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党政机关公文写作[优质ppt]
党政机关公文写作[优质ppt]
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
关于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的决议
(2009年3月13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
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王胜俊 院长所作的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会议对最高人民法院过去一 年的工作表示满意,同意报告提出的2009年的工作安排,决定批 准这个报告。
• 正文:决定的主体部分也就是正文。其篇幅长短, 由内容多少决定。一个篇幅较长的决定,其内容 通常包括两层意思:
• 一层是说明决定的原因,接写决定的根据。有的写 的是写此项决定的法律依据或某些管理条例的依据, 所引用的条文必须准确;有的是写此项决定的理由, 有些指挥性的决定理由要写得清楚透彻。
• 另一层是说明决定的具体事项,包括具体实施的原 则、方法、步骤。关于事件处理、人员表彰、处分的 决定,须写明事实和组织处理决定。要求层次分明、 条理清楚,每个层次可用数量词或分标题、标点符号、 专用词标明。
• 事由和文种构成,如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关于建国 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 成文时间。即决议正式通过的日期。一般放在标题下, 在小括号内注明会议名称及通过时间, 如果标题中 已包含会议名称,括号内只要写“年月日通过”即可。
• 正文由决议缘由、决议事项和结语三部分组成。
• 开头(决议缘由):一般简要写明有关会议审议 决议涉及事项的基本情况,陈述作出决议的原因、 根据、背景、目的或意义。
• 决策性决议、处理性决议、人事性决议
决议的结构与写法
• 决议包括标题与正文两个部分
• 标题的三种形式:发文机关+事由+决议
• 发文机关、事由和文种构成,如《中共四川省委关于 认真学习、坚决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 众联系的决定>的决议》;
• 由会议名称、事由、文种构成,如《中国共产党第十 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 的决议》 ;
• 结尾
• 落款:右下方写明发文机关名称若标题已有发文机关, 则签署可省略。
• 发文时间: 会议通过的决定,日期需用圆括号置于 标题之下;领导机关的决定,日期一般放于落款之后。
• 决策部署性决定 • 奖惩性决定 • 变更或撤销决定
决定的结构
• 决定一般由标题和日期、正文、结尾三个部分组 成。
• 标题和日期
• 决定的标题要完整地写出制发机关、事由和文种三项 内容。在决定事由前一般以“关于”连结。
• 决定的日期即会议通过或领导签发此项决定的日期。 它写在标题之下居中,外用括号。重大法规性的决定, 还需注明通过该决定的机关、日期和生效日期。文末 不再注明。
会议要求,最高人民法院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 学发展观,切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坚持围绕中心、服 务大局,公正司法、一心为民,深化司法改革,完善工作机制, 规范司法行为,加强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审判机关的职能作用, 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稳 定,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
二、决定
决定
• 决定的适用范围
• 决定是“适用于对重要事项或重大行动作出安排,奖 惩有关单位及人员,变更或者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应的 决定事项”的公文。
• 决定除由会议作出外,也可以由领导机关制发。如 《国务院关于严肃税收法纪加强税收工作的决定》, 《中共中央关于严厉打击刑一、决议
决议
• 决议的概念
• 决议是指党的领导机关就重要事项,经会议讨论通过 其决策,并要求进行贯彻执行的重要指导性公文。
• 适用范围
• 决议在党政公文中排列首位,是一种重要的下行文, 适用于会议讨论通过的重大决策事项。
决议的特点
• 权威性。决议都是党和国家权力机关通过的,本 身就有权威力量。决议一经颁布,全党、全体公 民和下级单位必须坚决执行,不能违背和抵制。
• 决策性。决议是针对重大问题和重大事项所作出 的决策,一经形成,就会在较大适用范围内对党 和国家的工作和生活造成重大影响。
• 程序性。决议必须经过会议的讨论,并经表决通 过以后才能形成,有严格的程序性。
决议的分类
• 公布性决议、批准性决议和阐述性决议
•公布性决议是为公布某种法规、提案而写作的决议; •批准性决议系为肯定或否定某种议案的文件; •阐述性决议是对某些重大结论的具体内容加以展开阐 述的文件。
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决议
2011年3月14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
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查了国务院提出的 《关于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1年国民经 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及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 划草案,同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的审查结果报告。 会议决定,批准《关于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与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批准2011年国 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 主体(决议事项):
• 公布性决议:安排工作的决议,要写明工作的内容、 措施、要求。内容复杂时,要明确分出层次,并列出 各层次的小标题,或者分条撰写。
• 批准行决议:批准事项或者通过文件的决议,比较简 单,强调意义,提出号召和要求。
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 关于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
• 篇幅较长的决定,正文在结构上可分为开头、主 体、结语三部分。
• 开头。这一部分一般用一个自然段落,用"特决定如 下"或"特做如下决定"与主体部分衔接。"开头"主要 用以说明目前形势,分析或阐述做此决定的原因目的 及意义。其语言要求简洁、概括性强。
• 主体。表达决定的具体内容。因为它是下级机关、相 关单位及所属个人必须执行的准则,所以要求写得明 确、具体、详尽。这一部分的表达方式常采用条文式 写法,在这些表现具体内容的"条"、"项"之间可以是 明显的并列关系,也可以是明显的递进关系,无论何 种关系,都一定要形成完整、严谨、清晰的整体。主 体部分也可用简述式写法,对所决定的事项作出直接 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