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14.27宗教改革与启蒙运动单元知识整合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14.27宗教改革与启蒙运动单元知识整合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14.27宗教改革与启蒙运动单元知识整合一、启蒙运动的思想主张、特点及影响1.启蒙运动的代表及思想主张:启蒙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思想革命;根植于科学精神,具有强大的战斗力,具有广泛、强大的社会政治基础;提出了一整套有关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构想,提出了资本主义观念的基本原则,为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

3.启蒙运动的影响:(1)为争取资产阶级取得统治地位,建立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做了思想和理论上的准备;(2)为法国大革命做了充分的思想动员;(3)所宣传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三权分立、民主法治思想,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成为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立国之本,还直接影响了一些欧洲封建专制君主借助“开明专制”来维护自己的统治;(4)鼓舞了英属北美殖民地的独立,也给亚洲的民族民主运动发展提供了思想武器。

二、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三者之间的关系1.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内涵是把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主要侧重于使人获得或满足基本的生理欲望,是对基督教禁欲主义的一种反叛。

2.宗教改革是对文艺复兴的一种延续,宗教改革的内容也蕴涵着人文主义思想,只不过它侧重宗教领域的思想。

宗教改革时期的人文主义主要是指反对天主教会的宗教特权,提倡人的个性解放,使人们从罗马天主教会的宗教枷锁中解脱出来,获得更多的个人自由。

3.启蒙运动是对文艺复兴的继承和发展,继承表现在反封建、反教会斗争上,要求从教会束缚下解放人的个性,对人文主义做了进一步的发展;发展是指启蒙运动把矛头集中指向封建社会的全部上层建筑,并且启蒙思想家为未来的“理性”社会设计了一幅蓝图,提出了整体改造社会的方案,直接为欧美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建立提供了理论基础。

三、启蒙思想与中国明清之际的批判思想的比较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14.27宗教改革与启蒙运动课时提升作业一、选择题(共12小题,48分)1.马丁·路德提出“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牧师”的观点。

对这一观点理解正确的是()A.人们应严格遵守基督教的仪式B.在宗教信仰上应遵循牧师指导C.每个人都可以和上帝直接沟通D.人们应自觉传播基督教的教义【解析】选C。

马丁·路德主张每个基督徒都有直接阅读和解释《圣经》的权利,而不是盲目听从教皇和教会的说教,“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牧师”,故选C项。

2.(xx·深圳调研)德国纽伦堡市的慈善救济观念在16世纪发生了一些变化,比如:认为政府应该介入社会救济机构的管理,个人慈善捐助是人世间的善行,与是否拯救自身灵魂无关等。

出现这些变化主要是因为()A.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推动社会福利改革B.宗教改革带来的世俗化影响C.德意志的统一加强了政府职能D.地理大发现开拓了人们的眼界【解析】选B。

16世纪德意志马丁·路德宗教改革使民众逐渐从教会的精神束缚中解脱出来,在慈善救济观念方面强调政府的介入和个人慈善捐助,而这些“与是否拯救自身灵魂无关”,表明他们更加关注现实社会的生活,体现出世俗化的趋势,故选B。

A、C不符合时间限制;地理大发现与题意无关,排除D。

3.(xx·新郑模拟)法国启蒙思想家毕封说:“大自然之所以能全面发展,所以能够达到今天我们所看到的这样完善和辉煌,完全是靠了我们的双手。

”他的这一论点的实质意义是()A.否定上帝创造世界的观点B.揭示自然界发展变化的规律C.宣扬他对自然科学的贡献D.号召人们推翻封建专制统治【解析】选A。

解读题干信息,意思是大自然得以发展是靠人的双手,也就是说明人的劳动创造了世界的美好,故否定了上帝创造世界的观点,A项符合题意。

B、C、D三项与题干无关,排除。

【加固训练】(xx·金丽衢十二校一模)史学家费尔南·布罗代尔在其著作《资本主义论丛》中曾经指出,18世纪的欧洲,“礼拜堂日趋没落,实验室欣欣向荣”。

与这一现象的出现无关的是()A.宗教改革B.文艺复兴C.启蒙运动D.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解析】选A。

