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武汉城市品牌策划书

武汉城市品牌策划书

第一部分武汉背景分析一、人文历史分析1949年5月24日,武汉市人民政府正式成立。

1986年12月,国务院公布武汉市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1955年9月,武汉长江大桥工程正式动工,历时两年建成通车。

武汉人文历史丰富,具有黄鹤楼、古琴台等深厚的文化积淀。

二、地理位置武汉位居中国经济地理中心,具有承东启西、接南转北、吸引四面、辐射八方的区位优势,素有“九省通衢”之称。

根据国家新一轮综合交通规划,武汉将建成为全国四大铁路主枢纽之一、全国区域航空枢纽、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和全国高速公路主骨架通道。

依托良好的区位和交通优势,武汉历来是中国的商贸重镇和国内外客商的投资目的地。

如今,漫步武汉三镇,一大批重大工程建设实施,大桥飞架、隧道掘进、地铁延伸,“水、陆、空”立体建设和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全面推进,武汉步入前所未有的大建设、大发展时期。

三、自然资源(一)气候:武汉市属北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具有常年雨量丰沛、热量充足、四季分明等特点。

(二)水资源:武汉市江河纵横,河港沟渠交织,湖泊库塘星布,滠水、府河、倒水、举水、金水、东荆河等从市区两侧汇入长江,形成以长江为干流的庞大水网。

四、金融商业武汉是华中地区最大的工商业城市,拥有钢铁、汽车、光电子、化工、冶金、纺织、造船、制造、医药等完整的工业体系。

新中国成立后,武汉是国家重点建设的工业基地,武钢、武重、武锅、武船、肉联等一大批“武”字头企业陆续建成,极大地提升了武汉的经济地位和城市实力。

(1)工业武汉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现已形成门类比较齐全、配套能力较强的工业体系。

武汉正在大力发展现代制造业,着力推进产业技术升级、集群发展;重点发展钢铁、汽车及机械装备、电子信息、石油化工、环保、烟草及食品、家电、纺织服装、医药、造纸及包装印刷十大主导产业;同时运用产业政策,引导企业向园区集中。

重点发展钢铁化工及环保产业聚集区、汽车及机电产业聚集区、光电子及生物医药产业聚集区、食品工业聚集区、都市工业聚集区。

汽车工业:东风标致、东风雪铁龙、东风日产等;通信:武汉烽火、楚天激光、武汉长飞、武汉凡谷、NEC等;钢铁企业:武汉钢铁(集团)公司;烟草:武汉卷烟厂;医药:武汉健民药业集团等。

(2)外商投资武汉是中国首批沿江对外开放的城市之一,一直是外商投资中西部的热点地区和首选城市之一。

目前,武汉是法国在中国投资额最高的城市。

截至2006年10月18日,法国在武汉的各类投资总额已近22亿美元,占法国在中国全部投资的三分之一。

另外,在武汉所有外商投资中,港资比重最大。

(3)金融商贸与中部其他省会城市相比,武汉的主要金融指标均处于前列。

截至2009年8月,总部在武汉的金融机构有汉口银行、长江证券、合众人寿、交银国际信托、天风证券等5家,已有20家中资银行和5家外资银行在武汉设有营业机构,其中,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在武汉的营业网点均超过100家,武汉的银行密度居中部第一,全国第五。

同时,武汉还是中国人民银行唯一设在中部的跨省级分行——武汉分行所在地,负责管辖湖北、湖南、江西三省。

依托武汉市金融业现有基础以及未来所蕴含的巨大潜力,湖北省及武汉市计划将武汉打造成为立足湖北,辐射周边省份的中部地区的金融中心。

武汉商业高度发达,2008年商品零售总额达1850亿人民币。

本地商业零售企业有中百集团、武商集团、中商集团、汉商集团等国内知名企业,还有沃尔玛、家乐福等世界五百强企业和国际独立零售商联盟(IGA)中国总部。

宜家也于2008年进军武汉,在汉建设亚洲最大的购物中心,计划2010年投入使用。

知名商场和购物中心有汉口的武汉广场、世贸广场、武汉国际广场、江汉路步行街、新世界百货,武昌的群光广场、光谷家乐福、光谷大洋百货、销品茂,汉阳的汉阳商场、21世纪百货等。

