君入瓮》①
周兴与丘神勣通谋,太后命来俊臣鞫②之。

俊臣与兴方推事③对食,谓兴曰:“囚多不承,当为何法?”兴曰:“此甚易耳!取大瓮,以炭四周炙④之,令囚入中,何事不承!”俊臣乃索大瓮,火围如兴法,因起谓兴曰:“有内状推⑤兄,请兄入此瓮!”兴惶恐,叩头伏罪。

〔导读〕:本文写的是来俊臣“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及周兴作法自毙的故事。

〔注释〕:①瓮(wèng):大坛子。

②鞫(jū):审讯犯人。

③推事:研究事情。

④炙(zhì):烧烤。

⑤内状:宫内递出的状辞。

推:追究,检举。

一、解释加点的词。

1、俊臣与兴方.推事对食
2、囚多不承.
3、当.为何法
4、因.起谓兴曰
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之”。

1、太后命来俊臣鞫之
2、以炭四周炙之
三、翻译下列句子。

X kb 1.co m
1、兴曰:“此甚易耳!取大瓮,以炭四周炙之,令囚入中,何事不承!”
2、因起谓兴曰:“有内状推兄,请兄入此瓮!”
四、来俊臣请周兴入瓮,是采用了的方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