“礼拜堂日趋没落,实验室欣欣向荣”说明宗教受到质疑,而科学得到发展,文艺复兴、启蒙运动有利于人们的思想解放,进而将科学从宗教神学的束缚下解放出来,故B、C不符合题意;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直接推动了科学事业的发展,故D不符合题意;宗教改革虽然冲击了教会的权威,但没有否定人们对上帝的信仰,反而促进了新教的产生和发展,故A项符合题意。

4.“福音书表现了神的裁判,被动的裁判,慈悲为怀的神通过它让信仰使我们成为义人。

”“每一个真诚悔改的基督徒,即令没有赎罪券,也同样可以得到赦罪或免罪。

”以上言论旨在()A.强调个人信仰的独立B.反对教会宣扬的禁欲苦行C.提倡追求幸福和物质享受D.批评天主教会的腐败【解析】选A。

本题考查学生提取材料信息和对有效信息的理解能力。

“信仰使我们成为义人”“没有赎罪券,也同样可以得到赦罪或免罪。

”体现了宗教改革“信仰即可得救”的原则,故选A项。

5.(xx·启东模拟)有一位英国著名哲学家曾经明确指出:“16世纪(欧洲)的宗教改革,是一次心灵追求自由的运动。

”下列言论能够佐证这位哲学家观点的是()A.赎罪券“增加的仅仅是贪婪之心”B.“每一个人都可以是自己的牧师”C.“上帝的恩典不是赐给所有的人”D.“教皇没有免除任何罪孽的权力”【解析】选B。

本题关键信息“是一次心灵追求自由的运动”。

本题考查宗教改革意义,即打击了天主教与教皇的权威,具有思想解放的作用,特别强调人的心灵,而B项体现了“信仰即可得救”的思想,故B项正确。

6.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曾把文艺复兴和地理大发现称为近代“黎明之曙光”,而把宗教改革称为“黎明之曙光以后继起的光照万物的太阳”。

黑格尔之所以这样评价宗教改革是因为这场改革()A.创造了许多新的宗教派别B.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C.提出了许多新的宗教观点D.使社会各阶层破除了宗教迷信【解析】选B。

将文艺复兴和地理大发现称为近代“黎明之曙光”是指两者推动了欧洲由传统的封建社会向近代资本主义社会转变,据此可以得出黑格尔之所以这样评价宗教改革是因为这场改革也推动欧洲的近代化,宗教改革运动继承并发展了文艺复兴的人文精神,打击了西欧的封建势力,摧毁了天主教的精神独裁,故选B项。

【拓展延伸】人文主义发展历程及阶段特征(1)文艺复兴借助复兴古典文化追求人文主义的实质,主要通过繁荣文学艺术宣扬人文精神,推动近代自然科学的建立和发展,树立人类理性的权威。

但是人文主义活动主要局限于上层知识分子,没有触及基督教神学的理论基础和封建统治的根基。

(2)宗教改革借助上帝、《圣经》和古代基督教的权威,因信称义,否定教会权威,确立了个人信仰的自主权和民族自由,是人文主义时代精神在宗教领域的运用。

宗教改革从内部瓦解了教会对人的禁锢,有着更为广泛的社会性。

(3)启蒙运动高举理性和自由平等的旗帜,直接向宗教蒙昧和封建专制宣战,为法国大革命做了直接思想动员,构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框架。

7.(xx·湖北重点中学联考)“从未有过一个时代对传统观念抱有那样的怀疑态度,对人的理智能力和科学威力抱有那样的信心,对大自然的规律性与一致性抱有那样坚定的信念。

