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名称:爱护周围环境
一、教学内容:
本组教材编排了四篇文章。
《翠鸟》和《燕子专列》讲述的是人与动物之间的故事,体现了人们的环保意识。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和《路旁的橡树》反映了人们对待植物的不同态度以及由此引发的思考。
前三篇属于精读课文,最后一篇是略读课文。
二、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围绕“爱护周围环境”这个专题,将导语、课文、课后练习、语文园地中的口语交际、作文以及综合性学习等相关内容以整合的方式编排在一起,引导学生去感受保护环境的重要,从而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篇课文从不同的角度,通过具体生动的实例,含义深刻的话语,使人在内心深处、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层面有所感悟,读起来耐人寻味。
三、教学目标:
1.会认38个生字,会写40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描写与说明的,以及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4.感受贯穿全文的爱心,增强保护环境、爱护鸟类的意识。
领会爱护树木、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道理。
四、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反复诵读品味中体会关键词句的含义及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2.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重点词句的理解,体会贯穿全文的爱心,增强保护环境、爱护鸟类的意识,在情感上受到熏陶和感染,联系生活实际为保护环境做出自己的努力。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留心周围的环境,体会保护环境,爱护动植物的重要性。
五、教学措施:
1、《翠鸟》描写准确生动,涉及到人们对待鸟类的正确态度;
2、《燕子专列》内容感人,可以与当前的一些社会现象联系起来学,如“非典”
时期猫狗等的遭遇,抢救大熊猫、保护藏羚羊的壮举等等;
3、《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哲理性强;
4、《路旁的橡树》有较大的发散思维余地。
5、“口语交际”提示了交际的步骤,“习作”提示了写作的范围,并强调自我修改,它们都要依托综合性学习的进展;
6、“展示台”只示例了三项,还可以引导学生创造其他样式。
六、课时安排
5、翠鸟
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正确读写“翠鸟、苇秆、腹部”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感受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保护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意识。
4.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描写的,体会关键词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抓住描写翠鸟外形和动作的语句,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体会翠鸟的外形与捕鱼本领之间的关系,透过具体的语句感受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教学准备
搜集有关翠鸟的图片和资料
课时安排:两课时
6、燕子专列
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正确读写“欧洲、启程、骤降、疲劳、饥寒交迫、温暖、政府、救护、车厢、致谢”等词语,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
2.读懂课文,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体会恶劣气候、环境与人们奉献爱心的关系,感受这样写的表达效果。
4.感受贯穿全文的爱心,增强保护环境、爱护鸟类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解重点词句,体会贯穿全文的爱心,增强保护环境、爱护鸟类的意识。
领会描写恶劣气候与环境的内容与人们奉献爱心的关系,感受这样写的表达效果。
教学准备
搜集资料,对瑞士和燕子有所了解。
7、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正确读写“森林、郁郁葱葱、湛蓝、甜润、盖房、裸露、扩大、一栋栋、各式各样、应有尽有、锋利、喘气儿、黎明”等词语,摘抄含义深刻的句子。
2.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领会爱护树木、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道理。
3.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并体会其表达效果。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了解小村庄变迁的过程和原因。
联系生活实际体会课文所蕴涵的深刻道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8*路旁的橡树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内容,体会筑路人高尚的心。
3、从筑路工人和工程师的话中受到启示,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体会人们为保护橡树而表现出的一颗高尚的心,联系生活实际为保护环境做出自己的努力。
从筑路工人的行动中受到教育,培养学生爱护花草树木,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准备
收集查阅橡树的资料。
语文园地二
教学目标
1.培养口语交际能力,增强保护环境意识,写出综合性实践活动中的见闻或想
象。
2.能发现比喻句的特点,体会怎样才能把句子写形象。
3.积累意思相反的几组词及优美的诗句,会认 7个生字。
4.积极参加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示。
教学重、难点
1.认识比喻句,体会比喻句在文中的作用,写出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建议。
2.口语交际训练,把文章写具体、清楚。
第二单元单元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