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找春天导学案

找春天导学案

第一单元《找春天》《古诗两首》《笋芽儿》《小鹿的玫瑰花》从不同角度让学生感受春天的美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时,要继续夯实朗读、识字、写字等学段的基本目标,同时要让学生在入情入境的朗读中,了解课文内容,背诵课文,积累语言。

“日积月累” “口语交际” “展示台” “宽带网”。

让学生在课外实践中感1.认识47个生字;会写39个字。

3.通过品读课文,引导学生进入文本所描绘的情境,感受春天的美景以及课文所蕴含的主旨。

4.初步感知课文语言的优美,能积极参与找春天的实践活动,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1.认识47个生字;会写39个字。

复习、巩固常用的识字方法,引导学生自主识字,发现汉字规律。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指定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本组教材以“春天”为主题来选编教学内容。

本单元还安排了语文园地一,包括“我的发现”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找春天》 《古诗两首》。

1.《找春天》2〜3课时2.《古诗两首》2〜3课时3.《笋芽儿》2〜3课时4.《小鹿的玫瑰花》2〜3课时语文园地一2〜3课时教学本组课文时,要让学生通过充分朗读,感受春天的美丽,激发学生对春天、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同时要继续夯实朗读、识字、写字等学段基本目标,引导学生自主识字、发现汉字规律, 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1.找春天一、画面导入(用时:5分钟)二、初读课文, 识记生字(用时:15分钟)1.播放早春的课件,引导学生说说早春的特点。

2.导入:春天刚刚到来的时候,脚步轻轻,若隐若现,羞羞答答,躲躲臧臧。

我们必须留心观察,才会发现春天的踪迹。

板书课题:找春天。

1.教师出示要求。

(1 )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自由读课文。

标出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

(3 )通读课文,体会春光的美好,体验大自然的情趣。

2.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检查学生自学生字新词的情况。

(1)教师随意地抽出下列词语卡片,指名读一读,其他学生正音。

字形:联系生活经验,结合动作演示认识“遮” “掩”“躲”“探”;运用熟字加偏旁或换偏旁的方法,识记“躲”“触”“鹊”。

字义:结合学生生活经验或查字典,理解“羞”“嫩”“触”。

(2)教师再次出示含生字的词语,朗读词语,在读中巩固生字,积累词语。

3.指名分段朗读,读后评议,并且说说每一个自然段的1.认真看课件。

2.自由交流早春的特点,齐读课题。

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注意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

2.在小组里由组长带领大家学习自己不认识的生字, 想办法记1.写出四个赞美春天的词语。

2.我会读词语。

触角害羞喜鹊住生字。

3.小组派代表汇报本组认识的生字,交流识字方法。

(1)开火车朗读生字。

(2)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如:联系生活经验,结合动作演示认识“遮”学生字。

(4)“掩” “躲” “探”等。

参加学习竞赛,巩固所观察课后“找找说说”的字,同桌合作交流,将两个字组成新的词语。

组成的词语:嫩草野草嫩芽柳枝树枝枝芽柳树桃树桃花野花花草4.在老师的指导下采用多种形式反复朗读课文,直到把课文读准确、读通顺。

遮遮掩掩符探出头3.用“/正确的读音。

嫩芽躲躲藏藏音荡秋千给下列加点字选择遮掩(zh e zh e)嫩芽(n rn n un)害羞(XU 1 xi U)触至U( ch u c u)探出(tantan音符(fu fu)4.照样子,组字成词。

看谁组的多。

花芽树桃草柳野枝桃花主要内容。

三、分段朗读, 感受找春天的心情(用时: 15分钟)四、朗读练习(用时:5分钟)教学反思1.读第1、2自然段,思考:“我们”几个孩子怀着怎样的心情找春天1.朗读课文,思考问题。

2.出示课文第1、2自然段,引导学生体会第1自然段中两个“!”表达了小朋友们怎样的心情;从“脱掉、冲出、奔向”三个词语中又体会到了什么。

3.指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中小朋友们的表情、动作,体会其快乐、兴奋的心情。

4.尝试背诵第1、2自然段。

读。

2.交流汇报。

(“我们几个孩子”是怀着急切、向往、激动的心情去寻找春天的。

从“脱掉”“冲出”“奔向” “寻找”这几个词语和两个“!”可以体会到。

)3.在老师的指导下观察插图并交流图画内容。

4.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

5.填空。

春天来了!春天来了!我们几个孩子,()掉()袄,()()家门,(去寻找出春天。

)田野,1.引导学生用各种形式朗2.配乐朗读,读出感情。

播放轻音乐,创造想象的氛围,师生一起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6.照样子,写词语。

1.可采用自由读、同桌读、小组读、挑战读等形式朗读课文。

2.配乐朗读,读出激动、兴奋的心情。

识字和朗读是第一学段阅读教学的重要内容。

本环节教学中,教师紧扣“会读、会认”两个要求,强化指导,为学生奠定扎实的语言基础,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文本语言中流淌的情感,使“情”“文” “声”三者融汇贯通,碰撞结合,使整个课堂教学充满浓浓的文学气息。

