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16雷雨》教案含教学反思和作业设计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16雷雨》教案含教学反思和作业设计


进一步巩固这节 课所学的内容,为下一 节课的学习做准备。
②(出示课件 8)比较句子“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蝉一 声也不叫。”和“树上的叶子不动,蝉不叫。”
教师指导:强调没有一丝风,天气很闷热。
(1)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一只蜘蛛从网上垂 下来,逃走了。 (出示课件 9) ①找出这段话中的动词。(吹 乱摆 垂 逃) ②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蜘蛛从网上垂下来的画面。你觉得 哪个字用得特别好?为什么? 教师指导:“垂”用得好。我感觉到风特别大,蜘蛛特别 害怕,急急地溜走。
你从“哗哗哗”中体会到了什么? (雨下得很大很急。 )
新课
教学


分钟
(2) 从窗外望去, 树啊,房子啊,都看不清了。(说 明雨下得非常大) (出示课件 18)
(3) 渐渐地,渐渐地, 雷声小了, 雨声也小了。(出 示课件 19)
为什么要用两个渐渐地?你能读出这种变化吗?
图文结合, 引导学生运 用想象来了解课文内 容,从而加深对课文内 容的理解。 、
教具 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一、复习导入
1. 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雷雨到来之前的景
导入 ( )分

色,同学们朗读一遍(第 1-3 自然段)很好,看同学 们都掌握的不错。 今天我们学习雷雨中,和雷雨后两部分。 (板书:雷
雨 雷雨中 雷雨后)
复习导入, 巩固了上一 节课的知识, 又衔接了 本节课。
教师出示本课生字课件, 动画效果给出读音展示。 指名读, 让学生积累学习方法。
齐读。
2. 记字形 生字读准了,样子记住了吗?谁有好办法把它们记住
用多种方法记忆生字 词,体现部编版教材对
呢? (出示课件 4)
识字要求的多元化。
压:一间工厂把泥土压碎了。
乌:小鸟没有眼睛变黑了。
垂:睡觉的睡减去目。
引导学生通过图
2. 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压力 B 响亮 C 垂直 D 采虹
3. 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词。 一( )大风 一( )蜘蛛 一( )闪电 一( )大雨 一( )彩虹 一( )青蛙
【答案】 1. C 2.D
3. 阵 只 道 场 条 只
教学 目标
第二课时 1. 背诵课文。 2. 能说出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景色的变化,能在语境中体会“压、 垂、挂”等词语运用的好处,并抄写句子。 3. 能说出自己见到过的雨及下雨时的情景。
【答案】 1. 雷雨 乌黑 打压 一户 2. 一阵 陈旧 桃花 逃跑 彩色 采摘
压力
庄主
3. 亮 响 满 清新 多 绿
4. ( 1)3 ( 2)漂亮 静静地 (3)那是冷空气的作用。夜晚,外边的气温较低。
屋里热空气遇冷,就变成了水珠子。水珠子碰到冷空气,就变成了薄冰。因为玻璃上的灰
尘分布不一样,所以就结成了不同形状的冰花。
雷雨中
(4-6 ) 三、朗读课文
雷雨后( 7-8 )
1. 读准字音
同学们利用生字卡片,大声朗读,自由读,小组读。 师:刚才同学们读的非常认真,连生字宝宝也被吸引
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 识记生字,了解课文内 容,既能加深对生字、
了,要出来和你们见面了,跟他打招呼吧! (出示课件 4)课文内容的理解, 又能
十分生动,激发学生审美的情趣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欲望。
(4)有的像小树,有的像小草,有的像花朵…… 有的像山峰,有的像云朵。
教学反思
《雷雨》这一课用精练的文字,为我们描绘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自然景象。 雷雨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许多乐趣。因此我通过钻研教材,设计了认识 4 个生字,会写 5 个生字,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象,并用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来表现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这两 个教学目标。我结合低年级学生的特点,设计了符合我班学生的教学方法,巧妙地运用多 媒体组合课堂教学环境, 创设生动、 形象、有感染力的课文情境, 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 体会作者描摹景物时用词、造句的生动、形象。再通过看图扩展方式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和说话能力。
)压(

