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微生物传染病传播和预防

微生物传染病传播和预防


病毒 合成
RNA 逆转
录酶
DNA 合成 一条链
DNA 另一条链
逆转录
DNA (整合在宿主染色体DNA上)
宿主细 胞质
转录 病毒RNA
翻译
病毒蛋白质 (含逆转录酶)
子代病毒
(4)病毒致病过程: 吸附:敏感细胞(易感染病毒细胞) 注入:
只有核衣壳进入,宿主溶酶体溶解衣壳,释放病毒核酸
复制、合成: 组装: 释放:
微生物传染病传播和 预防
什么叫微生物传染病?
能够从一个宿主传播到另一个宿主的微生物 致病因子,如细菌、病毒、真菌、原生动物 等微生物,产生的疾病称为微生物传染病
一、微生物传染病的传播
1、传染源 (1) 概念:一般是指能将病源微生物直接传播给 宿主的生物。
(2) 最主要的传染源是染病的生物。
一、微生物传染病的传播
群,切断传染链,从而达到预防效果的。
谢谢观赏
显性感染致病,有的病原菌在组织中大量繁殖引 起炎症、损伤和组织破坏,如肺结核;有的是病原菌分 泌较强烈毒性的细菌毒素,引起人体中毒,如霍乱。
7
2、病毒的致病过程 (1)基本结构: (2)种类: DNA病毒: 乙型肝炎病毒、腺病毒、噬菌体 RNA病毒: SARS、流感病毒、狂犬病毒等 逆转录病毒:艾滋病病毒(HIV)
病毒增殖损伤细胞、组织、器官,从而致病隐性感染者或病毒 携带者
三、微生物传染病的预防
1、控制传染源:寻找传染源,对传染源进行隔离
2、切断传播途径:针对具体的微生物传染病传播途
径采取综合措施,不让病原体进行传播。
3、保护易感人群:接种疫苗是目前预防微生物传染
病最有效的措施。 接种疫苗实际上就是减少易感人群人数,保护易感人
1、传染源
2、传播途径 (1)空气传播:飞沫、尘埃
(2)接触传播:触碰、及口腔分泌物或身体伤口接触、胎盘 (3)媒介物传播:通过被污染的无生命媒介物传播 (4)病媒传播:带有病源微生物的动物
一、微生物传染病的传播
1、传染源
2、传播途径
3、易感人群:对该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群。
微生物传染病流行过程的三个环节连在一 起构成传染链
二、病原菌和病毒的致病过程
1、病原菌的致病过程
侵入、粘附、
病原菌
人体特定组织
激活
定居
免疫 系统
高度专一性
隐性感染
潜伏感染 显性感染
引起炎症、损伤和破坏组织 分泌细菌毒素
首先病原菌通过空气、或媒介物等途径迁入到人体 ,并粘附和定居于人体的特定组织。病原菌定居的位置 具有高度的专一性。
进入特定组织的病原菌激活人的免疫系统,当机体 免疫力较强、病原数量较少、毒性较弱时不出现明显的 病症,成为隐性感染;当病原菌及人体免疫力相互作用 保持平衡时,病原菌潜伏在病灶内,成为潜伏感染;当 人体免疫力较弱出现明显的病症,成为显性感染。
(3)各类病毒复制过程:
9
1、侵入过程:
侵入
脱衣壳
病毒
核衣壳
宿主细胞
病毒核酸释放
2、复制合成过程:
DNA病毒:
病毒 复制 DNA
病毒 DNA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转录 翻译
子代 DNA病毒
病毒 蛋白质
RNA病毒:
RNA复制
病毒 合成 RNA 合成
RNA
互补链
病毒 RNA
翻译
病毒 蛋白质
子代 RNA病毒
逆转录病毒:(HIV)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