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产部工作手册

生产部工作手册

4、机床不得超压、超温使用。工作中应时刻注意压力指示和油温情况。
5、正常操作时,操作人员应精力集中,确认工作人员的手等均已离开,工件位置定好后,方可开机压制。
6、液压系统的泵、阀门等应工作正常,无超标准的异常噪音,密封处和管路接口处不得漏油,各部位的润滑良好。
7、工作完毕,应即行停车、断电,清扫工作场地。
4、固定元器件的螺栓、垫圈、弹簧垫圈、螺母等要符合图纸和设计要求。标准件拧紧时,一定要用相应的专用工具,不得有损伤镀层的现象。易破损件,在拧紧固定螺栓时,要用力均匀,对称紧固,松紧适度。
5、各元器件的安装,应能便于单独地拆装更换,而不影响其他元器件及导线束的固定。
6、端子排的安装应利于接线方便,端子排装配时,始末两端必须安装固定件。
版本:A
修订状态:0 1 2 3
1、操作时,严禁带手套。
2、夹装工件要做到:
1)工件必须用压板切实压牢后,方可钻孔;小型工件可以夹在虎钳上或用手钳夹持。严禁直接手持工件钻孔。
2)长、大工件无法用压板夹住时,可在工作台上穿挡板或用螺栓穿套挡位。
3、立式钻床加工1米以上工件时,操作者要站在工件的右侧,防止工件转动打伤。
辅助回路(二次线)布线工艺规程
文件编号:SC-06-2008
版本:A
修订状态:0 1 2 3
1、公司生产的成套设备,其辅助回路配线一般采用BV型、BVR型的铜芯绝缘导线。
2、辅助回路配线的截面积选取:BV型导线不小于1.5平方毫米,BVR型导线不小于1平方毫米,绝缘电压不小于500V。对于电子元件回路、弱电回路,在满足截面电流和电压降及机械强度要求的情况下,可使用较小截面积的绝缘导线。电流回路配线,导线(BV或BVR)的截面积为2.5平方毫米。
c)安装完毕要检查是否端正,方位是否正确。
3)断路器安装要求
a)按图纸要求核对开关的型号、规格,并检查是否完好无损,手动操动是否灵活、有无卡阻或滑脱现象。带有附件时,还要验证其欠压、分励等线圈的工作电压。
b)断路器应与盘板垂直安装。电源端与负载端的方向要正确,安装要端正。紧固螺丝时要对称拧紧。
4)刀开关的安装要求
a)刀开关应垂直安装在开关板上,其静触点(即夹座)应位于上方,安装要端正,并保证其操动灵活、到位。
b)刀开关安装时,应保证三相的同期性。合闸时接触良好,分断后张开角度部应小于60度。
c)没有灭弧罩(室)的刀开关,不得用作负载开关来分断电流;有分断能力的刀开关,也应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的规定选用。
5)熔断器的安装要求
电源标称电压(V)
电气间隙(mm)
爬电距离(mm)
127
3
4
220
5.5
6.3
380
10
12.5
配电箱
5.5
8
9、应保证成套装置保护电路之间的连续性。
1)保护导体应与接地接线端子作连续、可靠的连接。采用黄绿双色导线作接地连接时须采用接地垫圈,确保连接的有效性。
2)相应保护导体截面积,应不小于下表给出的值。
保护导体的截面值mm
相导线的截面积S
相应保护导体最小截面积SP
S≤16
S
16<S≤35
16
35<S≤400
S/2
400<S≤800
200
S>800
S/4
3)对于装有电压值在36V以上电器件的柜门、盖板和类似的移动部件,应以黄绿双线软接地保护导线将其与保护电路作可靠的连接。保护导线的截面积应不小于所属电器件电源引线截面积的最大值。
8、辅助回路导线及线束在敷设过程中需要弯曲时,应用手或专用工具弯曲,不得使用锋利工具弯曲,以保证导线绝缘层不受损伤。
9、辅助回路导线或线束应敷设在发热元件的下放或侧方。当敷设确有困难时,允许敷设在发热元件的上方,但应采取隔热措施。当导线接入发热元件时,应剥去导线绝缘层,套入耐热瓷珠。
10、导线或导线束中间不准有接头。导线两端与电器件出线端连接时,BV型导线用线芯自身弯成羊眼圈接入;BVR型导线应采用冷压接线端头接入。连接时,应保证压接垫圈不能压至导线绝缘层上,确保接触良好、可靠。
7、如有发热元件,应安装于柜体的上部,并用耐热衬垫隔离,并要尽量远离其他怕热的元器件。
8、各分盘、板组装完毕后,按图纸、工艺、规定要求进行自检,确认质量合格后,方可进行组装。
9、总组装使用的标准件的规格,镀层等应符合图纸或设计的规定要求。所有的紧固螺栓,均要加装防松动的弹簧垫圈。
10、各分盘、板应组合适当、装配合理,便于行线。
4、若工件被钻头带动旋转时、严禁用手直接制止,必须停机处理。
5、摇臂下降时,严防钻头与工件相撞。
6、安装钻头(钻套),要注意锥柄部分的清洁,并要安装牢靠。
7、钻头上严禁缠绕长铁(铜)屑,应经常停车清除。钻屑不准用嘴吹、手拿。旋转的钻头严禁用手拭摸。严禁用手指加注冷却液。
8、工作完毕,应立即关机、断电,清扫场地。
1、公司生产的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其主回路配线所选用的材质,根据设计要求一般为BV型或BVR型铜芯绝缘导线,容量较大时,则采用铜排。
2、根据一次线的走向做好样板,依据样板尺寸下料。选用的绝缘导线,绝缘层不得有老化、破损或扎伤等现象;内部铜芯不得有锈蚀、扭结、松股、断股及其他明显的损伤缺陷。
3、一次线相序排列和颜色遵循下表规定(面对设备正视方向为准)。
6.辅助回路(二次线)布线工艺规程SC-06-2008
7.主要设备注油润滑规程SC-07-2008
8.设备管理规定SC-08-2008
9.型材切割机操作规程SC-09-2008
10.设备保养规定SC-10-2008
11.扭力扳手力矩表SC-11-2008
钻床加工操作规程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文件编号:SC-01-2008
7、连接可移动部件(柜门、可移动仪表、电路板等)导线的配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应采用BVR型铜芯塑料软线,,敷设时应留有适当裕量,要求能使柜门顺利的开启至90度以上。
2)线束应有加强绝缘(外套软塑料管或缠绕塑料蛇型管),开门时不得碰擦门框及金属部件。
3)与电器件连接的端部应扎紧,不得漏股或松散。
4)可动部件的两端应用卡子固定,以防机械拉损。
生产部工作手册
版本号:A
文件编号:SC-2008
编制:
审核:
批准:
发布日期:
分发号:
1.钻床加工操作规程SC-01-2008
2.折弯机加工操作规程SC-02-2008
3.电器组装工艺规范SC-03-2008
4.主回路(一次线)布线工艺规程SC-04-2008
5.母线排制作工艺规程SC-05-2008
组别
表示颜色
母线安装相互位置
垂直位置
水平位置
前后位置
第一相




