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液的形成说课PPT课件
蔗糖与氯化钠两种物质溶解后有什么 区别与联系?
区别:蔗糖在水中是以分子形式存 在,而氯化钠则是以离子形式存在。
联系:蔗糖和氯化钠溶解后,只要水 分不被蒸发,温度不发生变化,蔗糖 或氯化钠与水不会分离,取出其中任 意一部分进行比较,它们的组成完全 相同。
16
四
教学过程
一、溶液
1、定义: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 里,形成
18
四
教学过程
实验9-3 一种液体物质放入到另一种液体物质中 能形成溶液吗?
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气体。
19
五
教学过程
探讨:如何确定溶液中的溶质、溶剂呢?
1 当固体或气体溶解于液体时,一般固 体、气体是溶质,液体是溶剂;
2 两种液体互相溶解时,一般把量多的 一种叫做溶剂,量少的一种叫做溶质。 如果其中一种是水,无论多少一般把水 叫做溶剂。
水和植物 油
水和植物 油及洗涤 剂
振荡前
现象
振荡 后
静置 后
倒掉液体后试管是否干 净
乳浊液: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 思考:植物油在水中形成的混合物的特点是什 么?为什么加了洗涤剂的乳浊液可以稳定存在?
24
洗涤剂为什么能除去餐具上的油污呢?
25
五四
教学过程
溶解与乳化的区别
汽油去油污的原理是: 油污溶解在汽油中,形成溶液,从而除 去油污.
9
三
教法学法分析
说教法
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心理特点和教学内容的要 求,为了凸显重点,突破难点,我将采用情景教学、 实验探究教学、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进行问题探讨、 分析推理和比较归纳,并结合多媒体辅助教学,减少 板书时间,提高课堂效率。
说学法
直观生动的实验是学生最喜欢、效果最好的学习方法。 所以,本节课学生主要以分组实验和探究式学习的方法。
洗涤剂去污原理是:将油污分散成无数小液滴,然后随 水流走。(这种现象称为洗涤剂的乳化作用。)
26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2、溶液的组成:溶剂与溶质
能溶解其它物质的物质叫溶剂,被溶解的物质叫溶质。
1、m溶液 = m溶剂+m溶质 2、V溶液 < V溶质+ V溶剂
3、溶液的特点 :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
17
四
教学过程
演示实验9-2 溶解性
1汽油可以做溶剂
2不同的溶质在同一溶剂 中的溶解能力不同;同种 溶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 能力不同;
27
结束语
感谢聆听
不足之处请大家批评指导
Please Criticize And Guide The Shortcomings
6
一
教材分析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初步了解生活中溶液的重要 意义,培养学生关注环境、热 爱生活的情感; 2 通过实验和问题的探究,培 养学生独立思考、团结合作的 科学探究态度。
7
一
教材分析
重点
难点
建立有关溶液的概念
认识溶液、溶质和溶 剂三者的关系
从微观角度理解溶解 的过程
乳化和溶解的区别
第九单元 溶液
课题1 溶液的形成 第一课时
一
教材分析
二
学情分析
三
教法学法分析
四
教学过程
五
板书设计
一
教材分析
教材特点
本课题是关于溶液的一些初步知识。这一课题主要 是使学生从宏观上认识溶液的特征,从微观上认识 溶液是溶质以分子或离子形式分散到溶剂里的均一 体系。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建立一个有关溶液的较 为科学的概念,进而认识溶质、溶剂及辩证关系。 最后通过实验简单介绍了乳化现象,以激起学生学 习化学的兴趣。
二
学情分析
学生对于“溶液”这个词并不陌生,他们不仅在生活 中经常接触而且应用到溶液,在实验室也多次用到溶液, 但是学生对于溶液的认识存在很大误区,例如:他们认为 溶液就是液体,只有水是溶剂等等。所以溶液概念的形成 是本节课的重点。
另外,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本 实验操作的能力,对科学的研究方法,如对比法、归纳法 等有一定的了解,对于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有一定的经验。 所以在本节课的学习中,学生既能联系生活实际来学习溶 液的形成,又能进一步运用探究性学习的方法,探究未知 知识。
4
一
教材分析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认识溶解现象。 2 知道溶液、溶质、溶剂等概
念;知道一些常见的溶剂;
掌握溶液的基本特征。
3 知道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 4 了解溶液在生产、生活中的
意义;
5
一
教材分析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问题讨论和实验探究, 观察、记录和分析实验现象, 学会科学探究和科学实验的方 法。
10
四
教学过程
1 展示图片,感受存在
2 情境设疑,孕育新知
3 探究实验,获得新知
Yo4ur 实text验in h探ere究,拓展思维
5 讨论总结,巩固所学 6 反馈练习,复习回顾
11
四
教学过程
展示图片,感受存在
12
四
教学过程
情境设疑,孕育新知
观察图片后思考:
这几种物质分别都是由哪些物质组 成的,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13
四
教学过程
探究实验,获得新知 分组实验9-1 蔗糖溶解
蔗糖消失了,去哪了?上部的蔗糖水比下部的甜吗?
14
四五
教学过程
3 探究实验,获得新知 蔗糖溶液中的分子运动
现象解释
蔗糖表面的分子在水分子的作用下,向水里扩散,并均一的分 散到水分子中间而形成一种稳学过程
食盐溶液中的离子运动
3
一
教材分析
地位和作用
本课题主要是从定性的角度初步认识溶液。溶液是 物质共存的一种状态,是中学化学遇到的一类分散 体系。在下一单元里将要学习常见的酸和碱,有关 它们之间的化学反应几乎都是在溶液里进行的,要 学好这些内容,就很有必要要求学生系统地掌握溶 液的有关知识,因此本单元的教学也正好为下一单 元的学习提供知识准备。所以,本课题在教材中起 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是一节不可或缺的理论联系实 际的化学实践课。
20
四
教学过程
判断下列溶液中溶质和溶剂分别是什么?
溶液 生理盐 水
溶质
碘酒
溶剂
盐酸
白酒 硫酸铜溶 液
21
五四
教学过程
溶液有什么作用呢?
(1)可以加快化学反应的速率。 (2)便于动植物吸收养料。
22
矿泉水 啤酒
白醋
医用药水
无土栽培西红柿
无土栽培芹菜
23
五四
教学过程
分组进行实验9-4 乳浊液与乳化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