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批评-ppt
霍姆斯James
Holmes
Name
《翻译研究的名与实》the
and Nature of Translation Studies
翻译的研究学派
佐哈尔(Even-Zohar)
多元翻译理论( Polysystem Theory)
西方翻译理论小结
当代西方翻译理史和理论流派纷呈,带有多元化,多学科 相互渗透、不同翻译思想相互补充、不同翻译思想和实践 各有侧重的鲜明特点; 翻译历史划分和流派的界定本身就反映了翻译研究角度的 差异、重心的转移和跨学科研究成果的交互影响;
门“科学”,
并没有使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而心甘情
愿地让翻译研究成为别的学科的附庸,具体 来说就是成为语言学的一个分支。
语言学派的代表研究者
雅可布逊
奈达
卡特福德 威尔斯 纽马克 赖斯 弗米尔 费导罗夫 巴尔胡达罗夫等人
翻译的语言学派
奈达对翻译理论的贡献:
之才,随地多有;而任取一书,责其能与于斯二者,
则已寡矣。其故在浅尝,一也;偏至,二也;辨之
者少,三也。
严复”信达雅”的意义
第一:信(不倍原文,切合源语言文章的内容,是力求在形式上和 内容上都忠实于原文)严复的“信”其实就是“达旨”,也就是传 达大意,重视原文说了什么,而不在乎原文是怎么说的。 第二:达(通达,晓畅,就是把原文的内容(意义、信息精神、风 格等)在译文中很好地表达出来,使译文的读者能够充分地理解原 意。 第三:雅:是要求译文必须用汉以前字法句法(实际上严复指的是要 用纯正的汉语进行写作和翻译。 信、达、雅三者是一个完整的有机体,三者之间关系实质上是“你 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不可分割关系,不可肢解。以“信”为本, 以“雅”为表,以“达”为其间纽带,三位一体。
雅(风貌要求):简约、匀称、统一;音美、形美、意美
2、关于“神似、形似”二维模式: 形似(有标记特征):词汇标记、句法标记、篇章标记、风格标记
神似(无标记特征):形象、意境、风格、韵味
3、关于“化境”的一维模式: 化境(视阈融合): 语言因素融合(如语音、句法、篇章)
文学因素融合(如意象、韵律、文类)
是所谓洋气。其实世界上也不会有完全归化的译文,倘有就是貌合 神离,从严辨别起来,它就算不得翻译,必须兼顾着两面,一面当
然力求其易解, 一则保存着原作的风姿。但这保存又常常和易懂相
矛盾,看不惯了。不过他原是洋鬼子,当然谁也看不惯,为比较的 顺眼起见,只能改换他的衣裳, 却不该削低他的鼻子, 剜掉他的眼
Leabharlann 批评的参照系指描述事物时用于比较的另一事物,即判断是相对 于什么而言。翻译的参照系有原作、读者反映、理
论依据等。
中国翻译标准
严复:信、达、雅 傅雷:形似、神似 钱钟书:化境
严复的信达雅说
《天演论 译例言》原文:
译事三难:信、达、雅。求其信,已大难矣。顾信矣
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焉。海通以来,象寄
文化因素融合(如器物、习俗、价值)
许钧教授在《文学翻译批评研究》一书中提出的几条意见: 文学翻译批评不仅要对于翻译的结果进行正误性判 别,更应重视翻译过程的深刻剖析;
文学翻译批评要突破感觉的体味,注重理性的检验;
文学翻译批评应该将局部的、微观的批评与整体的、 宏观的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
西方翻译理论概览
---I can lick you ! ---well, I can do it. ---No, you can’t, either. ---Yes, I can. ---No, you can’t. ---I can. ---You can’t. ---Can. ---Can’t.
---我有本事揍你一顿! ---哼,我还敢动手。 ---谅你也不敢动手。 ---我敢。 ---你不敢。 ---我就敢。
过字面,把字里行间的意韵曲达以出。 重神似不重形似:大胆地摆脱原文形式,着意追求译文与原文的“神似”。
例如:
She was born with a silver spoon in her mouth. 她出生时嘴里衔着一个银勺子。
她出生在富贵之家。
形似的层次
音素词素层次上的相似 字词层次上的相似 成语习语的相似 One boy is a boy, two boys half a boy, three boys no boy.