)庄(

3. 我来说
闪电越来越(
) 雷声越来越(
) 池水越来越(

空气越来越(
) 青蛙越来越(
) 树木越来越(

4. 读一读,做一做。
冰花
今天早晨,我起床以后,发现窗户的玻璃上有许多美丽的冰花。
冰花的形状各异:有的像小树,有的像小草,有的像小花朵,有的像小树叶……各式
各样,美丽极了。太阳一升起来,它们就悄悄地融化了。
③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 (出示课件 10) 两个“越来越”写出了闪电、雷声在不断加剧。我们还可 以说“越来越( )” 5. 打雷的时候我们需要注意什么呢? (普及安全知识)(出 示课件 11) 归纳:( 1)打雷时 , 在室内要做的就是关好门窗。 (2)打雷时,如果在户外,要远离大树。 (3)打雷时,不要接打手机。
4. 能说出自己见到过的雨及下雨时的情景。
教学 难点
1. 能说出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景色的变化,能在语境中体会“压、垂、 挂”等词语运用的好处,并抄写句子。
2. 能说出自己见到过的雨及下雨时的情景。
教学素 材
1. 有关雷雨的图片。 2. 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教学 目标
1. 认识“压、蝉”等 5 个生字,会写本课“雷、乌”等 9 个生字,会写“雷 雨、乌云”等 8 个词语。
4. 能说出自己见到过的雨及下雨时的情景。
过程与方法
朗读课文,了解从不同角度描写景物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观察生活中自然景色的兴趣。
1. 认识“压、蝉”等 5 个生字,会写本课“雷、乌”等 9 个生字,会写“雷 雨、乌云”等 8 个词语。
教学 重点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 能说出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景色的变化,能在语境中体会“压、垂、 挂”等词语运用的好处,并抄写句子。
3. 老师这里有一副画,同学们看看画上面都有什么呢?它
们是怎样变化的?学生观察图( 乌云、蜘蛛、蝉等等 ,)
(出示课件 6)
4. 我们一起来看看作者写了雷雨前是什么样的景象? (出
示课件 7)
(1)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树上的叶子一动不 动,蝉一声也不叫。
①画出“黑沉沉”和“压”,结合图和表演压来体会云层 很厚很低。
(4)文中的冰花形状各异,想象一下,冰花还会像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习一篇关乎雷雨的课文。出示课题、齐读。 (板书:雷
雨)
二、初读课文
1.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标出自然段,画记
不认识的生字。读完后和同桌讨论, 课文写了雷雨哪些时
候的景象。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分别是哪些自然段。
(出示课件 3)(老师参与讨论)
2. 指名学生回答。
新课 教学 ( )分钟
雷雨前( 1-3 )
板书 内容
雷雨前( 1-3) 雷雨中( 4-6 )
16. 雷雨 闷热 大风 电闪雷鸣 恐惧
越来越大
变小

雷雨后( 7-8 ) 清新
大自然的美丽
1. 看拼音写汉字。 l é i yǔ wū hē i
课堂作业新设计
dǎ yā
y í hù
í è 2. 辨字组词
阵( 陈(
) 桃( ) 逃(
) 彩( ) 采(
二、训练语言,指导朗读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把欣赏雨前、雨中、雨后美景的感受表达出来,是语言 训练的教学目标之一。在指导朗读描写雷雨前的语言片段时,让学生自己说说,雷雨前都 写到了哪些景物, 让学生自己抓住重点词, “满天、 黑沉沉、 压、一动不动、 垂”去品读, 读出雨前的压抑、先动后静、电闪雷鸣的景象,带领学生去看“闪电”的动画图,听越来 越响的雷鸣声,让学生身临其境,读出画面,读出真情来。而雷雨中,让学生自己读,交 流读懂了什么, 学生说到了雨大, 引导他们都从哪些地方了解雨很大, 学生从“看不清”, 从“哗,哗,哗”与“沙,沙,沙”的比较,体会雨下得急,下得大,要读得声音重一点, 停顿短一点。而当一个学生起来说自己“渐渐地”,我顺势而导,能去掉一个“渐渐地” 吗?学生讨论后,认为雨不是一时变小的,是有一个较长的过程,逐渐变小的,由此越读 越轻,读得非常到位。而描写雨过天晴的自然景色的语言片段非常美,我将其变成诗歌的 形式,再让学生扩展观看雨后的美景,让学生试着说一说“雨停了……”。学生的语言也
二、品析课文 (一)雷雨中 1. 默读第 4-6 自然段,想象一下雷雨时的情景。 (出 示课件 14)
2. 课件展示雷雨时的情景,引导学生观察看到了什 么。 (出示课件 15)
3. 找出这些自然段描写雷雨变化的句子。 (出示课件 16)
雨下起来了——雨越下越大——渐渐变小
4. 品读句子
(1)哗,哗,哗,雨下起来了。 (出示课件 17)
我问爸爸冰花是怎么结成的?爸爸说,那是冷空气的作用。夜晚,外边的气温较低。
屋里热空气遇冷,就变成了水珠子。水珠子碰到冷空气,就变成了薄冰。
因为玻璃上的灰尘分布不一样,所以就结成了不同形状的冰花。
( 1)短文有(
)个自然段。
(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美丽——(

悄悄地——(

( 3)冰花是怎样结成的?用“ ____”在文中画出来。
四、精读课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