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选读》中的成语1不亦乐乎《学而> 2犯上作乱《学而》 3节用爱人《学而》4食无求饱《学而》5居无求安《学而》 6安贫乐道《学而》 7巧言令色《学而》8告往知来《学而》9慎终追远《学而》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翻译:曾子说:“要谨慎地办理好丧事,虔诚地祭祀祖先,这样人民的道德就会归复中厚老实。
成语义:慎重地办理父母的丧事,虔诚地追祭远代的祖先。
10温良恭俭让《学而》 11言而有信《学而》12从心所欲《为政》成语义:①随自己心意,想怎样就怎样;*②代指人的年龄,七十岁。
13而立之年《为政》 14见义勇为《为政》15 举直措枉《为政》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翻译:选拔正直的人,安排的位置在邪恶的人之上,百姓便信服;选拔邪恶的人,安排的位置在正直的人之上,百姓就不信服了。
成语义:起用正直贤良,罢黜奸佞。
16 犬马之养《为政》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
至于犬马,皆能有养。
不敬,何以别乎?”翻译:子游问孔子怎样做是孝,孔子说:现在所谓孝顺,就是说能够奉养父母就可以了。
其实这是不够的,对于狗马也能做到饲养。
如果对父母只奉养而不诚心孝顺的话,那和饲养狗马没有什么区别?成语义:比喻供养父母。
17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为政》 18三十而立《为政》 19 随心所欲《为政》20 温故知新《为政》 21 一言以蔽之《为政》 22 异端邪说《为政》23 周而不比《为政》 24是可忍,孰不可忍《八佾》 25 哀而不伤《八佾》26 不咎既往《八佾》 27 尽善尽美《八佾》 28 了如指掌《八佾》29 杞宋无征《八佾》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
文献不足故也。
足,则吾能征之矣。
翻译:孔子说:“夏朝的礼,我能说出来,杞国去不足以作为考证的证明;殷代的礼,我能说出来,宋国却不足以作为考证的证明。
因为文字资料不足,熟悉夏礼、殷礼的贤人也不多。
如果文献足够的话,我就能用它来作考证的证明了。
成语义:杞国、宋国没有证据可以证明。
比喻事情缺乏足够的证据。
30绘事后素《八佾》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
’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
”翻译:子夏问道:“‘美好的笑容真好看啊,美丽的眼睛黑白分明,粉嫩的脸庞着色化妆绚丽多彩好打扮啊。
’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先有了白地子,然后才画上画。
成语义:①指先有白色的底子,才能进行彩绘。
②比喻礼乐产生于仁义之后;比喻做事先从简单做起,然后逐步深入。
31朝闻夕死《里仁》 32 恶衣恶食《里仁》33 观过知仁《里仁》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
观过,斯知仁矣。
”翻译:孔子说:“人犯的错误,同他那一类人是一样的。
观察一个人犯的什么错误,就能知道他是哪一类人。
成语义:通过一个所犯过错的性质,就能知道他的为人。
34 见贤思齐《里仁》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内自省也。
”翻译:孔子说:“见到圣贤的人考虑要向他看齐;看到不贤的人,就应该进行自我反省。
成语义:看到有道德、有才能的人,就想要向他学习,看齐。
35 讷言敏行《里仁》37 一以贯之《里仁》 38 造次颠沛《里仁》 39流离颠沛《里仁》36无适无莫《里仁》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翻译:孔子说:君子对于天下的事情,没有一定要做的,也没有一定不要做的,而是服从于义。
40 安老怀少《公冶长》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翻译:使老人们生活安定,朋友们互相信任,年轻的孩子们得到关怀和爱护。
成语义:使老年人安逸,使年少者归心。
形容使人民生活安定。
42不念旧恶《公冶长》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翻译:孔子说:“伯夷、不记住过去的仇怨,人们对他的仇怨因此减少。
43 斐然成章《公冶长》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
翻译:我家乡的学生们,志向远大,心气骄傲,而行为粗简,文采都有较高的成就。
我不知道应该怎样教导他们。
成语义:①富有文采。
多形容文章的文辞生动。
②形容成绩或声名显著。
含褒义。
44 计过自讼《公冶长》子曰:“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
”翻译:孔子说:“算了吧!我没有过能够看到自身的错误而从内心自责的人。
”成语义:省查自己的过错而内心自责。
45 善与人交《公冶长》 46听其言而观其行《公冶长》54 不改其乐《雍也》47 闻一知十《公冶长》 48 朽木不雕《公冶长》 49朽木粪土《公冶长》50 喜怒不形于色《公冶长》 51 三思而后行《公冶长》52 愚不可及《公冶长》53博施济众《雍也》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翻译:子贡说:“如果有人广泛地给人民施以好处,又能周济众人,怎么样呢?可以说是仁德吗?”成语义:广泛地救济困苦的人。
形容人广施恩惠,使人们免于患难。
55 乘肥衣轻《雍也》子曰:“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
翻译:孔子说:公西华到齐国,乘坐肥马驾的车,身穿贵重的皮衣。
成语义:驾驭肥壮的马,身穿贵重的衣服。
形容生活奢侈豪华。
56 从井救人《雍也》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
’其从之也。
”翻译:宰我问道:“有仁德的人,虽然告诉他:‘一位有仁德的人掉到井里啦。
’他会跟着跳下去吗?”成语义:跟着落下井的人下井去,以营救落井的人。
比喻做好事不讲方式、不计后果没给别人带来好处而徒然损害自己。
比喻冒着极大的风险去拯救别人。
57箪食瓢饮《雍也》 58 敬而远之《雍也》 59乐山乐水《雍也》60 立人达人《雍也》夫仁者,已欲立则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
