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免疫学防治

免疫学防治

等制备的用于人工主动免疫的生物制品,统 称为疫苗。
8
9
(一)人工主动免疫的生物制剂
1.灭活疫苗,又称死疫苗(dead vaccine): 选择
免疫原性强的病原体,进行人工大量培养,用 物理或化学方法灭活而制成的预防制剂。
常用的死疫苗:伤寒、霍乱、百日咳、流脑、钩端螺 旋体、乙脑、狂犬疫苗等。
15
4.亚单位疫苗
是去除病原体中与激发保护性免疫无关的甚至有 害的成分,保留有效免疫原组分制成的疫苗。
流感病毒血凝素亚单位疫苗 肺炎球菌荚膜多糖疫苗
5.合成肽疫苗
根据有效免疫原的氨基酸组成,设计和合成的免 疫原性多肽,以期用最小的免疫原性肽来激发有 效的特异性免疫应答。
乙肝病毒合成肽疫苗
中药制剂:黄芪、人参、枸杞等 过继免疫:输入CTL、NK、LAK、TIL等免疫效应
细胞
24
二、免疫抑制疗法
使用各种药物抑制机体的免疫功能,主要 用于器官移植和自身免疫病的治疗。
常用的制剂
微生物制剂:环胞菌素A、FK-506、雷帕霉 素等
化学制剂:烷化剂、抗代谢药、激素等 生物制品:抗人淋巴细胞球蛋白、免疫脂质体
牛结核分支杆菌 在胆汁中适应性生 长,充分减毒成为 预防肺结核的疫苗。
置于含胆 汁的培养 基,逐渐 增加胆汁 的浓度。
卡介苗(BCG)
14
3. 类毒素(toxoid) 细菌的外毒素经0.3~0.4%甲醛处理,失 去毒性,仍保持免疫原性,即为类毒素, 接种后可诱导机体产生抗毒素抗体。
常用的类毒素 破伤风、白喉类毒素等
人工被动免疫不能激活机体免疫系统,所以, 不能产生记忆反应,其保护作用是短暂的。
19
(一)人工被动免疫的制剂
1.抗毒素 用细菌外毒素或类毒素免疫动物制备的
免疫血清。 常用的抗毒素:破伤风抗毒素、白喉抗
毒素等 抗毒素的双重作用
抗体作用——中和外毒素 抗原作用—异种蛋白,引起超敏反应
20
4.流感 8.风疹
3
第一节 免疫预防
免疫
天然免疫:生物体在长期种系发育和进化中逐 渐形成的一系列防御机制。
获得性免疫:个体在生命过程中接受抗原刺激 后主动产生或被动获得的免疫力。
4


