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游职业道德理论分析
案例:随机应变,发挥服务工作的创造性 某日中午,一旅行团9位客人来到银沙酒店玉茗堂用餐。导 游李某在一小时前已预约了这一包房。但当天餐厅人多, 饭店临时把包房调给了另一旅游团,其他包房都已客满。 客人对此很不满意,要求及时处理。 导游李某忙设法将客人安排在幽雅的窗户边,并安排服务 员上茶。自己赶往餐厅部了解情况。待客人坐好后,服务 人员热情地问他们需要什么茶,回答是“随便”。可是, 当服务员泡上一壶绿茶,并在微笑中倒上3杯时,一位客人 马上说:“绿茶不要了,要乌龙茶。”接着,服务员送上 菜单,当将客人点的菜送进厨房后不久,一位客人说:“ 你们菜单上的菜太少,给我们烧这样一个菜。”服务员一 看客人写的菜名是酒店菜单上没有的,当导游知道此事后 ,找到餐厅经理,一起到厨房与厨师商量,努力去满足客 人。由于导游与饭店服务人员的配合,以及他们的热情接 待,挑剔的客人脸上逐渐“多云转晴”。
1、导游人员要注重强化个人内在的道德 良心,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 •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
•优秀的道德品质 •热爱本职工作、尽职敬业 •高尚的情操 •遵纪守法
2、导游人员要加强学习,具有渊博的知识 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工作挑战。
•渊博的知识 •学风修养 •文化修养
3、导游人员要勤于思考,培养较强的 独立工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独立执行政策和独立进行宣传讲解的能 力 •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灵活的工作方法 •善于和各种人打交道的能力 •独立分析、解决问题,处理事故的能力
4、导游人员要善于总结经验教训,不 断提高导游技能。 5、导游人员要放眼未来,培养竞争意 识和进取精神。 6、导游人员要保持身心健康。
(二)导游人员要加强行业自律,建立健 全导游行业自律机制。 1、导游人员要自觉遵守工作纪律和行 业行为规范。
•仪容仪表
•行为规范
1)、忠于祖国,坚持“内外有别”原则 2)、严格按规章制度办事,执行请示汇报制度 3)、自觉遵纪守法(“七不准”) 4)、自尊、自爱,不失人格、国格
案例:几个西瓜 西安市X旅行社将接待一个20人的广东团。由于正处于旅游旺季,旅游客 车紧张,旅行社派出一辆旧旅游车,在由市内到机场的路上耗费了两个 小时,致使晚接游客。游客一下飞机就产生了不满情绪,导游马上向游 客道歉,并在从咸阳机场到西安的途中,滔滔不绝地讲述十一朝古都的 兴衰,引起了游客的兴趣,不仅为后几天的游程做了有关历史文化知识 的介绍,而且渐渐消除了游客的不满情绪。 第二天,游完法门寺返回途中,汽车忽然抛锚,正值盛夏,酷暑难耐, 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导游下车,在高速公路下找到一处阴凉地,让游客 下车乘凉。并马上与旅行社取得联系,另派车来。在等车的一个多小时 ,导游通过自身幽默的语言,调节了紧张气氛。他对游客说大家照张像 留个纪念吧,这是“汽车遇难处”,大家立即笑起来。导游还拿出随身 带的扑克让游客玩。然后上了公路,在公路上,拦住一位当地老乡,托 老乡骑车到近自找小镇买几个西瓜回来,给大家解渴。并给游客道歉, 说明旺季游车紧张,被迫使用旧车,给大家带来麻烦等等。由于导游周 到、热情、幽默的服务,游客没有了怨气,也避免了游客对旅行社的投 诉。
案例:导游的魅力 刘小姐在西安G旅行社担任全陪,旅游团是为期三天的赴延安壶口瀑布游。该团成员较特殊,他们都是第四军医大学59级的 毕业生,四十年前的校友刚在母校进行联谊活动。因年龄都偏 大,在接团前,社里就一再叮嘱导游服务要细致。在整个旅游 过程中,刘小姐尽量做到细致入微,只是发生了一件小意外。 旅游团共4辆车,在去壶口的途中,由于路不通,改走其他路 线。但地陪不熟悉路线,有的车又先出发,因而在一个岔路口 不得不停下来等其他车,这时客人表示不满,要求只等10分钟 ,10分钟后必须开车。此时气氛有点紧张,刘小姐就为客人主 动表演节目,缓和气氛,同时组织大家唱陕北民歌。过了大约 半个小时,其他车也跟了上来,客人也没有表示责难。在后来 的旅游活动中,刘小姐主动搀扶老人,并为他们做了一些力所 能及的事,博得客人的好感,后来客人专门为社里送了一面锦 旗。
