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实验心理学)-试卷19(总分:6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选题(总题数:23,分数:46.00)1.单项选择题(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2.“爱屋及乌”这个成语中涉及的迁移类型是(分数:2.00)A.知识迁移B.技能迁移C.习惯迁移D.态度迁移√解析:解析:根据学习迁移所发生的领域可将学习迁移分为知识迁移、技能迁移、习惯迁移、态度迁移等。
“爱屋及乌”涉及对一种事物的情感迁移到另一种事物上,属于态度迁移。
因此本题选D。
3.下列选项中,属于认知技能的是(分数:2.00)A.跳绳B.系鞋带C.眨眼D.使用纸笔计算√解析:解析:技能分为认知技能和动作技能。
认知技能是对头脑中的信息进行操作的技能,动作技能是对骨骼和肌肉进行操作的技能。
但需注意的是,动作技能一定通过肌肉和骨骼的操作表现出来,有肌肉和骨骼反应的技能未必是动作技能。
使用纸笔计算虽有手指运动,但属于认知技能。
因此本题选D。
4.下面选项中属于事实性知识的是(分数:2.00)A.唐朝建立于618年√B.行为主义学习理论C.勾股定理D.事实性知识学习的规律解析:解析:根据知识的组织性和抽象性可以将知识分为事实性知识和概念性知识。
事实性知识是比较孤立的知识,不涉及背后所隐藏的基本原理。
概念性知识是组织性和抽象性比较强的知识,知识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具有抽象概括性。
选项A描述的是一历史事件,属于事实性知识。
因此本题选A。
5.下面选项中属于概念性知识的是(分数:2.00)A.中国的首都是北京B.1米等于100厘米C.C代表碳D.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解析:6.小明为了今天的教育心理学考试一个晚上都在一句一句地读笔记本上的内容,他所采用的学习策略是(分数:2.00)A.复述策略√B.精细加工策略C.组织策略D.计划策略解析:解析:麦可卡将学习策略分为三类: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
认知策略是指针对学习材料的学习策略,包括复述策略、精加工策略、组织策略。
复述策略即通过多次重复的方法掌握学习材料的学习策略。
精加工策略是指通过对材料进行修饰、补充、举例子等方法掌握学习材料的学习策略。
组织策略是指通过对学习材料进行归类、联系的方法掌握学习材料的学习策略。
因此本题选A。
7.小明在准备今天的教育心理学考试中,将所学习的内容全部用表格进行了归纳和整理,明晰了各个部分内容之间的关系,他所采用的策略是(分数:2.00)A.复述策略B.精细加工策略C.组织策略√D.计划策略解析:8.学习了平面几何后,有利于学习立体几何,这属于(分数:2.00)A.顺向正迁移√B.顺向负迁移C.逆向正迁移D.逆向负迁移解析:解析:平面几何的学习“有利于”立体几何的学习,这是正迁移。
平面几何的学习在先,立体几何的学习在后,这是顺向迁移。
因此本题选A。
9.学习了立体几何后,对于以前学习的平面几何有帮助作用,这属于(分数:2.00)A.顺向正迁移B.顺向负迁移C.逆向正迁移√D.逆向负迁移解析:10.教师在讲课时通过举例子帮助学生理解难懂的内容,此时发生的迁移类型是(分数:2.00)A.横向正迁移B.纵向正迁移√C.横向负迁移D.纵向负迁移解析:解析:举例子“帮助”学生理解了难懂的内容,这是正迁移。
例子和难懂的内容具有性质上和难度上的差异,这是纵向迁移。
因此本题选B。
11.学习了负数之后,学生对数的理解发生了变化,这属于(分数:2.00)A.习惯迁移B.负迁移C.逆向迁移√D.顺向迁移解析:解析:学习了负数之后,对“此前”学习的数的概念的理解发生了改变,这是逆向迁移。
因此本题选C。
12.“形式训练说”所强调的学习迁移类型是(分数:2.00)A.一般迁移√B.特殊迁移C.横向迁移D.纵向迁移解析:解析:形式训练说强调通过对官能的训练使个体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都有所提高,这强调的是一般迁移。
因此本题选A。
13.首次提出心理学必须用实验方法进行研究,从而搭建了实验心理学的框架的心理学家是(分数:2.00)A.费希纳B.冯特√C.艾宾浩斯D.韦伯解析:解析:1879年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冯特的心理学第一次确定了实验法在科学心理学研究中的核心地位,从而搭建了实验心理学的框架。
因此本题选B。
14.开创性地提出对心理现象进行量化研究的思想,并提出具体可操作的量化方法的心理学家是(分数:2.00)A.费希纳√B.冯特C.艾宾浩斯D.韦伯解析:解析:费希纳开创性地提出了量化研究“心灵”的思想,并在心理物理学研究中创造了三种感觉测量方法,这三种方法第一次将人类的心理现象量化地表达出来,使人们有可能对人类心理进行实验研究。
因此本题选A。
15.奠定实验心理学基础的著作是(分数:2.00)A.费希纳的《心理物理学纲要》√B.冯特的《对感官知觉学说的贡献》C.冯特的《生理心理学原理》D.艾宾浩斯的《记忆》解析:解析:费希纳在1860年出版的《心理物理学纲要》奠定了实验心理学的基础。
