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儿童行为观察

儿童行为观察


轶事记录
非正式观察法 直接记录观察结果 对特定事件的即时、准确和具体的描述 要描述行为发生的情景 (与其他参与者的对话) 推论与解释要与客观描述分开 主要关注幼儿的典型行为 (不常出现的、能体现幼儿个性特征的行为)

案例1



夏天的一个下午,小蝉在窗外叫着,4岁的贝贝向 窗外观望,侧着耳朵,一会儿点头,一会儿自言自 语,妈妈轻轻的问贝贝:“你听见了什么?” 贝贝:“我听见小蝉在唱歌呢,你听到了吗?” 妈妈:“听到了!真在唱歌!贝贝,你听见唱歌的 蝉多吗?” 贝贝:“多啊,它们在练小合唱!” 妈妈:“它们有老师在教他们吗?” 贝贝:“有的有的,我听到一只胆小的蝉挨老师批 评了,因为他唱歌声音太小了,还有,另外两只蝉 在吵架,真丢人!”
米米
安安 淘淘 佳佳 凯凯 豆豆
H
T
P H T
P
H
T
P
H
T
P
H
行为编码: T: 独自游戏 P: 平行游戏 H: 合作游戏
表3
事件 1 时间 7:45
事件抽样表格案例:
环境 和爸爸一起到幼儿园 记录 当爸爸把豆豆交给老师时 她嘴里还咬着奶嘴 豆豆把奶嘴拿在手里,老 师问她,你能把它给我吗? 豆豆摇摇头,把奶嘴放进 嘴里 老师让豆豆躺下,他嘴里 含着奶嘴 当老师把奶嘴从她嘴里拿 出来时,豆豆立刻醒了, 并开始大哭 老师再次把奶嘴放回他的 嘴里,他停止哭,继续睡
四种社会行为的频次计数表
表 1 四种行为类型的频次计数样表 攻击性 合作 依赖
姓名 黄丽娜 梅兰 林鹏 王翔 刘紫薇 张萌 李子涵
自主
1 2 3 4 5
1
2
3
4
5
1 2
3
4512来自345
表2 时间频次抽样案例:
幼儿 姓名 9:00 9:05 9:10 9:15 9:20 9:25
T P H T P
环境:小班的“娃娃家” 圆圆套上一件白色的长袍,戴上一对兔子耳朵 开始跳来跳去。瑞瑞在电话机旁坐下来,而后 又站起来向碗橱走去,他拿出了两只碗,把它 们放在地板上,然后走过去把圆圆叫过来。他 把圆圆带到碗前面并让圆圆蹲下来,“把他们 吃光,小兔子”。圆圆蹲下来假装吃东西。瑞 瑞开始发出“叮铃铃……….”的声音,他跑到 电话机旁,拿起听筒听……….
认知领域

学习活动的观察记录(时间取样) 数概念
表5
学习活动的观察(时间取样)
1 2 3 4 5 6 7 8
1. 任务定向 A.注意老师;B.专注于独自活动;C.没兴趣D.注意其他儿童; E.社会性活动;F.专注于教师没有布置的任务;G无目的地闲 逛;H.通过语言捣乱;I.通过身体动作捣乱 1. 认知 A.寻求信息;B.提供信息;C.好奇与试验;D.无 1. 活动性 A.广泛;B.一般;C.有限 4.人际交往行为 4.1儿童对教师:A.无;B.有 4.1a儿童对教师发起活动的反应 A.服从;B.忽视;C.拒绝;D.无反应 4.1b寻求帮助、支持和赞同:A.无;B.有 4.1c对教师的语言:A.自信;B.犹豫;C.抱怨;D.无 4.2儿童对其他儿童:A.无;B.有 4.2a类型:A.积极交流;B.尝试着接近;C.被动旁观;D.模 仿;E.回避 4.2b语气:A.友好;B.中立;C.敌对 4.2c控制:A.支配、控制;B.中立;C.被动 被观察的儿童
叙事性描述:观察的内容



1. 2. 3. 4. 5. 6. 7. 8. 9.
空間(space):物理空間或地方 行動者(actor):參與的人 行動(act):人們所做的單一動作 活動(activity):人們所做的一組相關的行動 事件(event):人們所進行的一組相關的活動 物體(object):所看到的物體或物件 時間(time):所發生事件的時間序列 目標(goal):人們試圖要完成的事 感受(feeling):人們所感覺及表達的情緒
叙述性描述的特点

客观、理性 “商店里十分萧条,营业员人浮于事,工作 没有效率” 这样的笔记,就显得过于抽象和概括。一个 改进的办法是:在实地笔记部分写下: “在这个面积二百平方米的商店里有十名顾 客、二十名营业员”,然后在个人笔记中写 下:“我感觉这个商店工作效率不高”。
案例

对 3-6 岁儿童行为的观察

李燕(博士)
• 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 上海师范大学儿童发展与家庭研究中心成员; •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理事。



为什么观察 如何观察 观察什么
为什么观察

专业的视角
– – –
有效互动 理解并促进孩子的成长 保护孩子
玩积木 自由游戏(功能游戏) 自由游戏(玩汽车)
2
9:00
在地上和老师玩
3
4 5
9:30
9:50 9:55
在休息室
在休息室 在休息室
事件:婴儿使用奶嘴的频率
不同领域的观察
认知领域
运动领域
语言
社会领域
游戏
动作技能(事件取样)表4
表 2 运动技能和发展评估
年龄 功能或技能领域 能双脚交替下楼梯 能学马跑和滑步:一只脚在前,后面的脚推动自己向前 4~5 岁 投球时,会通过向前转移重心来增加投掷的力量 努力用双手而不是胳膊和身体接住球 能走过平衡木 5~6 岁 能跳大约 3 英尺远,也能向上跳大约 1 英尺高 能像成人那样投掷和抓接 能系鞋带 6~7 岁 能写一些单词和数字
案例2


为了开展区域自选游戏,我们提供了娃娃家、积木区、 美工区、自然科学区等游戏活动区域及相应的玩具和活 动材料。科学区设在有阳光的一面窗前,有一些动植物 如金鱼、花草等。一天,张磊很高兴的跑过来告诉我: “老师,我发现了七色光”并拉着我到科学区。只见孩 子们都围着玻璃鱼缸兴奋的喊:“七色光,七色光!” 孩子们对七色光是如何产生的纷纷发表着意见。张磊说: “我是第一个看到七色光,然后告诉大家的!”张磊在 班上最顽皮,平时最爱捣蛋惹事,那他简直没有办法, 今天的表现不寻常,真为他的进步高兴。 轶事记录可以帮助教师分析儿童的成长和发展,了解幼 儿的个性、探讨对不同幼儿发展起作用的因素,也可以 保留下来,为接任的老师提供了解幼儿的重要信息。

观察什么?


教师的儿童观 • 幼儿的自我发现式学习? • 观察学习? 教师的兴趣 • 认知? • 社会性? • 动作?
观察方法


• •
时间抽样(时间频次) – 观察者从全部时间中抽取相对较短的一个时间段, 观察儿童在这一时间段中某一事先确定好的特定行 为是否发生(20’, 20’,20’) – 编码系统——如游戏: 事件抽样 – 首先要确定想观察那些具体事件,并在观察情境中 等待这些事件的出现 – 认识镜中的自己 自主与逆反 – 如吸吮安抚奶嘴的频率 频次记录:当特定的行为发生时,观察者做个记录 叙事性描述、轶事法、日记法(举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