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白银市4

白银市4

甘肃白银风景区介绍地理外置,历史沿革,文化经济白银因企设市,因矿得名,早在明朝洪武年间,就因创办“日出斗金”的官方冶炼机构“白银厂”而闻名全国。

新中国成立后,白银市成为国家重要的有色金属工业基地和能源化工基地,是中国典型的资源型城市。

作为新中国“一五”时期建设的大型工业基地,白银为共和国的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创造了引人注目的辉煌。

1956年白银矿山大爆破,震惊了世界;“白银炼铜法”曾经代表着我国的铜冶炼技术水平;白银的铜硫产量、利税曾连续18年保持全国第一,“铜城”美誉名扬四方。

白银区位优越,交通便利,距省会兰州69公里,距中川机场直线距离46.7公里,地处西陇海兰新经济带核心位置,白兰核心经济区被国家列入重点建设范围。

白兰高速公路全线贯通,包兰、白宝铁路和两条国道主干线过境,区域基础设施条件产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大城市建设的骨架已经拉开。

白银城市空间结构的基本特征是“一城两片”(白银区、平川区),相距60多公里,以国道109线和白宝铁路支线相连。

城市面积3478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66.43平方公里,城市非农业人口28.8万人。

现有城市道路长度348.14公里,供水综合生产能力4位置:白银地处东经103°33?—105°34?,北纬35°33?—37°38?。

东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海原、西吉县接壤,东南与平凉地区静宁县相连,南部及西南部与定西地区通渭县、定西县为界,西与兰州市榆中、皋兰、永登县毗邻,西北与武威地区天祝、古浪县接壤,北面及东北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连接。

区域:分现辖白银、平川两区和靖远、景泰、会宁三县白银是甘肃省省辖市,位于黄河上游、甘肃省中部,属腾格里沙漠和祁连山余脉到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白银市作为一座新兴的工业城市和我国重要的有色金属工业基地。

现辖白银区、平川区、靖远县、景泰县、会宁县。

与甘肃省的省会兰州相毗邻。

是全国最大的有色金属工业基地和甘肃省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

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孕育了世代的白银人,也孕育了白银悠久的历史。

追溯到几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人类就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

境内有半山文化遗址、吊沟古城汉墓、糜滩石器文化遗址、景泰龟城、明代长城、钟鼓楼、寺儿湾石窟、法泉寺石窟、北城滩城堡遗迹、牛门洞新石器新陶遗址等文化遗迹。

及北魏、唐、宋的石窟艺术、城堡建筑及驰名的“丝绸之路”,雄伟壮美的万里长城,都在叙说着白银悠远的历史。

自然风光以孤岛状分布,主要有铁木山、乌兰山、桃花山、屈吴山、寿鹿山、哈思山等,它们森林茂密,风光迷人,并有宏伟的寺庙建筑。

景泰县老龙湾黄河石林气势壮观,气象万千,被称为中华奇观,是一处独具丰韵的旅游景观,已被列为甘肃中部黄金旅游线之一。

白银市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

境内有1936年10月,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胜利会师会宁县.甘肃省白银是一个美好的名字。

白银市是一块宝地,早在汉代就有采矿业。

据文字记载,可以追溯到明朝洪武年间,“松山之南,矿炉二十座”,采矿点30余处,开采人员盛时达三、四千之众,“日出斗金,集销金城”,官方在据市区10公里处凤凰山、火焰山、铜厂沟专设办矿机构“白银厂”。

