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白杨礼赞八上四单读写联动

白杨礼赞八上四单读写联动

理清语脉按序走,前言后语手拉手
——八上四单元《语言要连贯》读写联动课
教学目标:
1、读语段,感悟“语言连贯”的方法。

2、改语段,领会“语言连贯”的方法。

3、写文章,运用“语言连贯”的方法,享受写作的快乐。

教学重点:使“语言连贯”方法的学习和运用
教学难点:学会运用“语言连贯”的方法。

教法分析:1、阅读法
2、探究法
学法分析:阅读,探究
教学准备:教学PPT
教学过程:
导入:
妙语连珠,衔接通达联句游戏
将全班同学分成ABCD四个组,A组在纸条上写“时间”,B组在纸条上写“地点”,C 组在纸条上写“人物事件”,D组在纸条上写“结果”,然后分别放在ABCD四个盒子里,请一个同学在每个盒子里拿一句话连在一起,按照A+B+C+D读出来。

再请第二个同学在C盒子里拿出两条按照C+C读出来。

同学们,这两句话听着顺耳吗?其实就是不连贯,那么什么才是连贯呢?
连贯:
所谓连贯,就是语言的表达,要注意句与句的排列组合,注意上下句的联系、衔接与呼应,做到话题统一,衔接自然,句序合理。

设计意图:
用游戏引入本课的主题“语言要连贯”,在趣味中体会“语言连贯”的重要性。

一、读语段,感悟方法
语段一:话题统一
雨季的果子,是杨梅。

卖杨梅的都是苗族女孩子,戴一顶小花帽子,穿着扳尖的绣了满帮花的鞋,坐在人家阶石的一角,不时吆喝一声:“卖杨梅——”声音娇娇的。

她们的声音使得昆明雨季的空气更加柔和了。

昆明的杨梅很大,有一个乒乓球那样大,颜色黑红黑红的,叫作“火炭
梅”。

这个名字起得真好,真是像一球烧得炽红的火炭!一点都不酸!我吃过苏州洞庭山的杨梅、井冈山的杨梅,好像都比不上昆明的火炭梅。

(《昆明的雨》第八段)
问:同学们这个语段写了“杨梅”又写了“苗族女孩子”“火炭梅”“苏州洞庭山的杨梅”“井冈山的杨梅”它们之间连贯吗?
答:连贯的,因为他们都与“杨梅”有关。

