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诗歌鉴赏:诗歌形象ppt

高考诗歌鉴赏:诗歌形象ppt

设题方式: ① 诗(词)塑造了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或者诗中的人物具有怎样的特点? ① 分析诗中描写了诗人怎样的形象。
如何鉴赏诗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规范答题——三步骤) 步骤一:说特点—一句话概括诗中人物是个什么形象。
总体特征(两三个词)+身份(如思妇、游子、英雄、隐士 、诗人等)
步骤二:析例句----结合具体诗句或重点词语分析形象的性格 特点。融入表达技巧,通过翻译诗意,具体解说上一步的识别依 据。
5.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
陆游和辛弃疾的许多诗歌都反映出他们忠心报国,而不 被重用的情感,形象鲜明。如《示儿》、《十一月四日风 雨大作》、《破阵子》。
了什么手法? 5.(2012·江苏高考)词中三、四两句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
人公形象?请简要分析。
什么是诗歌的形象?
诗歌作品的形象指的是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寄寓作 者的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 形象分类:
1.人物形象。①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②诗中的诗人形象“我”,一般指 的就是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有别于小说中的“我”(非作者本 人)。
(1)从形神两个方面(或从外貌、动作、心理等方面) (2)垂钓小儿聪明(机灵),天真可爱; “蓬头”、“侧坐” 等表现小孩的天真可爱,从“遥招手”、“怕”等可看出小孩的 聪明(机灵)。
高冠谷口招郑鄠 (岑参)
谷口来相访,空斋不见君。涧花然暮雨,潭 树暖春云。
门径稀人迹,檐峰下鹿群。衣裳与枕席,山 霭碧氛氲。 【注】然:通“燃”。 结合诗中意象,说说郑鄠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从“谷口”、“涧花”、“暮雨”、“潭树”、“春 云”、“檐峰”、“鹿群”、“山霭”等意象,可以看 出郑鄂居住地虽然偏僻幽深,却环境优美、温馨而富有 生机、高雅,又从人迹稀少和雾气氤氲中可看出,郑鄂 是隐居山中,过着恬淡闲适生活的隐者。
【课后练习】诗歌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鹧鸪天 辛弃疾
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念少年时事,戏作。
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 者形象。
如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 南山”展现的是悠游自在的隐居 生活,表现出诗人对官场的厌恶, 对田园的喜爱;如王维的《山居 秋暝》通过对晚秋时节空山新雨 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山水风光 的喜爱。
•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 形象。
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 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 悠,独怆然而涕下。”塑造了一个 空怀报国为民之心却不得施展的怀 才不遇的知识分子形象。
步骤三:明作用----形象在诗中的作用(主旨、思想感情),( 此步骤有时不涉及)
实战演练: 咏自己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
尘暗旧貂。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
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什么形象
形象的特征
注:沧洲,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陆游晚年居于绍兴镜湖
边的三山。
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①突骑渡江初。 燕兵夜娖②银胡簶 ③ ,汉箭朝飞金仆姑④ 。 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 白髭须。 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
注:①襜:短衣。②娖:整理。③银胡簶:银色的箭袋,这里指 箭。④金仆姑:箭。
【参考答案】本词塑造了一个昔日纵横战场而今闲居田 园的人物形象。诗人主要采用今昔对比的手法。上片通 过对早年战事的回忆,刻画了一个英勇善战,豪情满怀 的英雄形象;下片通过对自己年华已逝、闲置田园的悲 凉处境的描写,给读者展现了一个报国无门的人物形象。 通过鲜明的对比,寄寓了诗人壮志未酬的深沉感慨。
诗 歌 鉴 赏
[常见设问] 1.(2017·全国卷Ⅱ)本诗首联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性格?请
加以分析。 2.(2014·山东高考)诗中“陈居士”的形象特点是什么?请
结合两首诗加以分析。 3.(2014·江苏高考)第二首诗中从哪些地方可看出“隐者”
的身份?请简要概括。 4.(2013·重庆高考)上片刻画了词人怎样的自我形象?运用
常见人物形象类举
1.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 不羁的形象。
如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 我不得开心颜”表现了他淡于富贵、 傲视权贵的思想,也反映了他傲岸不 羁、豪放自负的性格。
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
如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 下寒士俱欢颜。呜呼,何时眼前突兀 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诗 人并不仅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 能推己及人,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性 格。
2.景象。抒情诗,往往是借助客观景象(山川草木等)表现出 来的主观感情形象,也就是含有“意”的形象,即“意象”。
3.物象。诗人借助具有某种特定内涵的事物(花鸟虫鱼)来表明 自己的心迹或某种情感。如咏物诗。
考点阐释:
诗歌的人物形象有两类: 一是抒情主人公自身的形象(诗人形象) 二是作品塑造的人物形象
[注]①秦韬玉:应进士不第,在宦官田令孜府中做幕僚, 后来被荐为工部侍郎。 ②俭:通“险”,怪异。时世: 当代。白居易《新乐府·时世妆》:“时世妆,时世妆, 出自城中传四方……乌膏注唇唇似泥,双眉画作八字低 ……” ③压金线:用金线刺绣。压:手指按住,刺绣的 一种方法。
【参考答案】
(步骤1)本诗描写了一位哀伤、 惆怅的贫女形象。
结合全词,分析词中塑造的人物形象。
诗歌描写了一个被闲置不用的抗金英雄形象。诗中人物曾经 金戈铁马,驰骋疆场,现在虽被弃置不用,但仍胸怀报国之志, 心系抗金前线。诗歌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自己壮志未酬、 报国无门的感慨。
形象意义
分析下诗的人物形象。(借咏他人——咏自己) 贫女
秦韬玉
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 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 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苦恨 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步骤2)她风采优雅、品德高尚 、勤劳能干,针线刺绣精巧,但生 于蓬门陋户,伤她表达了因怀才 不遇、寄人篱下而愤懑不平的思想 感情。
咏他人
小儿垂钓 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这首诗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刻画垂钓小儿这个形象的? 这个形象有哪些特点,试作分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