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1.4微生物传染病的传播和预防
1.4微生物传染病的传播和预防
通过 循环 系统
找到特定组织环境定居
进入宿主所有器 官系统
病原菌定居的位置 有高度专一性。
结核分歧杆菌定居于肺部 霍乱弧菌定居于肠道
(三)病原菌和病毒的致病过程
3.病原菌的致病原因。
病原菌感染人体的结局取决于病原菌 的毒力和人体免疫力的相互作用。
疫苗
接种疫苗是目前预防微生物传染病最有效的措施。
疫苗的三次革命
细胞水平、存在一定隐患
①第一次疫苗革命:灭活、减毒的病原微生物 ②第二次疫苗革命:通过基因工程制备的抗原蛋白质 ③第三次疫苗革命:DNA疫苗
分子水平、可在室温下保存, 能提高疫苗接种率。
分子水平、蛋白质不 易保存,容易失活
(二)微生物传染病的预防
预防微生物传染病的关键是切断传染链。当某种微生物传 染病在某地区流行时,无论哪个环节都涉及到全社会的每 一个人,因此必须人人参与。
根据上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引起甲肝的病毒是_病_原_体__; 2.食用不洁毛蚶是甲肝流行的_传_播_途_径__之一; 3.甲肝病人是__传_染_源____; 4.小明患病前是_易_感_人_群__ 患病后是_传_染_源;
1、感冒病人的喷嚏等形成的飞沫 空气传播 2、与SARS病人接吻、碰触等 接触传播 3、乙肝妈妈与其肚子里的宝宝 接触传播 4、乙肝病人用过的碗筷 媒介物传播 5、艾滋病人用过的刮胡刀媒介物传播 6、带有痢疾杆菌的苍蝇 病媒传播
1、微生物传染病的传播——易感人群
a/
b/
c/
c b a
——对该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的人群
d/ d
思考: a~c段病例个体数上升,a/~c/ 易感人群个体数下降; c~d段病例个 体数下降, c/~d/易感人群个体数也下 降。请分析可能的原因。
a-c:病例数上升,患者体内产 生相应抗体,具有相应的免疫 力,易感人群a/~c/个体数下降,
染病人数的变化规律:
开始缓慢增加 快速增加
易感人群的变化规律:
1、微生物传染病的传播——3个环节
若能切断传染链中的任何一个环节, 就能抑制微生物传染病的传播。
(一)微生物传染病的传播
资料分析1:
病原体
流行感冒(简称流感)是一种由流感病 传染源
毒引起的、具有高度传染性的急性传染病。
流感患者的鼻涕、唾液和痰液中有大量的流
感病毒。当流感患者讲话、咳嗽、打喷嚏时,
有免疫力的人数少,易感人群多 下降
c-d:患者病愈,病例个体数下 降,群体免疫力增强,因而易 感人群, c/~d/继续下降。
高峰 逐渐下降
免疫力的人增加(群体免疫力增强),易感人数
分析应用:流行性感冒的传播
空气、飞沫
小丽
传染源
流感病毒
传播途径
小华
易感人群
对于人类传染病来说,只有当三个基本
环节串联在一起构成传染链时,才会引起传
---皮肤、黏膜等表面组织( 是构成人体免疫第一道防 线的组成部分) ③病原菌的重要属性
----具有致病性。
病原菌和病毒是怎样使一)病原菌的致病过程 2.病原菌侵染进入人体的途径
病原菌
粘附于皮肤、 ① 产生特殊的代谢
黏膜表面
产物或酶的作用
②
通过伤口
进入黏膜内部 及更深组织
2、微生物传染病的预防 原则:切断传染链 保护易感人群
接种疫苗、参加体育活动增强体质、合理营养、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改善居住条件
接种疫苗是目前预防微生物传染病最有效的措施。 疫苗是用病原细菌、病毒等制备的,用于预防
微生物传染病的生物制品,其作用是经注射、口服 或鼻吸使机体产生主动免疫力。
疫苗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病原微生物抗原 的稳定性。
染病的传播。
启示:抑制传染病的传播的有效措施
----切断传染链的任何一个环节。
2、微生物传染病的预防 原则:切断传染链
控制传染源
寻找传染源,并对可能的传染源进行隔离和医学观 察,以及在隔离的病房进行医治的过程。
疑似病人 马上隔离
2、微生物传染病的预防 原则:切断传染链 切断传播途径
针对某种传染病的特定传播途径进行控制。
传染病人 病原体携带者
受染动物
1、微生物传染病的传播——传播途径
带有病原微生物的无脊椎动 物和脊椎动物。
D、病媒传 播
A、空气传 播
C、媒介物 传播
B、接触传 播
飞沫核或飞沫 尘埃
被污染的无生命的媒介物
触碰、接吻、性接触 接触口腔分泌物或伤口处 母婴传播 直接接触动物及动物制品
以下分别属于什么传播途径?
思考:疫苗是否一次接种,即可终身免疫呢?
疫苗的有效性
利用病原微生物结构和组成上的抗原 —病毒衣壳蛋白、细菌荚膜、外膜、细胞壁等。
疫苗的有效性很大程度依赖于病原微生物抗原的稳定性
为什么RNA病毒有关的疫苗没有DNA病毒有关的疫苗稳 定性强?
DNA结构稳定,RNA病毒复制过程中更容易发生突变
为什么预防微生物传染病必须人人参与?
5.禁止健康人与病人接触,让病人服用预防药 物,属于_保_护_易_感_人_群__,对病人的粪便、用
具进行消毒属于_切_断_传_播_途_径___。
1、某位医生在抢救“甲流”患者时,不幸自
己感染上该病。那这位“甲流”患者从传染
病流行的基本环节来看,他属于( B )
A.病原体 B.传染源 C.传播途径 D.易感人群
1.4微生物传染病的传播和预防
能够从一个宿主传播到另一个宿主的病原微生物 (细菌、病毒、真菌、原生动物等)引起的疾病 称为微生物传染病。
你是否听说过下列疾病?
疾病名称
是否具有传染性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腮腺炎
水痘 结核病
AIDS
贫血
传染病的病原体
流感病毒 腮腺炎病毒 带状疱疹病毒 结核分枝杆菌
HIV 病毒
2、甲流的易感人群是( B )
A.正在患甲流的人 C.每个年龄段的人 B.未患过甲流或未注射过甲流疫苗的人 D.15岁以下的儿童
(三)病原菌和病毒的致病过程
(一)病原菌的致病过程
1.健康人体的正常菌群(真细菌)
①健康人体不可能存在真细菌定居的场所 -----脑、血液、脑脊液。 ②健康人体可能存在真细菌定居的场所
会从鼻咽部喷出大量含有流感病毒的飞沫,
飞沫悬浮于空气中,周围的人吸入了这种带
传播途径
有病毒的空气以后,就有可能患流感。接触
过流感患者及其用品可能传染上流感。与青
壮年相比,老人、孩子更容易患流感。
易感人群
1、微生物传染病的传播——传染源
能将病原微生物直接传播给宿主的生物
最主要的是染病的生物
病毒或原生生物 是传染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