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之时间数列分析法
其序时平均数计本算形的式c基 为a b
例:(1)
某地区1997年各季度末农村零售网点平均职 工人数资料如下
上年 第 一 第 二 第 三 第 四 年平
末
季末 季末 季末 季末 均
零售企业数 (b) 职工人数 (a) 每企业职工 人数(c)
250 1400 5.6
256 1408 5.5
255 1479 5.8
—派生列计算序时平均数
aa1a2ana
n
n
① 总量指标动态数列 序时平均数的计算(Ⅱ)
Ⅱ.由时点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
由时点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实际上是按照一定条件 推算出来的近似值。这个条件就是假定在相邻时点之间现 象是均匀变动的。
时点间连断续时时点点间 间间 间隔 隔隔 隔不 相不 相等 等等 等( (( (DCBA)) ))
1.时间长短应统一; 2.总体范围应统一; 3.计算要统一; 4.经济内容要一致。
必须指出:对可比性的理解不能绝对化。比如有 时为了特殊目的,也可以把时期长短不同的指标编 成动态数列。
例
我国不同时期的钢产量资料习惯于编制成如 下的动态数列
年份 1900- 1953- 1976 1977 1978 19861949年 1957年 年 年 年 1990年
Ⅱ.由时点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A)
(A)在掌握间隔相等的连续时点资料时
aa1a2ana
n
n
例(B)
某单位人事部门对本单位在册职工人数有如下记录:
1月1日 1月11日 1月16日 1月25日 2月5日
218人 调出18人 调入6人 调入9人 调出4人 问:1月份该单位职工在册人数是多少? 解:日平均在册人数
第五章 动态分析法 —时间数列分析法
第一节 时间数列的一般问题
第二节 动态数列的水平指标 (现象发展的水平)
第三节 动态数列的速度指标 (现象发展的速度)
第四节 长期趋势和季节变动 (现象发展的趋势)
第一节 时间数列的一般问题
一、时间数列的意义
1.概念: 2.构成:
3.作用:
二、时间数列的种类
三、编制时间数列的要求(原则)
一、发展水平和平均发展水平
(一)发展水平 (二)平均发展水平
二、增长量和平均增长量
(一)增长量 (二)平均增长量
一、发展水平和平均发展水平
(一)发展水平 1.概念 2.种类
(二)平均发展水平 1.概念 2.计算 (序时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①总量指标动态数列序时平均数的计算—基本方法 Ⅰ.由时期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 Ⅱ.由时点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 ②相对指标或平均指标动态数列序时平均数的计算
a 2
2
2
2.3 1(7 万 4
525
Ⅱ.由时点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D)
(D)在掌握间隔不等间断时点资料时
a
a1
a2 2
f1
a2
a3 2
f2
an1 an 2
f n1
n1
fi
i1
n1
i1
ai
ai1 2
fi
n1
fi
i1
②相对指标或平均指标动态数列 序时平均数的计算
相对指标或平c均 a指 (a、 标b为总量指 b
n1
n1
例(D)
已知某地区1997年各时点的人口数资料如下:
1月1日
6月1日
8月1日 12月31日
21.3万人 21.35万人 21.36万人 21.5万人 试计算该地区该年人口的月平均数。
解:月平均人口数
2.3 1 2.3 1 5 52.3 1 5 2.3 1 6 21.2 3 1 6 2.5 15
2.63
(c)
试计算企业第一季度的月平均商品流转次数及季 度流转次数。
二、增长量和平均增长量
(一)增长量 1.概念 2.分类 3.年距增长量
(二)平均增长量
1.概念 2.计算 3.预测公式 若现象在一定时期内的逐期增长量大体相
同 ,其平均增长量可作为预测的依据,其一般公 式为
aˆtk at k
第三节 动态数列的速度指标 (现象发展的速度)
钢产
量
776 1666.7 2046 2374 3178 29585
(万
吨)
动态分析指标
发展水平
平均发展水平
增长量
动态分析指标平 平 发 增均 均 展 长增 发 速 速长 展 度 度量 速度
平均增长速度
水平指标—现象发展的水平分析 速度指标—现象发展的速度分析
第二节 动态数列的水平指 标 (现象发展的水平)
一、时间数列的意义
1.概念:
要进行动态分析,通常需要积累和掌握各个 时期的统计资料。如果把这些统计资料,按照时 间的顺序进行排列,便构成时间数列,又称为动 态数列。
2.构成:
任何一个动态数列,均有两个基本要素构成:一个 是现象所属的时间;另一个是反映现象的统计指 标数值。
3.作用:
①通过研究现象发展的水平、速度及规律性, 以此作趋势预测,为社会经济服务;
a2 1 1 8 0 2 05 0 2 09 6 2 17 5 2(1 人 1 1 0 5 97
Ⅱ.由时点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B)
(B)在掌握间隔不等的连续时点资料时
aa1t1a2t2antn at
t1t2tn
t
例(C)
假定某企业1997年第三季度各时点的职工人数资 料如下 :
6月30日 7月31日 8月31日 9月30日
二、时间数列的种类
A、数值统计
动态数列总相量对指指标标动动态态数数列列时 时 —点 期 有数 数 六列 列 种形 区式 别DCB、 、 、数 相 时值 加 间大 运 关小 算 系
平均指标动态数列动 静态 态平 平均 均指 指标 标动 动态 态数 数列 列
三、编制时间数列的要求
基本原则—保证动态数列中各指标数值的可比性
1200人
1260人
1254人
试求第三季度的月平均人数。
1290人
解:月平均人数
120 10 2 6 10 26 10 2 5 14 25 14 290
a 2
2
2 12(人 5
41
Ⅱ.由时点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C)
(C)在掌握间隔相等间断时点资料时
aa2 1a2a3a2 na1 2ann i 2 1ai
304 1520 5.0
320 1536 4.8
275 1469 5.3
试计算该年月平均每网点职工人数。
例:(2)
某贸易企业1998年第一季度各月份商品流转速度资
料如下:
一月
二月
三月
平均
商 品 销 售 额 120
143
289
184
(a)
平均库存额
60
65
85
70
(b)
商品流转次数 2.0
2.2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