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尔特·霍夫斯塔德的组织文化理论
许多学者从各个层面对组织文化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其中荷兰学者霍夫斯泰德(Hofstede)在组织文化对管理决策影响巨大且被广泛接受。
他认为,影响管理活动或管理决策模式的文化层面主要有四个方面: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权利差距;不确定性规避;价值观的男性度与女性维度。
(一)集体主义
文化的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层面反映的是不同的社会对集体主义态度不同。
在集体主义盛行的国家中,每个人必须考虑他人利益,组织成员对组织具有精神上的义务和忠诚。
而在推崇个人主义的社会中,每个人只顾及自身的利益,每个人自由选择自己的行动。
管理决策方式在这一文化层面上所呈现的差异表现为:一般说来,在集体主义倾向的公司,管理者在决策时常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决策,决策达成时间较长,但执行和贯彻决策迅速,因为几乎每个员工都参与了决策过程、明白决策的目的和内容。
而个人主义倾向强烈的公司管理者,常常自己独立决策。
决策迅速但执行贯彻时间较长,因为他们不得不用更多的时间向员工来“推销”自己的决策目的、内容等等。
(二)权利差距
权利差距在组织管理中常常与集权程度、领导和决策联系在一起。
在一个高权力差距的组织中,下属常常趋于依赖其领导人,在这种情况下,管理者常常采取集权化决策方式,管理者做决策,下属接受并执行。
而在低权力差距的组织中,管理者与下属之间,只保持一个较低程度的权力差距,下属则广泛参与影响他们工作行为的决策。
(三)不确定性规避
不确定性规避倾向影响一个组织使其活动结构化需要的程度,也就是影响到一个组织对风险的态度。
在一个高不确定性规避的组织中,组织就越趋向建立更多的工作条例、流程或规范以应付不确定性,管理也相对是以工作和任务指向为主,管理者决策多为程序化决策。
在一个弱不确定性规避的组织中,很少强调控制,工作条例和流程规范化和标准化程度较低。
例如,日本是不确定性避免程度较高的社会,因而在日本,“全面质量管理”这一员工广泛参与的管理形式取得了极大的成功,“终身雇佣制”也得到了很好的推行。
与此相反,美国是不确定性避免程度低的社会,同样的人本主义政策在美国企业中则不一定行得通,比如在日本推行良好的“全面质量管理”,在美国却几乎没有成效。
中国与日本相似,也属于不确定性避免程度较高的社会,因而在中国推行员工参与管理和增加职业稳定性的人本主义政策,应该是适合的并且是有效的。
此外,不确定性避免程度低的社会,人们较容易接受生活中固有的不确定性,能够接受更多的意见,上级对下属的授权被执行得更为彻底,员工倾向于自主管理和独立的工作。
而在不确定性避免程度高的社会,上级倾向于对下属进行严格的控制和清晰的指示。
(四)价值观
文化的价值观中,男性度与女性度和长期取向两个维度也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到管理者的决策方式。
从某种意义上说,各国公司在决策方式上的差异从根本上都可以归因于多维且相互作用的各个文化尺度上。
男性度与女性度即社会上居于统治地位的价值标准。
对于男性社会而言,居于统治地位的是男性气概,如自信武断,进取好胜,对于金钱的索取,执着而坦然;而女性社会则完全与之相反。
有趣的是,一个社会对“男子气概”的评价越高,其男
子与女子之间的价值观差异也就越大。
美国是男性度较强的国家,企业当中重大决策通常由高层做出,员工由于频繁地变换工作,对企业缺乏认同感,因而员工通常不会积极地参与管理。
中国是一个女性度的社会,注重和谐和道德伦理,崇尚积极入世的精神。
正如我们上面的叙述,让员工积极参与管理的人本主义政策是可行的。
五个文化尺度
吉尔特·霍夫斯塔德(Hofstede)的五个文化尺度是用来衡量不同国家文化差异、价值取向的一个有效架构:权力距离。
一国范围内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程度。
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
个人对于人际关系(他们所属的家庭或组织)的认同与重视程度。
男性气质与女性气质。
男性气质的文化有益于权力、控制、获取等社会行,与之相对的女性气质文化则更有益于个人、情感以及生活质量。
不确定性规避。
一国范围内人们对于结构性情景(相对于非结构性情景、非常规态势)的偏爱程度。
长期取向与短期取向。
长期:着眼于未来的价值取向,比如储蓄习惯和坚持力。
短期:着眼于短期和眼前的价值取向,比如尊重传统、重视履行社会义务。
权力距离是指“一个社会对组织机构中权力分配不平等的情况所能接受的程度。
”在权力距离大的文化中,下属对上司有强烈的依附性,人们心目中理想的上司是开明专制君主,是仁慈的独裁者;在权力距离小的文化中,员工参与决策的程度较高,下属在其规定的职责范围内有相应的自主权。
个人主义是指一个松散的社会结构,假定其中的人们都只关心自己和最亲密的家庭成员;而集体主义则是在一个紧密的社会结构中人们分为内部群体与外部群体,人们期望自己所在的那个内部群体照顾自己,而自己则对这个内部群体绝对忠诚。
所谓“不确定性的规避”,是指“一个社会对不确定和模糊态势所感到的威胁程度,试图保障职业安全,制订更为正式的规则,拒绝越轨的观点和行为,相信绝对忠诚和专业知识来规避上述态势。
”男性气质与女性气质,是指“社会中‘男性’价值观占优势的程度,即自信、追求金钱和物质、不关心别人、重视个人生活质量”;其反面则是“女性”价值占优势。
长期导向性、短期导向性表明一个民族对长远利益和近期利益的价值观。
具有长期导向的文化和社会主要面向未来,较注重对未来的考虑,对待事物以动态的观点去考察;注重节约、节俭和储备;做任何事均留有余地。
短期导向性的文化与社会则面向过去与现在,着重眼前的利益,注重对传统的尊重,注重负担社会的责任;在管理上最重要的是此时的利润,上级对下级的考绩周期较短,要求立见功效,急功近利,不容拖延。
要了解一个国家的管理文化,你不仅仅要有关于这个国家的知识,还要对它的文化有一个完整概念,能够心领神会。
Hofstede的独特统计调研法给出的结果告诉我们,即便在处理最基本的社会问题上,另一个国家的人们的思想、感受以及行动可能都会和我们有很大的差别。
Hofstede 的文化尺度理论同时提醒管理人员与战略家们必须牢记:人类总会习惯性地根据根据他的既有经验去思考、感受和行动,尤其是在国际环境中工作的时候。
出生于1 9 2 8 年的霍夫斯泰德将文化定义为五个不同的维度。
每个维度他都在很多的国家做个测试。
并且做了跨文化的比较。
在全球化盛行的年代里,这些文化维度都被各国的经理人们广泛的使用,以理解不认同工作环境下员工的差异性。
霍夫斯泰德作为一个荷兰学者,他从来没在美国学习或工作过,7 0 年代的时候在法国I N S E A D 授课,后来在香港度过了9 0 年代的大部分时间。
在他早年的时候曾经在I B M 工作过一段时间,他在那里赢得了职业生涯的声誉。
他最出名的霍夫斯泰德文化导向模型正是在1 9 6 7 年到1 9 7 3 年基于4 0 多个不同国家的I B M 员工所测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