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中国实例,分析跨国公司跨国投资区位选择特点
一、宏观上看有以下几点:
1、在跨国公司的区位选择中,不同部门具有较大差异。
公司总部、区域总部、研究与开发机构、生产经营机构有着不同的区位需求条件
公司总部是整个公司的中心,其功能是制定影响公司发展方向的战略决策。
最为重要的权力之一是资金控制,还代表公司与其他公司进行高层协商、谈判、与政府部门交涉、与金融市场接触。
所以,公司总部对区位条件的要求包括:便利的交通运输、及时的信息获取、便于与关键人员随时接触。
根据这些条件,公司总部应趋于选择主要大都市。
随着公司地理扩张及其公司经营环境的变化,公司总部的区位也会发生变化。
公司研究与开发(R&D)对公司发展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公司间的竞争,在某种意思上就是技术水平的竞争。
公司R&D区位应该趋于大都市区和科研机构集中区。
公司生产单位区位特征,不同生产活动具有不同的区位条件要求,同一生产部门的公司,由于生产技术和组织方式不同也会出现不同的区位格局。
例如,迪肯从一般工业公司总体生产组织的角度,抽象出四种生产单位区位格局特征:全球集中生产型;市场生产型;专业化生产型和跨国一体化生产型。
2、跨国公司直接投资的北上行为反映出跨国公司直接投资对区位要素需求的升级, 因为:
第一, 我国加入 WTO 后,全国范围利用外资政策逐步正走向均等,珠江三角洲地区对外资的传统优惠政策效应正在消失而与此同时该地区土地、劳动力成本等基本要素价格不断上升加上高素质人才的相对匮乏,跨国公司在该区域直接投资的比较优势不断消失。
第二,以上海为核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以广为提供现代金融、现代物流、现代交通运输设施等高级要素再加上厚实的产业科研基础,良好的劳动力素质,巨大的市场潜力等吸引了众多跨国公司特别是世界 500 强跨国公司的投资。
第三, 以北京、天津为依托的环渤海经济区主要以高质量的研发力量, 良好的基础设施条件以及2008奥运经济的辐射等要素吸引了跨国公司的投资。
由此可以看到跨国公司对投资区位要素的需求已从低级转向高级、静态转向动态。
3、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的地区总部及研发中心开始出现集聚的趋势。
随着跨国公司规模的扩大, 就必将在业务比较集中的地区设立当地管理中心, 即地区总部,这是为适应国际业务扩展需要,加强地区内协调并促进整体竞争力提高的一个有利途径。
研究认为跨国公司做出设立地区性总部及研发中心的决定通常需要经过缜密的研究和比较,是一个较长的决策过程,尤其在选择地址上,主要考虑所在区域的以下指标:良好的交通条件;精通和掌握多种语言的技术队伍;吸引国际职员的高品质生活环境;低水平的公司和个人税收等等。
我国的上海、北京、广州及深圳等地能提供这些方面的要素条件,从而成为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的主要聚集地。
现在,跨国公司在上海设立的地区总部已超过了 70 家, 在北京设立的地区总部已达到 30 多家,占据了在华地区总部的极大多数。
与此同时,跨国公司在华研发中心的地理分布与地区总部基本一致。
这一集中的地理分布反映了跨国公司对这些地区总体经营条件及研发条件的认可,有助于增强这些地区对外资的吸引力,但由于地区总部及研发中心的分布与跨国公司直接投资的地理分布高度趋同,所以集中的地区总部及研发中心的设立,会加剧外资在我国分布的地理不均衡性。
4、不同来源地的跨国公司对华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上出现了不同的偏好。
欧美资本对华直接投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开拓、占领中国巨大的市场,并把在中国投资的企业纳入其全球生产、营销网络体系中,实现全球利益的最大化,因而欧美跨国公司对华直接投资主要属于市场开发型投资。
日韩等国的跨国公司对华直接投资动的主要动机在于试图把中国大陆变为其产品销往第三国或返销国内的“加工基地”和“生产车间”,具有明显的外向型特征,即其产品以远销中国以外的市场为主。
港澳台等亚洲跨国公司由于其发展空间的狭小或者是自然资源的贫乏,对外投资的目的是增加国内失去的比较优势或国内不可能生产的产品的进口,其结果是促进制造品与初级产品生产国之间的垂直专业化分工。
例如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不少港澳台资本加快向我国西部地区流动,以期通过直接投资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取得国际化经营中的自然资源优势。
二、从微观上讲有以下几点:
(一)跨国公司投资集中于经济中心区布局。
1、区位
跨国投资与在本国投资不同,投资者并不十分了投资国各地的情况,不可能进行十分周全的区位论证。
在一段时间内,选择东道国的经济中心区投资。
2.区位选择原因
跨国投资者仿效东道国已有的投资格局,在经济中心区投资,可以减少因对投资地情况不了解所带来的风险和成本。
3.区位转移
一方面与发展中国家非发达区基础设施条件较差有关,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引进外资时间滞后于发达国家,其区位扩散也应出现相应滞后期。
(二) 集中于边界地区
1.区位
边界地区。
2.区位选择原因
边界地区,历史上相邻两国(地区)交往较多,彼此了解加深,投资者所掌握的相关信息较多。
政府在边界地区建立“经济特区”、“出口加工区”等,给予较优惠的政策吸引外资,加强了这种边界区位。
(三) 集中于社会联系密切地区
1.区位
社会联系密切地区。
2.区位选择原因
一般来说,语言和文化习惯的相同,可以减少对信息了解的障碍,加强投资者与当地各有关方面的沟通;了解当地的习惯、法律等,也利于避免劳资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