天然被动免疫


获 得
免 疫
天然主动免疫
性 免 疫
人 工 获
人工被动免疫
免疫血清 活疫苗

免 疫
人工主动免疫
灭活疫苗 亚单位疫苗
生效应
生效应
免疫力维持时间 长(数月-数年) 较短(2周-数周)
用途
预防
治疗或紧急预防
22
第二节 免疫治疗
根据免疫学原理和疾病的发生机制,人为地增 强或抑制机体的免疫功能以治疗疾病的方法称 为免疫治疗。
免疫治疗可分为三大类: 1.免疫增强疗法
主要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肿瘤。 2.免疫抑制疗法
1年
数周
较差,维持半年至 较好,维持3-5年
一年
甚至更长
不回复为强毒株 可回复为强毒株
12
脊髓灰质炎弱毒疫苗的制备
在其他宿主传代
鸡胚
脊髓灰质炎病毒
生长迅速,无毒性, 只在非神经组织中 生长(肾),不在 CNS生长。
培养细胞
脊髓灰质炎疫苗
原代猴肾细胞
减毒
繁殖快,生长迅速
大量突变病毒
13
卡介苗的制备
免疫学防治
免疫预防和治疗
应用生物制剂或免疫调节剂来建立、增强 或抑制机体的免疫应答和调节机体的免疫 功能,从而预防和治疗疾病的方法。
2
常见传染病疫苗接种前后的发病率比较
106
发 104 病 数
102
0
1
2
3
4
5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6
7
8
接种前 接种后
1.白喉
2.百日咳
3.破伤风
5.脊髓灰质炎 6.流行性腮腺炎 7.麻疹
制剂及特点 了解免疫治疗
27
习题
1、名词解释:天然被动免疫、天然主动免疫、人 工被动免疫、人工主动免疫、生物制品、疫苗
2、灭活疫苗与弱毒疫苗的比较。 3、疫苗生产应考虑的问题。 4、人工主动免疫和人工被动免疫的特点。
28
16
6. 基因工程疫苗
重组抗原疫苗 乙型肝炎疫苗,口蹄疫疫苗,莱姆病 疫苗
重组载体疫苗 DNA 疫苗 转基因植物疫苗
17
疫苗生产应考虑的问题
18
二、人工被动免疫 (artificial passive immunization)
给人体注射含特异性抗体或细胞因子的制剂, 以治疗或紧急预防感染的措施。
主要用于治疗超敏反应、自身免疫性疾病、移植排 斥、炎症等。
3.免疫重建疗法 主要用于治疗免疫功能低下、免疫缺陷等疾病。
23
一、免疫增强疗法
常用的制剂
微生物制剂:卡介苗、短小棒状杆菌、OK-432、真 菌多糖等
化学制剂:胞壁酰二肽(MDP)、异丙肌苷、左旋咪 唑等
重组细胞因子:IFN、IL、G-CSF、 EPO、GMCSF等
2.免疫球蛋白制剂
正常人丙种球蛋白和胎盘丙种球蛋白 含多种抗体,用于治疗或紧急预防某些疾 病。如甲肝、丙肝等
人特异性免疫球蛋白 用于相应病原体感染疾病的治疗,如乙肝 免疫球蛋白。
21
人工主动免疫和人工被动免疫的特点
人工主动免疫 人工被动免疫
接种物
抗原
抗体
免疫力出现时间 慢,1-4周后产 快,注射后立即产
• 制备流程: 病原微生物人工诱导变异疫苗 • 优点:免疫效果好;只需应用一次 • 缺点:需低温保存;
11
灭活疫苗与弱毒疫苗的比较
不同点
灭活疫苗
弱毒疫苗
制剂特点 接种量及次数 保存及有效期 免疫效果 回复倾向
强毒株,死微生物 无毒或减毒,活 微生物
量较大,需2~3次 量较小,一般仅
接种
需一次
易保存,有效期约 不易保存,4℃下
等 中药制剂:雷公藤多甙、川芎等
25
三、免疫重建疗法
给免疫缺陷患者输入正常人的造血干细胞或淋 巴细胞,使之部分或全部恢复免疫功能。
方法
骨髓移植 脐带血干细胞移植
用免疫重建方法治疗,主要问题是难于 找到MHC相同的供体。
26
小结
掌握人工主动免疫和人工被动免疫的概念 掌握人工主动免疫和人工被动免疫的常用
• 制备流程: 病原微生物理化处理灭活疫苗 • 优点:安全,易制备、易保存 • 缺点:刺激时间短,需多次接种
10
2. 减毒活疫苗(live vaccine)
用人工变异或从自然界筛选到的毒力高度减弱或基 本无毒的活的病原体制成的预防制剂。又称为弱 毒疫苗。
常用的活疫苗:卡介苗,麻疹,脊髓灰质炎疫苗等。
6
一、人工主动免疫
(artificial active immunization) 特点 • 输入物质为抗原,一段时间后才产生抗体 • 免疫效果较慢 • 主要用于传染病的预防 • 维持时间长久(数月到数年)
7
生物制品(biological products )
用于人工免疫的疫苗、免疫血清、免疫细胞、 细胞因子以及免疫诊断用品等,统称为生物制 品。 疫苗(Vaccine) 用细菌、病毒、螺旋体、立克次氏体和类毒素
人工被动免疫(Artificial passive immunity):将免疫血清
或自然发病后康复动物的血清人工输入未免疫动物,使其 获得对某种病原的抵抗力。
人工主动免疫(Artificial active immunity):给动物接种
疫苗等生物制品,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发生应答,产生特 异性免疫力。
新型疫苗
5
天然被动免疫(Natural passive immunity):新生动物通
过母体胎盘、初乳或卵黄从母体获得某种特异性抗体, 从而获得对某种病原体的免疫力。
天然主动免疫(natural active immunity):动物在感染某
种病原微生物耐过后,产生的对病原体再次侵入的不感染 状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