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7-2018学年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第四单元检测试卷

2017-2018学年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第四单元检测试卷

2017-2018学年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第四单元检测试卷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28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B )(2分)A.伦.理(lún)彷.徨(páng)玄.虚(xuán)咬文嚼.字(jué)B.诓.骗(kuāng) 藻.饰(zǎo) 怡.情(yí) 吹毛求疵.(cī)C.狡黠.(xiá) 压榨.(zà) 诘.难(jié) 孜.孜不倦(zī)D.汲.取(jí) 驾驭.(yòu) 滞.碍(zhì) 根深蒂.固(dì)2.下列词语的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2分)A.持之以恒豁然贯通味同嚼蜡自欺欺人B.寻章摘句前扑后继袖手旁观轻而易举C.不言而喻锲而不舍根深帝固孜孜不倦D.吹毛求疵格物至知狂妄自大开卷有益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D )(2分)A.电视剧《人民的名义》让“达康书记”火了,其扮演者吴刚多年坚守话剧舞台、磨砺演技的经历却鲜为人知。

.....B.重要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C.市政府对城市建设合理规划,因地制宜....,努力改变城市面貌。

D.清晨,村庄静谧,炊烟袅袅,鸡犬不宁....,呈现出一派迷人的田园风光。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A.经过近二十年的不懈努力,我国首次海域可燃冰试采成功B.能否杜绝餐桌上的浪费,关键在于人们的正确认识和自觉行为C.“扶贫楷模”王新法同志的感人事迹被报道后,在全社会迅速引发了巨大反映D.由于连降大雨,近期到南塔公园散步的人比以前减少了一倍5.选出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 B )(2分)读书的时候,人是专注的。

因为你在________,不由自主地________,即使是读闲书,看到妙处,也会________……长久的读书可以使人养成恭敬的习惯,知道这个世界上可以为师的人太多了,在生活中也会________,而倾听,是让人________。

①沿袭洗耳倾听的姿态②聆听一些高贵的灵魂自言自语③神采倍添的绝好方式④谦逊和聚精会神⑤忍不住拍案叫绝A.⑤①④②③ B.②④⑤①③C.⑤①②④③ D.②⑤④①③6.名著阅读。

(6分)(1)《培根随笔》共有58篇。

他的文章内容涉及哲学、伦理、处世之道等,其中多数与个人生活密切相关,比较集中地表达了作者的“人生哲学”。

(2)《培根随笔》以其透彻的说理和隽永的警句打动一代代的读者,请写出一句你所积累的《培根随笔》的名言警句。

知识就是力量7.根据提示默写。

(4分)(1)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晏殊《破阵子》)(2)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李清照《醉花阴》)(3)《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看江水东流,发思古幽情的句子是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4)陆游《卜算子·咏梅》中描写梅花即使被碾压成泥,也依旧保持清香的句子是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8.【本报讯】今年3月,美国人理查德·西尔斯登上了央视节目《朗读者》,他用并不流利的中文朗读了刘禹锡的《陋室铭》。

痴迷汉字的他,二十多年来花费三十万美元的个人积蓄研究汉字,仅凭一己之力建立起了汉字字源网站,将汉字字形数据化,在中国,他被人们称作“汉字叔叔”。

面对观众,这位白发苍苍的老人说:“66岁一点儿也不老,我还想为汉字工作到80岁呢!”学校准备邀请“汉字叔叔”作为嘉宾来参加“校园汉字听写大会”,请完成下面的任务。

(1)校报打算刊登上面的新闻,请你拟一个标题。

“汉字叔叔”成为“朗读者”(2)学校安排你采访“汉字叔叔”,请你设计三个问题。

示例:①您爱上汉字的原因是什么?②您最喜欢的一个汉字是什么?③在您创办的汉字字源网的留言里,最让您感动的一句话是什么?(3)学校将为“汉字叔叔”举行欢迎仪式,请你写一篇欢迎辞(不少于100字)。

示例:尊敬的“汉字叔叔”:您好!欢迎您参加我校的“汉字听写大会”。

您不遗余力地将汉字字形数据化,并建立汉字字源网,非常感谢您对汉字传播做出的杰出贡献,您对汉字的感情令我们感动。

期待着您与我们分享汉字传播的故事。

谢谢!二、阅读理解(42分)(一)读书莫忘做笔记汤欢①做笔记是读书的重要方法,是读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读书时,左边是书,右边是笔记本,遇到好词佳句则随手摘抄,心有所感便顺势写下,既能加深印象,积累知识,亦方便日后检索,为作文治学打下基础。

②前人读书治学,多有做笔记的习惯,学问也常常从笔记本中得来。

顾颉刚先生一生治学,勤于做读书笔记,从1914年至1980年逝世,做笔记的习惯从未间断,60余年积累笔记近百册,共四五百万言。

他所从事的古史研究需大量考据,做笔记是他治学研究、著书立说的基础,“为笔记既多,以之汇入论文,则论文充实矣;作文既多,以之灌于著作,则著作不朽矣。

”此外,在他看来,相对于长篇大论的学术文章而言,笔记可长可短,有简洁之美,做笔记“可以自抒心得,亦可以记录人言;其态度可以严肃,亦可以诙谐,随意挥洒,有如行云流水,一任天机”,笔记实乃学术界的小品文。