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翻译:作为有仁德的人,自己想要立身,就要帮助别人立身;自己想要通达,也要帮助别人通达。
凡事都能从切近的生活中将心比心,推已及人,可以说是实行仁的方法呀。
成语义:帮助人建立功业地位。
61 能近取譬《雍也》成语义:能够就近拿自己作例子来比方别人。
指推已及人,将心比心。
也指能用就近的事物来做譬喻。
62 文质彬彬《雍也》64 周贫济乏《雍也》 41不耻下问《公冶长》63先难后获《雍也》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翻译:有仁德的人,首先付出艰苦的努力,获得的结果放在后边全不计较,便可以说是‘仁’啊。
成语义:先辛苦而后收获。
形容不坐享其成。
65浮云富贵《述而》66 诲人不倦《述而》67 举一反三《述而》68 乐以忘忧《述而》69乐在其中《述而》72 求仁得仁《述而》73 三人行,必有我师《述而》70临事而惧《述而》成语义:遇到事情而有所惧怕。
指遇到事谨慎处理。
71暴虎冯河《述而》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
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翻译:孔子说:“赤手空拳要和老虎搏斗,没有船要趟水过河,死了都不后悔的人,我不和他在一起。
和我一起的必须是遇事小心谨慎,严肃认真,善于筹划谋略的而能争取成功的人成语义:①空手打老虎,徒步过大河。
比喻有勇无谋,冒险蛮干。
②比喻果敢勇猛。
74 述而不作《述而》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翻译:孔子说:只传述旧知识而不创作新知识,相信而且喜爱古代的文化,我把自己比作老彭。
成语义:只阐述前人的学说,自己并不创新,指没有新的见解。
75 信而好古《述而》 76学而不厌《述而》 77一隅三反《述而》 78饮水曲肱《述而》79用行舍藏《述而》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翻译:孔子对颜渊说:“任用我,我就去;不任用我,就隐藏起来。
只有我和你能够做到这样啊!”成语义:被任命进就出来干一番事业,不被任用时就退隐。
80 执鞭随蹬《述而》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
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翻译:孔子说:“如果富贵是可以求取的,就是去当一名拿着马鞭的驭者,我也去做。
如果不可以求取,我还是做我爱好的事情吧。
”成语义:手执马鞭,跟在马蹬旁边。
比喻追随左右,尽心效力。
81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泰伯》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翻译:孔子说:“学习好像追赶什么追不上,追上了不恐怕再失去它。
成语义:学习好像追赶什么,总怕赶不上,赶上了还怕又被甩掉。
形容学习勤奋,进取心强。
82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泰伯》 83 笃志好学《泰伯》84 犯而不校《泰伯》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
”翻译:曾子说:“有才能的人向没有才能的人询问;学问多的向学问少的人询问;有才能却像没有,学问充盈却好像很空虚;被人冒犯了也不去计较。
我从前的朋友曾经这样做过。
成语义:别人触犯了自己也不计较。
是儒家提倡的恕道。
85 六尺之孤《泰伯》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君子与人?君子人也!”翻译:曾子说:“能够把年幼的孤儿托付给他,能够把国家的命运委托给他,面临重大考验坚守气节不动摇屈服。
这是和君子一样的人吗?是君子一类的人呀!”成语义:尚未长大成年的孤儿。
86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泰伯》 87 死而后已《泰伯》 88 战战兢兢《泰伯》89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泰伯》 90 不舍昼夜《子罕》 91待价而沽《子罕》92 韫椟待价《子罕》(韫椟未酤)成语义:把玉藏在匣子里,等待高价出售。
比喻怀才待用或怀才隐退。
94后生可畏《子罕》 104 各得其所《子罕》124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颜渊》95苗而不秀《子罕》子曰:“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翻译:孔子说:“只出苗不长穗是有的吧!只出穗不结实是有的吧!成语义:①只长了禾苗,却不秀穗开花。
②比喻资质聪慧而不幸早夭。
③比喻自身条件虽好,却未竟其用。
④比喻徒有其表,华而不实。
96喟然长叹《子罕》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夫子循循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
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翻译:颜渊感叹地说:“老师的人格魅力,抬头仰望,越望越觉得高;努力去钻研,越钻研越觉得深;看着好像在前面,忽然双像在后面。
老师善于循序渐进的诱导人,用文献典籍来丰富我的知识面,用礼节来约束我的行动,使我想停止也不能,直到用尽了我的才力。
就像一个非常高大的东西立在前面,即使想跟从他,却没有途径。
97 仰之弥高《子罕》 98循循善诱《子罕》 99 欲罢不能《子罕》100 卓尔不群《子罕》 101 博闻约礼《子罕》 102岁寒知松柏《子罕》105 衣蔽蕴袍《子罕》子曰:“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也,其由也与?翻译:孔子说:“穿破旧的丝棉袍子,与穿着皮大衣的人站在一起,却不感到耻辱,只有仲由吧!106 侃侃而谈《乡党》109适可而止《乡党》103 知过必改《子罕》107 敛声屏气《乡党》 108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乡党》110 春风沂水《先进》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土雩,咏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