”文中所说的这个时代是指()A.殖民扩张时代B.文艺复兴时代C.宗教改革时代D.启蒙运动时代【解析】选D。

抓住题干中“对人的理智能力和科学威力抱有那样的信心”的信息可以看出,这个时代提倡理性和科学,“对大自然的规律性与一致性抱有那样坚定的信念”指的是通过人的理性思考也可以像揭示大自然的规律一样去发现人类社会的规律,这与启蒙运动的特征相符,故A、B、C三项错误,D项正确。

8.(xx·山西诊断)“人只有一种天赋的权利,即与生俱来的自由。

自由是独立于别人的强制意志,而且根据普遍的法则,它能够和所有人的自由并存,它是每个人由于他的人性而具有的与生俱来的权利。

”与此主张一致的是()A.人没有真正的自由B.人享有法律范围内的自由C.法律纵容自由泛滥D.法律的制定以自由为原则【解析】选B。

依据材料中“能够和所有人的自由并存”等信息可知,自由必须在法律范围内享有,故选B。

A、C、D均与材料不符,排除。

9.(xx·开封模拟)卢梭认为:“法律应该由全体公民集体讨论并通过,英国人自以为是自由的,他们是大错特错了,他们只有在选举国会议员的期间,才是自由的,议员一旦选出之后,他们就是奴隶,他们就等于零。

”这表明卢梭()A.认可精英政治B.推崇代议制C.崇尚直接民主D.反对三权分立【解析】选C。

据材料信息“法律应该由全体公民集体讨论并通过”,可以得知,卢梭主张直接民主,故选C项。

据材料信息可以得知卢梭强调所有公民参政,并不是只有少数精英,A项错误;根据材料信息可以得知卢梭认为代议制存在严重弊端,B项错误;在材料中不能体现卢梭对三权分立的态度,D项错误。

【加固训练】卢梭在《社会契约论》里说:“亚里士多德在他们之前也说过,人根本不是生来平等的,而是有些人天生是作奴隶的,有一些人天生是来统治的。

亚里士多德当然是对的,可是他却因果倒置了……”以下对卢梭观点解读最准确的是()A.卢梭赞同亚里士多德的观点B.卢梭主张人生而平等C.卢梭提出契约国家学说D.卢梭批判奴隶社会的不公【解析】选B。

卢梭说亚里士多德是因果倒置了,也就是说,亚里士多德的意思是因为有些人是作奴隶的,有一些人是来统治的,因此,人不是生来平等的。

由此可见,卢梭主张人生而平等,故B项正确;A项显然与卢梭的观点相反,故A项错误;契约国家学说在材料中无从体现,故C项错误;卢梭的重点不是批判奴隶社会的不公,而是借亚里士多德的说法阐述平等观点,故D项错误。

10.康德在《答复这个问题:“什么是启蒙运动”?》中说:“这一启蒙运动除了自由而外并不需要任何别的东西,而且还确乎是一切可以称之为自由的东西之中最无害的东西,那就是在一切事情上都有公开运用自己理性的自由。

”康德在此()A.推崇理性的思想解放运动B.强调了自由就是天赋人权C.指出了制度建设的重要性D.批判了以人为中心的思想【解析】选A。

据题干及所学可知,德国启蒙思想家康德强调,启蒙就是“在一切事情上都有公开运用自己理性的自由”,推崇理性的思想解放运动,故选A项。

11.关于某一运动的历史影响,恩格斯评论道:“思维着的悟性成了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从今以后,迷信、偏私、特权和压迫,必将为永恒的真理,为永恒的正义,为基于自然的平等和不可剥夺的人权所排挤。

”这一运动()A.为资本主义社会构建蓝图B.标志着欧洲人文主义的复苏C.沉重打击罗马教廷的特权D.为工业革命提供精神动力【解析】选A。

据题干材料,可知强调“思维着的悟性成了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自然的平等和不可剥夺的人权”,这符合启蒙运动中的理性主义、平等和人权等主张,为资本主义社会构建理性蓝图,故选A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