(话题统一)
小结:话题前后统一,是保持语言连贯的首要条件。

一个长句子或句群只有话题和陈述角度一致,中心才会明确,语意才会贯通。

中间不要插入与这一话题或这一中心无关的话,不能出现离群句。

否则意思跳跃或中断,话题转移,影响语言的连贯。

语段二:顺序合理
四周的景色非常秀丽。

盈盈的湖水一直荡漾到脚边,却又缓缓地退回去了。

水里小小的鱼儿,还有调皮的小虾,在眼前游来游去。

像慈母拍着将睡未睡的要儿似的,它轻轻地拍着石岸。

问:请同学们读一读上面这段话,你觉得哪里语句不连贯,应该怎么改呢?
答:我觉得“像慈母拍着将睡未睡的要儿似的,它轻轻地拍着石岸。

”这句位置不对,应该放在第二句“盈盈的湖水一直荡漾到脚边,却又缓缓地退回去了。

”后面。

因为这样就是先写“四周”再写“湖水”最后写“水里”的合理顺序了。

而且一段话要说完了一个意思再说另一个意思才语言连贯,条理清晰,衔接紧密,才能顺畅地表达意思。

小结:老舍先生说“一句与一句之间的联系应该是逻辑的,有机的联系,就跟咱们周身的血液一样,是一贯相通的。

”那么常见的写作顺序都有什么呢?1、时间顺序,常用于写人、写事,常见的是以时间的先后为顺序记叙。

例如《藤野先生》2、空间顺序,常用于写游记、参观记、活动.写景状物的,例如《白杨礼赞》3、逻辑顺序,常用于议论事理的文章。

例如《我为什么而活着》。

语段三:适当运用关联词、提示语、过渡句,衔接自然
我寻求爱情,首先是因为爱情给我带来狂喜,它如此强烈以致我经常愿意为了几小时的欢愉而辆性生命中的其他一切。

我寻求爱情,其次是因为爱情解除孤寂——那是一颗震颤的心,在世界的边缘,俯瞰那冰冷死寂、深不可测的深渊。

我灵求爱情,最后是因为在爱情的结合中,我看到圣贤和诗人们所想象的仙境的神秘缩影。

这就是我所寻求的,虽然它对人生似乎过于美好,然而最终我还是得到了它。

问:如果把“首先”“其次”“最后”去掉会有什么不同吗?
答:删去后感觉句子间的层次感弱了,逻辑感不明显了,不如原文衔接紧密。

阶段总结:话题要统一
时间顺序
语言要连贯顺序合理空间顺序
逻辑顺序
衔接要自然补充关联词
提示性语句
过渡句
第一板块设计意图:“读语段,感悟”的本课的第一板块,通过三个课内和课外相结合的语段,从三个方面体现“语言要连贯”的三个方法,针对性较强,也让学生从中体会“连贯”在写作中的必要性。

二、改语段,领会方法
练习一:统一话题
(一)下面语段连贯吗,请修改
他度过了在关内塞外讨饭的童年生活,在财主马房里睡觉的少年时代,青年时代又在秦岭荒山里混日子,他不知道世界上有什么可以叫做“困难”!
修改方案:
话题不统一,“度过”两句话题是暗含的“他”,第三句话题又换成了“青年时代”,第四句又换成了“他”,应改成话题统一的。

修改后:
他童年时候在关内塞外逃过饭,少年时候在财主马房里睡过觉,青年时候又在秦岭荒山里混过日子,简直不知道世界上有什么可以叫做困难。

练习二:顺序合理
(二)给下面的句子排序
①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
②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

③它的干通常是丈把高,像加过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

④哪怕只有碗那样粗细,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两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

⑤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
⑥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

⑦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像加过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不旁逸斜出;
排序后:
①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

②它的干通常是丈把高,像加过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

③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像加过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不旁逸斜出;
④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
⑤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

⑥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
⑦哪怕只有碗那样粗细,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两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

练习三:衔接自然
(三)读语段,看看是否连贯,如果不连贯,该怎么改。

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

你要说它不美。

美是专指婆娑”或“旁逸斜出”之类而言,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

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不缺乏温和,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
修改后:
它没有婆娑的姿态,(也)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

(也许)你要说它不美。

(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旁逸斜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

(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
阶段小结:语言连贯口诀
话题统一主题明,巧妙过渡关系紧,理好顺序层次清,语言连贯一定行。

第二板块设计意图:第二板块叫做“改语段,领会方法”通过有针对性的修改三个语段,让学生在学方法的基础上适当的练方法,使其对“语言要连贯”的方法又较深的领会。

为第三板块的写作做好准备。

第二课时写文章,运用方法
每逢节日来临,人们欢声笑语,处处都洋溢着浓厚的节日气氛,请以《我们的节日》为题完成写作。

字数600,体裁不限。

【真题解说】
初读题目,看起来简单,实际上是最难写出彩的。

首先要看到题目中的是“我们”,而不是“我”,也就是说,要写群体,而非个人。

如同学的,家里的,朋友圈的这样一一打开,选材的空间就大了。

再说“节目”,此节日不能局限在传统节目上,要赋予其新的内涵,不然就容易写俗了,写撞车了,节日是传统的,也是日常的。

写出这天的难忘和欢乐,写出这一天的美好和意义,就写出了节日的内涵。

同时,要能够深化主旨,如奋斗的日子,每一天都是节日:;团聚的日子,每一天都是节日;一家人在一起的日子,每天都是节日:做有意义的事,把平凡的日子涂抹上美丽的色彩那就是节日……
提示:
1、选一个具体的节日,可以是春节、端午节,也可以是国庆节、劳动节,还可以是其他的节日。

2、除了描写节日的场面,还应该写出人们在节日里的心情,并表达你的感受。

3、注意使句子顺序合理,衔接自然,前后连贯。

第三板块设计意图:本课为读写联动课,写是重要的一部分,通过之前对“语言要连贯”的方法的学习和初步运用,让学生认识到了其重要性,也为这篇成文做好了准备。

之所以选择《我们的节日》这个中考命题,是因为它可以更容易的体现1、话题统一“节日”2、顺序合理(可以利用时间和空间顺序来介绍节日当天的盛况等)3、衔接自然。

(选择学生信手拈来的素材更容易写出“真”自然衔接上就容易处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