《导游职业道德理论》
一、道德概述 (一)道德的含义 道德是由一社会的经济关系所决定的特 殊知识形态,是以善恶评价为标准,依 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所维 持的,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 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二)道德的本质 1.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 第一,社会经济结构的性质决定各种道德体 系的性质; 第二,经济利益决定道德体系的基本原则和 主要规范; 第三,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引起道德变化。
案例:“旅游刁民”该封杀吗? 记者和律师是一些旅行社不愿接待的人, 因为这两种人比较“烦”。曾经有段时间 ,一些旅行社还盛传游客“黑名单”,这 些名单上的人一般是在随团旅行中挑三拣 四、让旅行社头疼的“刁民”,旅行社见 了这些人前来报名,常常找个理由加以搪 塞,惟恐其“一只老鼠害了一锅汤”。
三、加强导游人员职业道德的途径
案例:工作人员斗气,有损行业形象 某市W旅行股份有限公司汽车分公司驾驶员那某与该市旅行社 陪同蒙某,在接待外国游客的过程中相互斗气,造成恶劣影响 ,以致游客投诉。 北京ZY旅行社的比利时团队乘331航班抵桂。接团前,陪同与 司机电话商定,当天下午5:30在桂林香江饭店会合。但到了 约定时间,驾驶员仍没来,陪同只好乘出租车到机场接客人。 当陪同接到比利时客人后,在停车场根据车牌号找到了那某的 车,客人在车旁等了10份钟。由于桂林气温高达35度,为了不 让客人再受曝晒之苦,陪同当即将车门打开,让客人上车歇息 。后来,那某才缓缓赶到,当见到蒙某已带客人坐在了车上, 满脸不高兴,并质问蒙某为何未经他同意带人上车,两人即搞 得很不愉快。由14日晚的风波一直延续到第二天上午,两人言 语过激,出言不逊,当着客人的面发生争执,并恶语相伤。在 随后的游程中,两人相互斗气,怠慢游客,致使团队游程不顺 ,出现“飞车”、不让游客下车拍照等情况。
谢
谢!
过程中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行
为规范和道德品质和总和。简而言
之,就是指所有的导游人员在导游 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行为准则。
二、导游人员职业道德规范 1、爱国爱企、自尊自强 2、遵纪守法、敬业爱岗 3、公私分明、诚实善良 4、克勤克俭、宾客至上 5、热情大度、清洁端庄 6、一视同仁、不卑不亢 7、耐心细致、文明礼貌 8、团结服从、不忘大局 9、优质服务、好学向上
5)、注意小节
2、通过建立健全导游行业组织,加
强行业自律,促进导游行业内部的良
性循环。
(三)导游人员应该自觉接受和服从相 关部门的管理,正确处理与企业、管理 部门以及其他相关行业的关系。
1、相关管理部门需要不断完善法律法 规制度,加强对导游人员的规范合理 管理。 2、导游人员要正确处理与企业、管理 部门以及其他相关行业的关系。
案例:遵纪守法,规范运营 1999年“五一”前后,辽宁某旅行社在报纸 上刊登广告“去港马新三地旅游,每人只需 交6500元人民币。有一对老夫妇看到后就报 名参加,因种种原因旅游团并未按原计划时 间出发,而是推后一周,出发时又告知他们 到北京后会有“东部假日”旅行社来接待。 经过各种周折后,这个旅游团抵达香港。但 是原来的“港马新”的旅游路线被改成了“ 港新马”,且在新加坡的停留时间由三天变 为了两天。不幸的是这对老夫妇中的老太太 ,忽因得了急性肺动脉栓塞而去世。老人的 子女向旅行社索赔,旅行社却因保险缘由不 妥而拒绝。
2.道德是一种特殊规范的调解方式
第一,道德规范是一种非制度化的规 范; 第二,道德规范没有也不使用强制性 手段为自己开辟道路; 第三,道德规范是一种内化的与 具体的职业特点结合起来的职业行为 规范或标准。
(四)导游人员职业道德
导游人员职业道德是指在从事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