翻 译 批 评
翻译批评的概念界定
翻译批评指参照一定的标准,对翻译过程
及其译作质量与价值进行全面的评价。
翻译批评的三个要素
批评主体 批评客体 批评的参照系
批评主体
翻译批评者应具有:
1思想道德修养(实事求是、与人为善、严谨。) 2
语言文学修养
3理论修养(哲学、相关学科、翻译理论) 4
鲁迅翻译思想
动笔之前, 就先得解决一个问题: 竭力使它归化, 还是尽量保存洋
气呢?”……我的意见却两样的,只求易懂, 不如创作, 或者改作,
将事改为中国事, 人也化为中国人。如果还是翻译, 那么, 首先的 目的, 就在博览外国的作品, 不但移情, 也要益智, 至少是知道何
地何时, 有这等事,和旅行外国是很相像的它必须有异国情调, 就
知识储备(杂家)
批评客体(译作、译者)
全面的翻译批评包括5个方面的内容:
1)分析原作,着重了解作者的意图和原作具有的功
能;
2)分析译者翻译原作的目的、所采取的翻译方法及
其译作针对或可能吸引的读者对象;
3)从原作与译作中选择有代表性的文字进行详细的
对比性研究;
4)从宏观与微观的角度评价译作,包括译者采用的
中国翻译理论小结
一元论模式,以“化境”为标本; 二元论模式,以“形似”、“神似”为标准;
三元论模式,以严复的“信、达、雅”为标准。
对以上三种模式的现代阐释和理论推延的尝试
1、关于“信、达、雅”三维模式:
信(事理要求):客观、完整、缜密;真实、充实、适度 达(语言要求):准确、流畅、鲜明;形象、得体、新颖
2 创造性误译问题 3 语言的意趣问题 4 特化表现问题 · "哎......"他说,遂用肩膀撞开夜,走了。(何立伟《一夕 三逝"· 空船》 "麦乳精冲得稀稀的六碗,喝得满屋喉咙响。(阿城《棋王》 5 语言格式塔质问题 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 6 风格问题 李逵笑道:"量这个鸟庄,何须哥哥费力,只兄弟自带二三百个孩儿杀将去,把这个鸟庄上的人都砍了, 何须要人先去打听。宋江喝道:"你这厮休胡说! 且一壁厢去,叫你便来。" (《水许传》第四十七回) 译文一Li Kui laughed at this. “There is no need to send spies. If you let me have two hundred men I could enter the village and settle this matter quite easily.” Don’t talk nonsense!’ shouted Song Jiang, “You can wait outside until I call for you· "(J. H. Jackson) 译文2: Li Kui laughed. "That frigging manor. Why trouble yourself? I'll take two or three hundred of the lads, and we’ll carve our way in and cut all the wretches done. Why do you need scouts for? You’re talking rot. Get out of here and don’t come till I call you!” you!"(Sidney Shapiro)
技巧与译作的质量等方面的内容;
5)评价译作在译语文化或科学中的作用与地位。
对译者的批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译者的翻译思想 译者的翻译目的和策略 译者的翻译方法和技巧。
对译作的批评
1·宏观的批评 2·微观批评
文学性语言应着重注意的问题
1 修辞问题
翻译的语言学派
纽马克对翻译理论的贡献:
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 文本类型与翻译方法
翻译的研究学派
“翻译研究学派”的基本观点
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
发展于70年代 于80年代才广为人知 90年代后则为巩固、扩展与更新期
翻译研究学派代表人物
霍姆斯
埃文-佐哈尔 图里 韦努蒂等。
主要流派
翻译的语言学派 (交际学派、功能学派、结构学派等) 翻译的研究学派 (多元系统学派、文化学派、描写学 派等)
翻译的语言学派
从历史发展来看 从发展趋势来看 语言学翻译理论的缺陷 西方译论的一个突出特点
翻译的语言学派的特点
有朦胧的学科意识 认为需要加强翻译的理论研究,使之成为一
首先把信息论引进了翻译理论 把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和现代语言学的研究成果运用到翻译理论中 来 重视读者反映
例:
只听一路靴子响,进来了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年,面目清秀身段苗条,美 服华冠,轻裘宝带,刘姥姥此时坐不是,站不是,藏没处藏,躲没处躲。
A man’s footstep sounded outside and a fresh-faced willowy youth of seventeen or eighteen in elegant and expensive-looking winter dress came into the room. Granny Liu,acutely embarrassed in this male presence, did not know whether to sit or stand,and looked round her in vain for somewhere to hide hersel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