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海南藏族自治州高二下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

海南藏族自治州高二下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

海南藏族自治州高二下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3题;共8分)1. (2分) (2019高三上·杭州月考)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下划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 建设美丽乡村,要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必须在落细落实上下功夫。

不妨让更多“身边最美”造福桑梓(zǐ)、守望邻里,不妨多采用新媒体让核心价值无远弗(fú)届。

B . 种种怪现状催生了一些看似光鲜靓丽,实则空洞浅薄、制作粗糙(cāo),备受观众诟病的“流星”式作品,这已然成为影响我国影视产业健康有序发展的一大掣(chè)肘因素。

C . 中国人慎(shèn)终追远,讲究家风传承,是为旌表前贤、构建自身、警策后人,这是传统文化的精髓(suí);而攀附权贵、篡改家谱、冒认阔祖宗,则是传统文化的糟粕。

D . 习总书记有关“功成不必在我”与“功成必定有我”的论述高屋建瓴(líng)、振聋发聩,充满哲学思辩,为党员干部如何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发展观、名利观确立了标杆(gān)。

2. (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中国画是融中国哲学思想、美学精神、绘画理念于一体的民族艺术。

20世纪以来,新的文化思潮和艺术观念不断对中国画领域产生冲击,画家们既要突破传统观念推陈出新,又要继承传统发扬光大中国文化精神。

(),也造就了当今画坛的各种风格。

作为中华文化的传统瑰宝,中国画的笔墨纸砚等工具材料和表现方式有着其他画种无法比拟的特殊性,为历代画家崇尚与传承。

其伟大而完整的绘画体系,成就了一代代宗师。

然而,也正是这千百年来逐渐趋于完美的绘画准则,让一些画家“长跪不起”,不敢轻易逾越雷池,仍在使用今日的笔墨纸张道说古人程式化的话语。

事实上,单凭笔墨功力,是无法成就作品艺术灵魂的。

画家能否凭借自己的生活积累和艺术感受,让传统文化内涵及现代人文精神在画面上得到充分体现,是新时代美术创作并行不悖的艺术法则。

新时代的中国画创作者,应该以笔墨激扬时代精神,让中国画在多元共融的艺术格局中保持鲜活的生命力。

(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 . 这其中尺度的把握使画家对中国文化的不同理解B . 这其中尺度的把握体现着画家对中国文化的不同理解C . 画家对中国文化的不同理解,影响他们对其中尺度的把握D . 画家对中国文化的不同理解使他们对其中尺度的把握不同(2)对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长跪不起”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A . 我站在山脚抬头望去,只见无数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向山顶延伸着。

B . 父亲的话让我意识到,要打破我们父子之间这层令人悲哀的“厚壁障”太难了。

C . 著名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形神兼备,充满生机”。

D . 他们的做法彻底撕掉了自己“文明”的面具,真相赤裸裸地展现在大家面前。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 画家凭借自己的生活积累和艺术感觉,让传统文化内涵及现代人文精神在画面上得到充分体现,是新时代美术创作至关重要的艺术法则。

B . 画家能否凭借自己的生活积累和艺术感觉,让传统文化内涵及现代人文精神在画面上得到充分呈现,是新时代美术创作并行不悖的艺术法则。

C . 画家凭借自己的生活积累和艺术感觉,让传统文化内涵及现代人文精神在画面上得到充分呈现,是新时代美术创作并行不悖的艺术法则。

D . 画家能否凭借自己的生活积累和艺术感觉,让传统文化内涵及现代人文精神在画面上得到充分体现,是新时代美术创作至关重要的艺术法则。

3. (2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 我国内地的很多大城市已经难见赛龙舟的景象,倒是繁荣的国际大都市香港还保留着五月五赛龙舟以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B . 通过网络传播优秀的传统文化,可以让传统文化融入网络文化之中,引导年轻一代加深对中国五千年文明的认知和理解。

C . 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要靠政府力量,同时也不能不发挥民间力量在舆论动员、监督检查等方面起到无可替代的作用。

D . “我自横刀向天笑,别看广告,看疗效!”经典名句与小品台词混搭出的“本山体”以独具个性的风格为无数网友所倾倒。

二、语言表达 (共2题;共6分)4. (1分) (2019高三上·贵阳月考)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l5个字。

判断羽绒服是否保暖的重要指标之一是充绒量。

一般来说,充绒量达到95%左右的属于优质羽绒服。

①________,羽绒服是否保暖还要看羽绒的蓬松度。

蓬松度是衡量羽绒制品保暖程度的重要指标。

如果说羽绒服的充绒量代表了羽绒的“量”,那么,②________。

羽绒服的蓬松度越高,其中存储的空气就越多,这样就越能有效阻止羽绒服内外的空气流通。

在充绒量相当的情况下,蓬松度越高,③________。

5. (5分)用“中国知识分子的第一声尖厉、刺耳的呐喊”作为全句的开头和叙述的主体,重组下面的句子。

可以改变语序,增删词语,但不要改变原意。

孟子,性格锐利、强悍。

在现实生活面前无奈地且战且退的同时,爆发出中国知识分子的第一声尖厉、刺耳的呐喊,为中国知识分子的领地竖立了原始的木栅栏。

三、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9分)6. (9分) (2020高二下·广州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唐宋两代是中国古代散文发展的高峰期,以“唐宋八大家”为代表的唐宋散文家,使文章的体裁样式增多,艺术水平提高,出现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