因此本题选A。
16.对待人类被试的基本原则不包括(分数:2.00)A.对人的尊重B.有益性C.最大利益√D.公正解析:解析:对待人类被试的基本原则包括对人的尊重、有益性、公正,不包括最大利益原则。
因此本题选C。
17.率先将实证方法应用于研究高级心理过程的是(分数:2.00)A.费希纳B.詹姆士C.艾宾浩斯√D.冯特解析:解析:艾宾浩斯开辟了用实证方法研究记忆等高级心理过程的先河,从而构造出了实验心理学的雏形。
所以,应选择C。
18.一位心理学教师在其开设的选修课中要求学生必须作为被试参加某项实验,如果不参加实验,将没有最后的课程成绩。
该教师的行为明显违背了心理学实验所须遵循的哪一项伦理原则(分数:2.00)A.保障被试的知情同意权B.保障被试退出的自由√C.保护被试免遭伤害D.保密原则解析:解析:保障被试退出的自由是涉及人类被试的实验心理学研究必须遵循的伦理原则之一,它要求研究者必须尊重被试的自由,允许被试在任何时候放弃或退出实验,被试应当被告知自己有权利随时选择放弃实验。
本题中,教师以参与实验作为评定课程成绩的唯一标准,因此,剥夺了被试退出的权利,故选择B。
19.实验心理学研究通常要遵循课题确定、被试选择、实验控制、数据整合和研究报告撰写等基本程序,其中,确定实验类型一般是在(分数:2.00)A.课题确定阶段√B.被试选择阶段C.实验控制阶段D.数据整合阶段解析:解析:确定课题的过程包括选择课题、确定实验类型和提出假设三个步骤。
所以,本题选择A。
20.关于心理学研究伦理表述正确的是(分数:2.00)A.研究者要尊重被试,与被试建立良好的关系B.研究者要同样对待所有被试√C.研究者要尽力消除实验所造成的有害后果D.研究者要允许被试自主决定是否参加实验解析:解析:研究者要特别保护易感人群。
易感人群是指那些更容易受到伤害的人群。
研究者应根据易感人群的特点对其进行合理的保护。
因此本题选B。
21.下面的语句作为心理学研究假设较为恰当的是(分数:2.00)A.本研究探究大学生的成就动机的性别差异B.大学生的成就动机存在性别差异C.大学生的成就动机存在性别差异,男生高于女生√D.大学生的成就动机存在性别差异,男生高于女生或女生高于男生解析:解析:研究者提出研究问题之后,通过对已有相关研究的梳理、对自己的研究问题的缜密思考,会对自己的研究的结果有一定预期,研究者后面的研究实际上就是试图去证实这一预期。
这一预期就是研究假设。
研究假设应是确定性的陈述性的句子。
因此本题选C。
22.在心理学的研究包括中,“方法”部分不包括(分数:2.00)A.对被试的介绍B.对研究程序的介绍C.对统计方法的介绍D.对文献的梳理√解析:解析:在心理学的研究报告中,方法部分应详细介绍整个研究的操作过程,包括对被试的介绍、对仪器和材料的介绍、对研究程序的介绍、对统计方法的介绍。
在前言中包括对相关研究文献的综述,所要研究问题的背景,所要研究的问题,研究问题的假设,该研究的价值。
因此本题选D。
23.在参考文献中,字母M代表的是(分数:2.00)A.期刊B.专著√C.文集D.报纸解析:解析:参考文献的类型包括期刊文章(J,journal)、专著(M,monography)、文集(c,collected papers)、报纸(N,newspaper)、学位论文(D,Dissertation)等。
因此本题选B。
二、多选题(总题数:4,分数:8.00)24.开展以人为被试的研究时,下列表述正确的有(分数:2.00)A.要保障被试的知情同意权,任何时候都不得欺瞒被试B.要保障被试退出的自由√C.要确保被试免受伤害√D.要遵循保密原则√解析:解析:涉及人类被试的实验心理学研究必须遵循的伦理原则包括:要保障被试的知情同意权,要保障被试退出的自由,要确保被试免受伤害,要遵循保密原则。
有的时候,为了避免由于知晓实验的目的或过程而干扰实验效果,研究者可能会采取欺瞒技术。
一般来说,欺瞒技术应该慎用,而且欺瞒技术不应对被试造成伤害,当研究者使用欺瞒技术时,也应当尽量让被试了解事实,并在实验后完全告知被试真相。
因此,本题选BCD。
25.下面关于研究假设的表述正确的是(分数:2.00)A.研究假设在文字表述方面应该简明扼要√B.研究假设是对研究问题的表述C.研究假设应该具有充分的理论与实证依据√D.研究假设具有可验证性√解析:解析:研究假设是对研究问题可能的结论的一种预期,这种预期要有理论和实证依据,是可验证的,对它的表述要简明扼要。
它不是对研究问题的表述。
因此本题选ACD。
26.心理学实验中,针对计数数据和计量数据在实验变量上的不同组合,需要使用不同的数据处理方法,下列组合能使用参数检验的有(分数:2.00)A.自变量为计数数据,因变量为计量数据√B.自变量和因变量都为计量数据√C.自变量为计量数据,因变量为计数数据√D.自变量和因变量都为计数数据解析:解析:自变量为计数资料,因变量为计量资料时,可以使用方差分析或t检验;自变量和因变量都为计量资料时,可使用回归分析,也可将计量资料的自变量降级为计数资料使用,利用方差分析和t检验进行数据处理;自变量为计量资料,因变量为计数资料时,通常选用logistic回归进行数据分析;自变量和因变量都为计数资料时,只能使用非参数检验进行数据分析。
故本题选择ABC。
27.一般来说,研究课题的选择来源有(分数:2.00)A.实践需要√B.理论需要√C.个人经验√D.文献资料√解析:解析:选择课题就是根据各方面的需要提出所要研究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