五、科学教育(1)科技资源丰富。

以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为代表的大学52所,重点学科65个,在校学生有76万人,居全国第一,每年有12万大学生走向社会,走向全国。

以中科院武汉分院为代表的科研单位105个,国家实验室1个(全国共7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3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3个,两院院士49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1个,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40个,生产力促进中心17个,科技产业化基地14个。

武汉市是全国第一个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光谷),全国第一个孵化器建设试点城市,全国唯一的生物安全最高等级P4实验室。

武汉市科技竞争力仅次于北京、上海,全国第三。

(2)科研活动活跃。

2006年,武汉市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工业企业投入科技活动人员8万多人,比2000年增长62.7%;投入科技经费92.56亿元,增长118.1%。

民营科技企业4600户,增长102.2%。

争取国家科技计划项目959项,项目经费4.81亿元,创历史最好水平。

国家"十五"期间设立的12个重大科技专项中,除磁悬浮列车外,武汉市参与了11个专项攻关。

武汉市是全国技术市场发源地,技术市场合同成交额从2000年的23.31亿元增加到2006年的41.59亿元,增长78.4%,在全国副省级城市中排名第三。

(3)科研成果丰硕。

2006年,武汉市专利申请量8125件,其中发明专利1733件;专利授权量2855件,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均创历史最好水平。

武汉市高新技术产值从2000年的332.2亿元增加到2006年1110.7亿元,年均增长22.3%;高新技术增加值占GDP比重由10.8%提高到14.8%,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武汉市重要的支柱产业,成为武汉市最具活力和增长潜力的产业。

武汉市民营科技企业技工贸总收入从2000年的134.6亿元增加到2006年的480.7亿元,年均增长23.6%。

六、创意产业(1)动漫产业生机初显武汉是中国重要的动漫人才培养基地之一。

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湖北美院等15所高校专门开设了动漫专业,培养从专科到研究生各个层次的动漫人才,年招生规模超过千人。

武汉东湖高新区与华中师范大学共同建设的武汉数字媒体工程技术中心,为武汉动漫产业提供着有利的技术支撑。

武汉迎来了动漫产业的春天。

一个集动漫研究开发、人才培养、企业孵化、动漫制作和公共技术服务于一体的光谷动漫产业园已初步形成。

此外,2万平方米的光谷动漫城已完成规划设计,将成为动漫产品展示、体验、交易和技术交流的平台,成为国内最大的动漫城。

(2)文化创意园方兴未艾光谷数字创意产业将分为5大区域:核心区包括国家动漫产业园、国家数字媒体中心、集成电路设计园、工业设计产业园等;数字体验中心位于光谷广场大厦内,将成为数字创意产品的展示窗口和交易中心,并形成环绕高新区的创意产业带,包括珞珈创意园、华科创意园、华师创意园等。

(3)创意设计之都风华初露武汉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具有很多优势。

盘龙古城、琴台知音、黄鹤名楼、归元古刹、碧波东湖、百年名校等人文和自然景观,构成了武汉丰富而独特的文化资源,是发展创意产业的不竭源泉。

而武汉居全国大城市第三的科教综合实力,为创意产业提供了坚实的智力与人才支持。

所以把武汉打造成“文化创意之都”,这样的目标并非奢望。

在设计行业,武汉市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中法合资的神龙公司在产品的环保先进性、安全节能先进性等方面,始终以领先创新的技术做支撑;2006年中国钢铁冶金科技奖暨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奖评比中,武汉钢铁公司多项成果榜上有名;几家较大规模汉派服装企业注重设计,其中乔万尼与法国知名设计师合作,共建工作室,定期交流,红人在意大利、深圳建起设计工作室,对接国内外流行最新资讯……这些企业原创产品逐渐增多,产销量也直线上升。