白银市缘此。

白银历史悠久。

已经发现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有16处之多。

说明距今5000多年前就有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从事原始的畜牧业和农业。

西汉以后,境内置祖厉、鸇阴、媪围三县,是白银地区建县之始。

西魏至唐,属古会州之地。

唐末五代至北宋前期,为吐蕃所据有。

北宋以后,又长期为宋、西夏、金争战的前沿。

明置靖虏卫、会宁县。

清置红水分县(今属景泰县)、打拉池分县(今属平川区)。

至此,境内有4个县级行政单位。

民国以后,撤消打拉池分县,形成了靖远、会宁、景泰三县建制的格局。

自汉开通丝绸之路后,白银就成为丝路的咽喉孔道和中西文化交流传播的重要桥梁。

唐“贞观之治”时,会州“以足食故,更名粟州”“土贡驼毛、褐野马、革履、鞍毡、鹿舌、鹿尾”。

“闾阎相望,桑麻翳野,天下称富庶无如陇右”。

说明白银物产丰饶,经济繁荣。

白银地区贮藏着丰富的金、银、铜、铅、锌、锰等矿物。

民国时期,白银是共产党人浴血奋战的地方之一。

1936年10月,举世闻名的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会师会宁,在中国革命史册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1949年9月,白银解放。

从此白银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掀起了社会主义建设高潮。

经过近40年的峥嵘岁月,勤劳的白银人民发愤图强,艰苦创业,开拓出一片片绿洲,建成一座座现代化工厂,经济建设蒸蒸日上,社会发展生机勃勃,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商业、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城市建设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解放后,白银大地日新月异,发展之快,历代望尘莫及,变化之大,堪称天翻地覆。

1951年5月,中央地质计划指导委员会地质队来到白银矿区进行钻探,接着,641队成立,开始了大规模的普查、勘探。

1954年6月,中共甘肃省委派人组成“郝家川建设委员会”,进驻大坝滩,专门编制城市规划。

10月,“白银厂有色金属公司”在兰州成立,1956年2月迁至白银,后定名白银有色金属公司。

它与银光化学材料厂(805厂),都是“一五”期间我国重点建设的156个项目之一,由苏联专家援助建设。

同年,进行了矿山大爆炸,使用炸药达15700吨,1959年开始投产,1960年6月14日炼出了第一炉铜。

从20世纪五十年代开始,还相继建成了一批工业企业,如白银针织厂、白银针布厂、白银电缆厂(长通电缆厂)、白银磷肥厂、白银棉纺厂、西北铜加工厂(884厂)、第二十一冶金建筑公司、大峡水电站、靖远煤矿、稀土公司(903厂)、风雷机械厂、国营279厂、靖远陶瓷厂、靖远电厂等,这些企业奠定了白银的工业基础,使白银成了全国的有色金属基地之一和全省重要的煤炭基地。

在农业方面,发展也很快,土地改革以后,实现了耕者有其田,农民的积极性空前高涨,生产力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

由于兴建了许多农田水利设施,大片田地浇上了黄河水,提高了粮食产量,人民生活有了初步改善。

这期间,如果不是十年“文革”的干扰和破坏,工农业的发展速度还会更快一些。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白银市境内隶属关系几经变迁。

解放初,白银市之大部分属皋兰县管辖,景泰县属武威地区管辖,1958年4月并入皋兰县,会宁、靖远两县属定西地区。

1958年4月白银市成立,景泰县、白银区全境及靖远县之一部归白银市管辖。

1961年10月,景泰县恢复建制,仍属白银市。

1960年11月17日远县划归白银市。

1962年11月20日,设了白银市郊区,时白银辖三县一郊区(皋兰、景泰,靖远县、白银市郊区)。

1963年10月23日白银市撤销.靖远县原划归定西地区,景泰县仍隶武威地区,白银区之一部归皋兰县,余地设立白银区,划归兰州市。

1985年8月恢复成立后,白银区及会宁、靖远、景泰三县之地统归白银市管辖。

平川红山寺石窟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平川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位于平川区西北部的共和镇境内,省道308线可直接到达。

