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队列研究
单选题
1.队列研究最大的优点是
A.对较多的人进行较长时间的随访
B.发生偏倚的机会多
C.较直接地验证病因与疾病的因果关系
D.控制混杂因子的作用易实现
E.研究的结果常能代表全人群
2.队列研究的主要目的是
A.描述疾病分布特征,寻找病因线索
B.观察并比较暴露组与非暴露组的发病情况及其差别,检验病因假说
C.探讨干预措施在干预组与非干预组的效果及差别,评价干预效果
D.探讨病例组与对照组之间某些因素暴露的差别,检验病因假说
E.描述疾病组与对照组的分布特征,进行临床比较
3.分层分析可减少
A.选择偏倚
B.信息偏倚
C.混杂偏倚
D.Berkson's偏倚
E.存活病例偏倚
4.队列研究时,当研究对象多且变化较大、随访时间较长时,应采用以下哪项指标测A.发病率
B.发病密度
C.累积发病率
D.SMR
E.患病率
5.下列哪项论述不正确
A.队列研究不易发生偏倚
B.队列研究可直接计算发病率
C.病例对照研究的优点是材料易于收集
D.队列研究常用于探索罕见疾病的各种因素
E.病例对照研究可在较短时间内获得结果
6.流行病学研究的观察法与实验法的根本区别点在于
A.设立对照组
B.不设立对照组
C.是否人为控制研究的条件
D.盲法
E.统计学检验
7.某研究者进行了一项关于脂肪摄入与男性前列腺癌关系的队列研究,选择高脂肪和低脂肪摄入者各100名,从65岁对他们随访10年。
在随访期间,高脂肪摄入组中有10人、低脂肪摄入组中有5人被诊断患有前列腺癌。
请问患前列腺癌的危险比(高脂摄入组比低脂摄入组)是
A.0.05
B.0.75
C.1.0
D.1.5
E.2.0
8.上题中危险比的点估计值提示高脂摄入会导致前列腺癌患病危险性
A.降低
B.升高
C.没有影响
D.不能确定
E.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9.危险比的95%可信区间是0.95~3.5,假设。
水平是0.05,那么,下列推论正确的是A.高脂肪摄入与前列腺癌发病率升高之间的关联有统计学意义
B.高脂肪摄入与前列腺癌发病率降低之间的关联有统计学意义
C.可以在95%的可信度上认为高脂摄入降低患前列腺癌的危险
D.可以在95%的可信度上认为高脂摄入升高患前列腺癌的危险
E.尚不能认为前列腺癌的发病率与脂肪摄入水平之间关联有统计学意义
10.队列研究中调查对象应
A.在有病者中,选择有、无某种暴露因素的两个组
B.在有病者中,选择有某种暴露因素的为一组,在无该病者中选择无某种暴露的两个组
C.在无该病者中选择有某种暴露因素的为一组,在有该病者中选择无某种暴露因素的为另一组
D.在无该病者中,选择有、无某种暴露因素的两组
E.任选有无暴露的两个组
11.对某病进行前瞻性研究时,最初选择的队列应由下列人员组成
A.发现患该病的人
B.未患该病的人
C.具有欲研究因素的人
D.不具有欲研究因素的人
E.具有该病家族史的人
1 在一份有关膀脱癌与吸烟关系的前瞻性队列研究中, 发现男性吸烟者膀脱癌发病率为48.0/10 万, 不吸烟者为25.4/10 万, 其归因危险度百分比为
A.0.5292
B.0.4708
C.0.8898
D.0.4304
E.无法计算
2 评价一个致病因子的公共卫生意义, 宜选用:
A.绝对危险度
B. 相对危险度
C.特异度
D.归因危险度百分比
E.人群归因危险度
3 前瞻性队列研究最初选择的队列应由下列哪种人员组成?
A.患该病的人
B.未患该病的人
C.具有欲研究因素的人
D.具有该病家族史的人
E.不具有欲研究因素的人
5 在一份有关膀脱癌与吸烟关系的前瞻性队列研究中, 发现男性吸烟者膀脱癌发病率为
48.0/10 万, 不吸烟者为25.4/10 万, 其相对危险度为:
A.1.89
B.22.6/10 万
C.48.O
D.0.0048
E.无法计算
6 在检验某因素与某疾病的因果联系时, 下列哪种观察法最有效?
A. 现患调查
B.生态学研究
C.病例报告
D.前瞻性队列研究
E.抽样调查
8 可由下列哪项指标对患某病的危险进行测量?
A.发病率乘以该病平均病程
B.发病率
C.患病率
D.发病率除以患病率
E.患病率乘以该病的平均病程
名词解释
1.队列研究
2.前瞻性队列研究
3.历史性队列研究
4.累积发病率
5.发病密度
6.相对危险度
7.归因危险度
8.标化死亡比
9.失访偏倚
10.失访偏倚
11.观察的终止时间
12.人群归因危险度
简答题
1.简述队列研究中常见的偏倚。
2.如何防止和处理队列研究中的失访问题?
3.分析队列研究资料时,可采用哪些率的指标?
4.试述队列研究的基本设计原理和特点。
5.简述队列研究的优缺点。
7 队列研究中暴露人群的选择方式有哪些?同时阐述对照人群的选择原则及种类。
.
论述题
1.某医师认为成年早期摄入大量的糖可能导致成年男性易于疲劳和性功能减退。
该医师决定检验该假设。
他询问30岁健康男性的糖摄入量,然后将研究对象分为糖摄入量多和摄入量少两组。
10年后,他在一个月的时间里访视了糖摄入量多的一组人,询问他们的精力、体力和性功能。
随后一个月,他又对糖摄入量少的一组人进行了同样的调查。
发现糖摄入量多的人中阳痿和疲乏劳累的相对频率较高。
请你分析一下该队列研究有何不足之处。
2.某吸烟与肺癌的队列研究获得以下资料,吸烟者肺癌年死亡率为I e=0.96‰,非吸烟组肺癌年死亡率为I0=0.07‰,全人群中肺癌年死亡率为I t=0.56‰试计算RR值、AR值、AR%、PAR、PAR%,并分析各指标的流行病学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