初唐王勃的《滕王阁序》骆宾王的《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可算骈文中的“双壁”。

中唐时期,一些士大夫迫切要求在政治上进行改革,与此相伴的是复兴儒学成为强大思潮。

韩愈,柳宗元等人尖锐批判六朝以来的骈俪文,提倡更为实用的上继先秦两汉文体的散文,并称之为“古文”,而与骈俪文相对立。

韩愈、柳宗元两人都是大散文家,创作了许多优秀的散文,在他们实际创作成绩和理论倡导影响下,中唐文风大变,清新流畅的新文体,基本上取代了几百年来骈文统治的地位。

文学史家称这场文体革新为唐代古文运动。

韩愈的散文,论说、抒情,记叙,各体擅长。

韩愈是司马迁之后又一语言巨匠,他善于创造性地使用古代词语,又善于吸收提炼当代口语成为文学语言,词汇丰富,绝少陈词滥调,句式结构也灵活多变。

韩愈的散文总体风貌是雄健深厚、气势磅礴、汪洋恣肆,曲折自如。

苏洵说他的文章“如长江大河,浑浩流转,鱼鼋蛟龙,万怪惶惑”(《上欧阳内翰第一书》)。

相对于韩文的阔大雄肆,柳宗元的文章析理透辟,清隽卓绝,以精密见长。

韩愈说柳宗元文“雄深雅健,似司马子长(迁)”。

柳宗元思想深刻,对人民富有同情心。

柳宗元的传记文在选取人物和材料方面极具匠心。

柳宗元的山水游记,清新秀美,富于诗情画意。

柳宗元的山水游记继承《水经注》的成就,而又有所发展,为游记散文奠定了稳固的基础。

晚唐时期至五代十国,古文运动缺乏有力的后继者,以李商隐为代表作家的骈体文仍然居优势。

欧阳修在北宋中期再度发起古文运动,很快形成了以他为首的,包括曾巩、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等在内的文学集团,于是一度中断的韩柳古文传统得到了继承和发扬。

宋代散文平易自然,流畅婉转,比唐文更宜于说理、叙事,抒情,更实用。

唐文奇特,结构上纵横开阖,波澜起伏,词语上也追求新奇;宋文从容,曲折舒缓,不露锋芒,语言则以明白如话见长。

欧阳修是宋代散文文风的创立者,他提倡学习韩文,但不是机械模仿。

他取法韩文文从笔顺的一面,对其奇险的一面弃而不取。

韩文重气势,欧文重风神,韩文雄放,欧文绵邈,有跌宕唱叹的韵致。

欧阳修的议论文有为而发,有感而作,他对骈体文的艺术并不一概否定,如《醉翁亭记》散中带骈,骈散相间,有似骈非骈的情趣。

骈体赋,在唐代已有转散的趋势,唐代杜牧的《阿房宫赋》虽注意铺陈,但全无堆砌,已可算是一种新文赋,他则进一步推进骈散结合,确立新体文赋。

继欧阳修之后领导古文运动取得完全胜利的是苏轼,他的创作代表了宋代散文的最高成就。

他的议论文明晰透辟,雄辩滔滔,气势纵横,善于随机而发,翻空出奇,表现出高度的论说技巧,南宋的叶适称之为“古今议论之杰”。

但他更为精美的是游记、杂记、随笔、文赋等文章,做到了涉笔成趣,姿态横生。

唐宋八大家中,曾巩的文章委曲周详,完整严谨;王安石的文章识见高超,挺拔劲峭;苏洵的文章纵横驰骤;苏辙的文章汪洋醇厚。

(摘编自《中国古代散文发展概述》)(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 唐宋两代是中国古代散文发展的高峰期,包括骆宾王在内的唐宋散文家对中国古代散文的推动和发展作用很大。

B . 文学与政治虽属于不同层面的文化意识形态,但相互影响,互相渗透,如唐代古文运动与政治运动的变革密不可分。

C . 唐宋八大家都是文学巨匠,他们使文章的体裁样式增多,艺术水平提高,其文章更为实用,荡涤骈俪风。

D . 宋代散文是在对唐代散文的继承中发展起来的,宋代散文和唐代散文无论在结构还是语言上都有明显的区别。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 文章采用了总分的论证结构,先总说唐宋八大家,接着又细说他们的文学风格差异,介绍详略得当,主次分明。

B . 文章通过比较,介绍了韩愈和柳宗元的文风差异,相对于韩文的阔大雄肆、气势磅礴,柳文析理透辟,以精密见长。

C . 文章在介绍柳宗元,韩愈以及苏轼的文章特点时运用了引证法,借助其他文学大家的评论从侧面肯定了他们的才华。

D . 文章用比喻论证的方法表明“唐宋散文大家”互相认同,如苏洵将韩愈文章比作长江大河,韩愈把柳宗元比作司马迁。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 作为文学历史上的一种文体,骈文固然有其铺陈浮丽特点,但也不乏优秀之作,如初唐王勃的《滕王阁序》。

B . 韩愈是继司马迁之后的语言巨匠,作品总体风貌雄健深厚、气势磅礴,汪洋恣肆,语言有创造性,词汇丰富,以明白如话见长。

C . 柳宗元和苏轼都有优秀的游记作品,柳宗元的游记清新秀美,富于诗意,苏轼的游记涉笔成趣,姿态横生。

D . 古文运动的推进不是一蹴而就的,中唐的新文体基本上取代了骈文统治的地位,北宋的苏轼继欧阳修之后领导古文运动取得完全胜利。

7. (20分) (2017高二上·汽开区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最后的山我天生喜欢山,却没去过几座名山。

面对长白山的时候,我既想走进它,又怕走进它。

想走进它,是因为它是我心灵的图腾;怕走进它,是因为深深的敬畏。

雨在这里格外密集。

我已在白山市听它喧嚣了三天,每天打着伞在大街上乱走。

那个城市让我记忆深刻的是一座专门卖山货的大厦,里面有长白山的蘑菇、蕨菜、榛子、雉鸡、熊胆、人参,还有许多我叫不出名字的山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