红山寺亦名开元寺,因座落在红岩石山上,故称红山寺。

据寺内石碑记载,红山寺石窟始建于北魏,明弘治扩建石窟,修大雄宝殿,万历十二年(1584)扩建东西殿,法王殿,岳山楼苏武庙等建筑。

乾隆二年(1743)创建窟前木建筑。

清道光二年(1822)重新修缮。

同治二年(1863)大部分建筑毁于兵火。

“文化大革命”时窟内塑像及殿门建筑悉遭破坏。

1983年后地方村民集资修复,塑像殿门得以恢复。

1936年石窟曾为红军会师指挥部。

1936年9月14日,红军西征石路先遣队从海原到达打拉池,10月4日徐海东、程子华率十五军团到达,随后彭德怀率前方司令部到达打拉池,司令部设在红山寺下院。

10月22日与朱德,张国焘率红四方面胜利会师。

10月25日召开会师庆祝会,彭德怀报告一方面军一年来的发展情况及陕北苏区状况,以后在此驻扎48天,建立了打拉池农民协会。

平川区成立后,在红山寺修建纪念亭、纪念碑。

纪念亭下面横梁悬有黑底金字匾额,上书“雄征万里”,碑正面书“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四方面打拉池会师纪念碑”,背后有碑文。

景泰县旅游景泰县地处腾格里沙漠南缘,位于甘、蒙、宁三省交界处,是河西走廓的东端门户,面积5432平方公里,辖11个乡镇,23万人口。

景泰地理位置独特,旅游资源丰富,长城、大漠、黄河、祁连山脉在这里交汇,黄河石林、大敦煌影视城、寿鹿山森林公园、五佛沿寺、永泰龟城,构成了骨架。

梧桐山、昌林山、索桥古渡点缀其间,北魏石窟、西汉寺庙、明代长城散布全县,正如景泰古县志记载:“塞上遍古迹,大漠多蜃楼。

”黄河石林景区面积50平方公里,生成于距今二百一十万年前的第三纪末和第四纪初的地质时代,由于燕山运动,地壳上升、河床下切,加之风化、雨蚀、重力坍塌,形成以黄河砂砾岩为主、造型千姿百态的石林地貌奇观。

景区内陡崖凌空,景象万千,峰回路转,步移景变,被专家考察评估认定,黄河石林堪称中华自然奇观,将黄河、石林、沙漠、绿州多种资源巧妙地组合在一起,山水相依,动静结合,刚柔相济,规模宏大,气势磅薄,并以其雄、险、奇、古、野、幽等特点,引起各界人士及专家学者的高度重视,2001年1月跻身国家地质公园。

大敦煌影视城的崛起,弥补了景泰拍摄古代题材影视剧的空白,成为中国第一处可传承、弘扬、展示敦煌灿烂文化的影视拍摄基地。

这里有仿古建筑、明清一条街、洞窟群、塔林、牌楼、城楼、人工湖等外景、摄影棚里布置着仿敦煌莫高窟藏经洞绚丽夺目的壁画,惟妙惟肖的雕塑,神秘威严的大佛……寿鹿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景泰县城西南方向,距县城39公里,总面积1086公顷,主峰海拔3321米。

公园青海云杉、祁连圆柏、天然林和油松、落叶松等组成天然灌木林,多姿多彩,生机勃勃。

公园内有马麝、岩羊、狐、马鹿和苍鹰、啄木鸟、雉鸡等动物和鸟类。

春天万物复苏、生机盎然;夏日青山叠翠、鸟语花香;秋季万紫千红、层林尽染;冬季白雪皑皑、银装素裹。

被誉为“沙漠绿岛”。

五佛沿寺位于县城20公里处的黄河岸边,因始建于北魏时期石窟而得名,石窟内塑有五尊大佛像和千余尊小佛像,该寺登楼俯视滔滔黄河水,尽收眼底,与被誉为“中华之最”的景电工程相毗邻。

永泰古城是我县境内至今唯一保存比较完整并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一座明代古城。

它建成于明万历三十六年,在明清两代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城内现存“永泰小学”,建于民国三年,系中西式结合的建筑。

古城周长1700米,墙高12米,形似乌龟又称“龟城”,经历了四百多年沧桑,是先民留给我们的一份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景泰旅游资源独具特色,随着旅游区的开发建设,西与天祝北与中卫沙坡头形成黄金旅游线路。

自《天下粮仓》、《美丽的大脚》、《最后一个冬日》、《神话》、《西部热土》、《汗血宝马》、《大敦煌》、《雪花那个飘》等电影、电视剧在这里拍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