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与交通系统_第九章
京津城际轨道交通线路目前正在紧张施工中。这 条从北京南站东端引出、直至天津站的快速铁路, 全长115公里,将于2008年7月投入运营, 区间列车运行时长为30分钟。
铁路在城市中的布置
中间站的位置选择
客运站在城市中的位置
对穿越城市线路的改造,除了对铁路线路本身进行技术改造 以外,常采用的方法有下列几种:
公路在城市中的布置
这是一种改造旧有城 镇道路与一般公路合 用的常用方式,它将 过境交通引至城市外 围通过,避免进入市 区产生干扰,而将车 站设在城市边缘的入 口处.使入境的交通 终止于此。不再进入 市区。
生活性道路主要解决市内各分区内部的生产和生活 活动的需要。
其特点是车速较低、交通性质以客运为主、行人为 主.车道宽度可稍窄一些,两旁可布置为生活服务 的人流较多的公共建筑和停车场地。
城市道路横断面的基本形式
城市道路横断面的基本形式有三种,俗称 为一块板、两块板和三块板。
一块板是所有车辆都在同一条车行道上双向行 驶;
为了明确道路的性质、区分不同的功能,道路 系统应该分为交通性道路和生活性道路两大类。
交通性道路是用来解决城市中各用地分区之间的交 通联系以及与城市对外交通枢纽之间的联系。
其特点为行车速度大,车辆多,交通性质以货运为 主,车道宽,行人少.道路平面线型要符合高速行 驶的要求,对道路两旁要求避免布置吸引大量人流 的公共建筑。
第二节 城市对外交通规划
各种对外交通运输方式有它各自的特点。 铁路运输有良好的通过能力和较高速度,运量大,投资多,
成本较低,不受季节气候条件限制,可保证经常不断的运 行,并能联通广大城乡地区,适于中、长途运输,是我国 客货运掐的主要方式。 公路运输速度也比较高,运量小,投资较省,容易修建, 基本上可保证不间断运输,并能直接深人到城乡各处及工 矿企业的装卸点,适合于中、短途运输。 水道运输速度较低,但运输量大,投资省,成本低,对城 市的干扰较少。 航空运输速度最高,特别适合于长途客运。空运的缺点是 运输成本高,受气候条件限制,对城市的干扰较大。
一般说来,公路的等
级越高.经过的城镇 规模越小,则在通过 该城镇的车流中入境 的比重越小,因而公 路以离开城区为宜, 其与城镇的联结采用 入城道路引入。
一般大城市往往是公路的 终点,入境的交通较多。 虽然长途汽车站可设于城 市边缘,但其他车辆仍要 进入城市;或因城市规模 较大.车站设于城市边缘 旅客不便,希望引入市区。 因此,采取城市部分交通 干道与公路对外交通联结 的方式。应避免与城市交 通密集的地区干扰,宜与 城市交通密集地区相切而 道.不宜深入区内。
主要内容
第一节 城市道路系统规划 第二节 城市对外交通规划设计 第三节 城市内部交通规划设计
第一节 城市道路系统规划
一、城市道路系统布置的基本要求 二、城市道路系统组织和横断面的
确定
一、城市道路系统布置的基本要求
1. 组织完整的道路系统 2. 按交通性质不同区分不同功能的道路 3. 充分利用地形、减少工程量 4. 考虑城市环境和城市面貌的要求 5. 满足铺设各种管线和人防工程的要求
公路与城市道路各自 自成系统,互不干扰。 公路从城市功能分区 之间通过、与城市不 直接接触,而在一定 的入口处与城市道路 联结。
航空港在城市中的布置
净空限制要求
第三节 城市内部交通规划
上海市轨道交通
重 庆 市
2010年轨道交通“无缝连接”京 津
2010年,天津地铁2、3、9号线,京津城 际快速列车,以及北京地铁4、14号线等轨道 交通线,将使京津两大直辖市实现“无缝连接”。 届时,搭地铁再换乘京津城际快速列车,将是京 津市民往来两大城市最快速、便捷的出行方式。
在更大规模的城市内, 设有城市环路环绕于城 市中心区外围,环路是 交通性干道,公路的过 境交通可利用它通过城 市,而不必穿越市中心 区。
以公路组成城市的外 环道路,兼作城市近 郊工业区之间联系的 交通性干道为减少城 市道路的交叉点,还 可在外环内再设一环 路,通过较少的交叉 点引入内环,再进入 城市道路系统。
(1)主干道(全市性干道),主要联系城市中的 主要工矿企业。主要交通枢纽和全市性公共场 所等,为城市主要客货运输路线,一般红线宽 度为30—45m;
(2)次干道(区干道),为联系主要道路之间的 辅助交通路线,一般红线宽度为25—40m:
(3)支路(街坊道路),是各街坊之间的联系道 路,一般红线宽度为12—15m左右。
干道网密度越大,交通联系也越方便,但密 度过大,会造成城市用地不经济,增加建设 投资。
一般认为干道恰当的间距为600一1000m,相 应的干道网密度为2—3km/km 2。
我国城市道路交通正处于发展的阶段,在 规划中,除大城市设有快速道外,大部分城市 的道路都按三级划分,采取下述的规划指标;
第九章
城市道路与交通系统 规划设计
引言
交通的空间范围是有很大差别的,城市交 通属于中间空间范围的交通,是内容最为 复杂的交通。为了便于研究,又将它分为 两部分,即城市交通与城市对外交通。
城市交通主要指城市内部的交通,主要通 过城市道路系统来组织:
城市对外交通则是以城市为起点与外部空 间联系的交通,如铁路运输、水路运输、 公路运输、航空运输以及管道运输等。
人流较多的商业性街道,单方向交通量集中、交通
量大的道路可先考虑。有时虽然红线宽度在40m以上,
但有一定功能要求时也可采用一块板形式。
二块板
两块板可以减少对向机动车相互之间的 干扰,适用于双向交通量比较均匀而且车速 较快的情况。
三块板
一般讲,三块板适用于道路红线宽度 较大(一般在40m以上)、机动车辆多(需要> 4条机动车道)、行车速度快以及非机动车多 的主干道。
在城市总体布局中要尽量使交通能够在全市 范围内均衡分布,避免过于集中在少数干道上, 使交通复杂化和造成突出的单向交通。
工业过于集中城市的一隅,形成明显的单向交通。
干道网密度
城市道路系统中交通干道应占有一定比例, 通常用干道网密度来衡量,单位以公里/平 方公里(km/km2)表示,即每平方公里城市 用地面积内平均所具有的干道长度。
二块板是由中间一条分隔带将车行道分为单向 行驶的两条车行道,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仍为混 合行驶;
三块板有两条分隔带,把车行道分成三部分, 中间为机动车道,两旁为非机动车道。
一块板
一块板适用于道路红线较窄(一般在40m以下)、
非机动车不多、设四条车道已能满足交段以及出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