③钱钟书读书也爱做笔记,从上世纪30年代到90年代一直坚持,单是外文笔记就达200多本、3.5万多页。

据杨绛所言,他的笔记本“从国外到国内,从上海到北京,从一个宿舍到另一个宿舍,从铁箱、木箱、纸箱,以至麻袋、枕套里出出进进。

”其笔记不仅数量惊人,内容也广袤博杂,从精深博雅的经史子集,到通俗的小说院本、村谣俚语和笔记野史,古今中外,无所不容。

把这些笔记前后参照、相互引证、融会贯通后,才有了如《管锥编》里那样汪洋恣肆、行走于东西之间游刃有余的文章。

④蔡元培晚年总结自己读书多年却“没什么成就”,原因之一是“不能勤笔”。

“不能勤笔”即不能勤于做笔记。

他说自己读书虽然只注意于他所认为“有用的或可爱的材料”,“但往往为速读起见,无暇把这几点摘抄出来,或在书上做一点特别的记号”,这样的后果是不易检索,需要用的时候“几乎不容易寻到”。

⑤可见,对于治学之人,做笔记是读书应有的步骤;而对于普通读者来说,做笔记亦是一种值得吸取的方法。

不管读书是为长见识,为陶冶性灵,还是只为娱乐消遣,遇到有趣、有启发、有感于心的文字则随手记之,这文字便会在我们内心加深一层印象;日久天长,这笔记本便成了我们平日读书精华之积累,是我们知识丰富、心灵成长的记录,是一种珍贵的纪念。

若干年后,当我们重温当年的笔记,看到自己熟悉的字迹时,或许还会回想起某时某地写下这笔记时的情形,内心一定无比自得与安宁。

⑥做笔记固然重要,但经常温故笔记更重要。

虽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但只记笔记却不温习,一样容易遗忘,时常巩固方能加深记忆,需要用时才能信手拈来;此外,温故而知新,在翻阅读书笔记时,往往能够前后贯通,发现新的问题。

⑦做笔记需要时间,如钱钟书做一遍笔记的时间大约是读这本书的一倍。

但当你将做笔记看成是读书的一部分,认识到做笔记的益处,便不会认为这时间白白浪费了。

现在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唯独读书不能快,做笔记不能急躁。

⑧时代在进步,电子笔记的出现让笔记的记录、保存和使用更为便捷:键盘输入、复制粘贴可以代替手写,电脑和手机客户端皆能同步保存;此外,这种云笔记还带有关键词检索功能,极大地方便了我们对材料的收集和整理。

⑨读书思考,随手记之,同时不忘时常温故,无论对于治学之人还是普通读者,这习惯都值得我们承袭并坚持。

无论这笔记是手抄笔记还是电子笔记,它都会成为我们好读书之人一笔宝贵的财富。

9.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观点?(2分)“读书莫忘做笔记。

”或“做笔记是读书的重要方法,是读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或“读书思考,随手记之,同时不忘时常温故,无论对于治学之人还是普通读者,这习惯都值得我们承袭并坚持。

”10.从本文看,做读书笔记主要记什么?读书笔记有什么好处?(4分)遇到好词佳句则随手摘抄,心有所感便顺势写下。

既能加深印象,积累知识,亦方便日后检索,为作文治学打下基础;是知识丰富、心灵成长的记录,是一种珍贵的纪念。

11.“钱钟书当年就常常爱翻阅一两册中文或外文笔记,把精彩的片段读给杨绛听。

”这句话放在文中哪一段最合适?(2分)放在文中第⑥段最合适。

因为第⑥段讲的是温习笔记的重要性。

这句话所说的正是温习笔记之事,与第⑥段内容一致。

12.本文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本文主要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列举顾颉刚、钱钟书、蔡元培等人的事例,具体地论证了读书莫忘做笔记的观点(或“对于治学之人,做笔记是读书应有的步骤”),具有说服力。

13.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B )(2分)A.学者、作家读书时必须做笔记;对于普通人,笔记可做可不做。

B.时代在进步,做笔记的方式也越来越多,做电子笔记也是很好的。

C.现代人们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书报杂志也越来越多,因此,读书做笔记也要越来越快。

D.自己做的笔记自己是最清楚的,不用温习也可以前后贯通,发现新问题。

【点拨】A项,说法与原文中“对于治学之人,做笔记是读书应有的步骤;而对于普通读者来说,做笔记亦是一种值得吸取的方法”“无论对于治学之人还是普通读者,这习惯都值得我们承袭并坚持”的观点相违背。

C项,说法与文中“现在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唯独读书不能快,做笔记不能急躁”的观点相违背。

D项,说法与文中“做笔记固然重要,但经常温故笔记更重要”的观点相违背。

(二)(15分)别人的意见不过是个参考徐慧丽①苹果的心是什么形状的?当你竖着切苹果的时候,永远不知道苹果心里的奥妙——充满梦想和力量的五角星。

把苹果拦腰切开,切口处是一个漂亮的五角星。

一个人的思维常常会被各种各样的习惯禁锢,钻进牛角尖,再怎么动脑筋也没有新的创意。

这个时候,如果能听取别人的意见,就能获得宽广的视野。

②没有胆识的人在做决定的时候,通常是唯命是从,表面上看起来,他们不知道如何做决定,事实上,他们是不敢为自己的决定负责,所以选择听从别人的建议。

这样一来,他们在心理上就获得了一种安全感,即所有的对错不是自己直接导致的。

他们没有在对的决定中享受成就感的渴望,也不敢去面对做错之后的后果。

③或者,胆识的缺失也会造成不愿意听取别人的意见,独断专行。

在这些人看来,没有人比自己更了解情况,更有决断力。

看起来这些人果断而坚决,其实在这个表象的背后,潜意识里的安全感和信任感的缺乏,才会让他们无法相信别人的建议。

④真正的胆识过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合。

⑤一个充满自信的人,相信自己的决断力,所以愿意听取更多的建议。

对他来说,无论这些建议是否最终能够帮助自己做出正确的决定,但是至少能打开一个人头脑中的思维死角,他非常有信心能在众多意见中梳理出自己想要的创意和资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