第二相
绿



第三相




正极




负极




中性线
淡蓝
最下
最右
最近
接地线
黄绿双色
4、一次线的配置应符合图纸或设计规定要求。相同布置的主母线,分支线及引下线应对称一致、整齐美观,不得有弯曲、扭斜现象。
5、绝缘导线剥去绝缘层时,不允许损伤线芯;绝缘层与接线端子(接线鼻子)之间露出线芯部分的长度,不得大于2mm.
11、其他相关要求
1)继电器的安装要求
a)检查继电器的型号、规格和吸合线圈的工作电压,应符合图纸要求。安装方式要求严格按照图纸、和继电器出厂技术要求进行,不得随意改变。
b)拧紧固定螺丝时,要对称上紧,用力适当,且不可用力过猛造成损坏。
c)继电器的保护罩严禁随意开启,内部结构更不可随意拆卸和改变位置。允许调节的部位,在调节时要细心操作。
3、所选导线的绝缘层应完好无损,不得有褪色、老化等现象,内部铜芯的表面不应有锈蚀、断股、扭结等现象。
4、辅助回路行线色泽的选择按图纸或设计规定执行。
5、辅助回路导线的配制应做到牢固可靠,横平竖直,层次分明,整齐美观,便于维修。除必要的弯曲外,不得歪斜、扭曲。
6、辅助回路的导线或线束不准直接敷设在导电部件上,应装设绝缘垫板或缠绕塑料蛇形管或套上软塑料管,线束要绑扎紧密,固定牢靠。辅助回路导线亦可采用行线槽布线,行线槽要固定牢靠,横平竖直。
折弯机加工操作规程
文件编号:SC-02-2008
版本:A
修订状态:0 1 2 3
1、工作前必须熟悉机械的结构、性能和调整方法,熟练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
2、严格执行剪板机加工操作规程中的有关条款。
3、折弯机上、下模的间隙必须调整均匀。工作时,下模和工作台上不准放置工具和其他物品。工件表面不准留有焊疤或硬疤等缺陷。
6、多股绝缘导线与电器元件连接时,应采用铜制接线端子,并用压接钳压接。若采用接线端子连接确有困难时,则必须搪锡处理,并确保接触良好。
7、同一接线螺钉上压接的导线,尽量不要超过两只接线端子,并应分清主次;大电流导线的接线端子应与电器件的接线端直接接触,搭线之间应垫相适应的垫圈。
8、主回路的电器件、导线等裸露带电部件之间及裸露带电部件与地或导电部件之间的电气间隙、爬电距离,不得小于下表的规定值。
11、连接导线的禁固件均应加放松垫圈。若同时压接两根以上导线时,中间要加平垫圈。辅助回路与一次母线排相连时,应在母线排上钻Φ5的孔,用M4的螺丝连接或采用二次接线片连接,不得直接接在一次母线的连接螺栓上。
12、所有接入电器元件的导线端头,均应套入标号。标号应正确、清晰排列有序,不得有颠倒、混乱现象。
a)首先检查熔断器的型号、规格是否符合图纸要求,芯体是否配套,兵营完好无损,方可安装。
b)凡是瓷质熔断器底座,安装时其底部应加垫防震缓冲垫,以防破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