通过朗读与想象,调动学生积累的生活经验,体察到例:遮掩一一遮遮掩掩丁冬仔细认真语言的意蕴和质感。

学习目标 第二课时学习重点 学前准备 教学环节 、复习巩固 (用时:5分 钟) 二、品读感悟, 体会春天的美 (用时:20分 钟) 1.会写9个字,背诵课文。

2.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体会作者对春天的喜爱、赞美之情。

学习重点感悟重点词句的意思,能表达对春天的喜爱、赞美之情。

制作多媒体课件(歌曲《春天在哪里》,文字课件)。

(教师)导案学案1.同桌抽读生字卡。

2.有感情、流利地朗读课文。

1.出示朗读任务。

自主阅读第3~8自然段,思考: 在春天里“我们”看到、听 到、闻到、触到了什么2.帮助学生从语句中提炼要点,初步培养学生概 括要点的能力。

3.教师:第一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春天当 成小姑娘来写,害羞 遮遮掩掩” “躲躲藏藏”说明春 天的变化是非常细微的,只 有细心的小朋友才能将她找1.抽读生字。

2.有感情、流利地读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第3~8自然 段。

2.同桌交流,找找课文中写 “我们”在春天里看到、听到、 闻到、想到的内容。

3.全班交流: (1)第4自然段:抓住“探出 头来”,想象小草悄悄地长出来, 给大地带来了一片绿色的美感。

抓住“眉毛”一词体会作者语言 的生动有趣。

(2)第5自然段: 抓住“早开的野花”想象田野里、 小路旁野花的色彩斑斓和迷人 的芬芳。

抓住“眼睛”感受作者 语言的生动活泼。

(3)第6自然达标检测7.连线成词。

8.照样子,写词语。

例:遮掩 遮遮掩掩丁冬 仔细 认真9.读课文,连一连。

小草探出头 树木吐嫩芽 早开的野花 解冻的小溪是春天的琴声。

是春天的眼睛。

是春天的眉毛。

是春天的音符。

10.课文佳句赏析。

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 躲躲藏藏。

到。

第二句中的“仔细”一词表明春天只有仔细用心地去寻找才能找到。

啊”反复地出现,找了很多的地方,久。

段:抓住"吐出点点嫩芽”感受春天的生机。

抓住“音符”这句话运用了法,作者把比作的修辞手,请你“找啊”“找表明我们也找了很4.交流汇报。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出示课件。

思考:第4~7自然段,每段中哪个字用得好,为什么5.教师出示第8自然段,学生齐读。

6.学生说一说自己在课前找到的春天。

7.教师指导背诵课文。

的丰富。

1.课件出示本课生字“野、躲、解”,再次认读,三、指导写字(用时:10分钟)四、迁移运用, 拓展想象(用时:5分钟)并指导学生扩词。

2.指导学生识记字形、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交流书写注意点,并指导临写。

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指导学生画出自己在春天里的发现,然后要求学生词体会作者想象的丰富。

也用“像”写一句话:(4)第7自然段:抓住“丁丁冬冬”来体会溪流声的美妙。

4.多种形式有感情地朗读。

5.练习背诵。

1.认读生字。

2.交流识记字形的方法,并牢记字形。

3.给生字组词,扩充词汇。

4.观察并交流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和书写注意点。

5.观察老师范写并在田字格中临写。

6.同桌、全班相互交流,指出书写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并改正。

现。

11.我是小小书法家。

(抄写词语)1.画出自己在春天里的发2.写一两句赞美春天的句12.我会写一两句话赞美春天。

根据课文展开联想,体会春天的美好师:春姑娘刚刚到来的时候,脚步轻轻,羞羞答答,躲躲藏藏。

我们必须留心观察,才会发现春姑娘的踪迹。

读课文,看看文中的小朋友在哪找到了春姑娘。

(学生开始有声有色地齐读课文,师巡视)师:春姑娘听到同学们把她读得这么美,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跳出来和同学们见面了。

(学生们高兴地笑了)师:赶快把你从课文中找到的春姑娘与小组的伙伴们交流一下吧。

(生分组学习)师:哪位小朋友已经知道了春姑娘藏哪儿了(学生举高了手,嘴里说着“我知道了”。

学生开始谈开了)1刚探出头的小草,那是春天的眉毛。

2:早开的野花一朵两朵,那是春天的眼睛。

3:树木吐出的点点嫩芽,就像是春天的音符。

4:溪水丁丁冬冬,那是春天动听的琴声。

5:我还知道了春姑娘藏在了柳枝、风筝里。

(师适时给予恰当的肯定和引导,并板书:小草、野花、嫩芽、小溪、柳枝、风筝)师:(竖起大拇指)同学们真了不起,春姑娘已经被同学们找到了,她很高兴能和同学们见面,所以她带来一首歌送给同学们。

(学生们高兴地鼓起掌来)(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

部分学生动情地跟着唱了起来)赏析: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凭借教材语言感受春天的美好。

教师引导学生在阅读课文,感悟课文语言的基础上展开想象,一个充满生机、色彩鲜艳的春天呈现在眼前。

本节课教师把学生的想象与表达结合了起来,让学生经历了一个语言感悟和语言表达相结合的过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