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甘肃省白银市市情概况

甘肃省白银市市情概况

甘肃省白银市市情概况
2006-11-27 09:16
甘肃省白银市位于黄河上游、甘肃省中部,距离省会兰州60多公里,地处以银川、西宁、西安和呼和浩特等为代表的黄河上游城市群中心位置,地理区位优势明显。

黄河、万里长城、古丝绸之路在此汇聚,印证和记载着这里的古老和丰饶。

早在明朝洪武年间,“白银厂”就有“日出斗金”之说,白银缘此而得名。

全市总面积2.12万平方公里,总人口175万人,其中,城镇人口52万人,现辖会宁、靖远、景泰三县和白银、平川两区,城市建成区面积52平方公里。

白银是新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的摇篮。

曾创造了铜产量、产值、利税连续18年全国同行业第一的辉煌业绩,“白银炼铜法”曾长期代表我国铜冶炼技术的最高水平。

目前,已形成铜铝铅锌、贵金属、稀土金属多品种、多层次发展格局,铜铝铅锌等有色金属生产能力40多万吨,累计生产有色金属500万吨,享有“铜城”盛誉。

白银是黄河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黄河流经白银258公里,明清时代,沿岸人民开渠引水,开创了灌溉农业的先河,发展自流灌区20多万亩。

依托黄河水资源,近几十年来先后兴建了一大批水利工程,水地面积达到132万亩,高扬程提灌工程蜚声海内外。

沿黄地带人文旅游资源丰富,中华自然奇观—黄河石林,被纳入“国家地质公园”。

农业、水电、航运、旅游开发全面展开,黄河经济带建设初具规模。

白银是正在崛起的西部高科技新城。

中科院和地方政府合作的第一个产业园落户白银,建设面积达到5.3平方公里,引进建设项目40多项,投资20多亿元,精细化工、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制药等高新技术产业快速成长,产业园成为西部一颗闪耀的明珠。

同时,白银被纳入“国家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化基地”。

白银是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会师的地方。

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胜利会师会宁,中国革命由此实现重大转折。

会宁会师旧址被纳入全国“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一百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和“中国20个红色旅游城市”之列,“红色圣地”美誉名扬四方,成为全国重点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白银是远近闻名的西部“状元之乡”。

白银素有崇文修德、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明清两代,辖境内共考取进士53人。

恢复高考以来,全市考入大专院校的学生近10万人,升学率一直名列甘肃省前茅。

白银籍博士达到500多名,不少成为工商巨头、学界名流和社会名流。

面对优势主导资源日益衰减的严峻形势,白银人民紧紧围绕推进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着力推进“六个转变”。

在发展思路上,由过去程式化、一般化推进,向强化政府推动、投资拉动、以项目求发展转变;在产业发展上,由主要依靠传统产业和初级产品增长,向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资源原材料精深加工转变;在开发方式上,由相对单一的自我开发,向借助外力求发展、全方位开放开发转变;在生产力布局上,由相对分散开发,向强化中心城区、开发区和其他重点区域建设转变;在资金投入上,由相对单一依靠国家投资,向大范围招商引资、积极争取国家投资、启动民间资金等多渠道转变;在环境建设上,由单纯提供优惠政策,向建设服务型、开放型、法制型政府转变,初步探索出了一条符合白银实际的城市经济转型之路,即:“坚持产学研相结合、政府推动和市场拉动相结合、自力更生和借助外力相结合、改造传统产业和发展接续产业相结合”的“白银模式”。

近年来,中国一汽、中集华骏、西藏矿业、浙江卡森、南京雨润、福建盼盼、蒙牛乳业等国内500强和知名企业入驻白银,招商引资在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比重上升到25%,成为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生力军。

“十五”期间,全市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2%,地区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也以两位数速度增长,全市综合实力大幅提升,经济总量居甘肃省第二位。

白银市被香港国际投资贸易促进会评为“中国投资热点地区”,在首届中国城市博览会上被提名为“中国品牌特色城市”。

白银的实践与探索,被新闻媒体和有关方面称为“白银模式”。

国务院研究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和新华社分别将白银市作为调研联系基地。

2005年7月,第七届中国矿业城市发展论坛认为:“白银市积极探索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做法,为全国矿业城市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

”会议期间,白银市向与会代表发出“加快经济转型,打造和谐矿城,重塑矿业辉煌”的倡议,受到了30多个资源型城市市长的积极响应,也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国家把白银确定为重点支持的经济转型城市。

国家发改委在答复全国人大代表提案时,已原则同意将白银纳入全国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

2006年7月,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联合国友好理事会授予白银“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范例奖”。

目前白银正在以中科院白银高技术产业园为平台,着力培育发展八大产业:
一是有色金属及稀土新材料产业。

二是精细化工一体化产业。

三是矿产业和资源再生利用产业。

四是能源和新能源产业。

五是机械和专用设备制造业。

六是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七是特色农畜产品深加工产业。

八是黄河文化旅游产业。

白银的四大品牌:
一是有色金属基地;
二是西部科技新城;
三是三军会师圣地;
四是黄河石林奇景。

白银市热忱欢迎各方企业家和广大科技人才参与白银开放开发的宏伟事业,在强化合作、共谋发展中实现互利共赢。

真诚希望把白银当作施展才华的舞台、成就事业的沃土、温馨生活的家园,共谋发展大业,共创美好未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