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是我国中西部地区最大的设计学院之一,先后为美的、科龙、TCL、海尔、红金龙等大型集团公司研制开发国际、国内市场所需求的新产品;湖北工业大学是湖北省最早开办设计专业的院校,其艺术设计学院的师生多次在国际和国内的设计大赛上获得大奖;湖北美术学院、华中师范大学美术系等,共同构成了武汉设计行业强大的人才输出库。

雄厚的传统优势和强大的科教资源构成了武汉设计行业发展的坚实基础。

第二部分SWOT分析优势1、九州通衢的交通位置2、万象之城,天生中心3、丰富的水资源4、科教发达,人力资源丰富5、创意产业锋芒毕露6、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7、历史悠久8、工业和金融产业发达劣势1、市内交通拥堵2、环境质量较差,居民素质不高3、产业规模大关联不足4、经济较改革开放地位下降5、核心竞争力没有明确6、城市的历史文化有所淡薄机遇1、政策机遇2、产业发展机遇(一)世界制造业中心战略转移(二)国内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转移3、创新跨越机遇挑战1、构建城乡统筹发展的新格局2、立足区域竞争新格局调整和提升了武汉在国家的城市定位3、对武汉长远发展做出前瞻性预测,科学确定城市规模,大大拓展了城市的发展空间4、落实“两型”社会建设的重大决策和重点工程,完善了城市功能区布局5、着力彰显城市特色强化了规划对城市发展的基础性作用6、体现“以人为本”的要求建设和谐社会与宜居城市第三部分武汉城市定位以及传播方案一.武汉城市定位综合对于武汉城市背景以及武汉城市SWOT的分析,为提升武汉的核心竞争力,以点带面准确定位有的放矢,将武汉定位为“潜力之都”,主要是基于人才这个概念,在全国城市科教发展中武汉的科教水平是位居前位的,而科教的发展会带动城市创意产业,商业,金融业的发展,科教的发展最终还是人才的发展,一个城市对于所需人才的定义应该是有发展潜力的人,所以武汉市一所具有爆发潜力的城市。

目标受众武汉现有的人力资源,以及其他城市的人才来武汉发展,主要是发展自己城市人才为主,吸引其他城市人才为辅,带动创意产业的发展,最后达到对整个城市的其他产业的发展,以及人文气息的提升。

目标传播范围武汉城市品牌形象传播的主要范围是针对于全国以及武汉本地,武汉现有的城市印象对于其他不了解武汉的人来说并不是很理想,常常会听到别人用大农村来形容武汉,所以要通过“潜力之都”这个核心概念来改变外地人对于武汉的印象,也是通过这个概念让武汉人更加自信,武汉市一个内涵的人文城市,正是这些武汉才迎来了诸多领域的发展和优秀的人才。

二.武汉市口号-------------武汉潜力之都三.武汉城市品牌形象传播推广方案公关活动策划公关活动——校园文化游·工业科教游活动一:感受名校气氛,陶冶自身情操活动形式:1.通过报刊杂志发放赠券,与武汉知名旅行社合作;2.组织游武汉各大知名高校活动内容:1.游武汉市各高校(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华中师范大学);2.了解武汉各大高校的历史、文化并相互交流活动时间:2009年12月20日活动地点: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目标客户:全国各地游客活动二:高水准科技游活动形式:1.通过报刊杂志发放赠券,与武汉知名旅行社合作;2.组织参观游览武汉各大知名科技园活动内容:1.为游客介绍武汉各大科技园2.参观游览华工科技园、光谷科技园、富士通科技园3.分享各自感慨活动时间:2009年12月21日活动地点:华工科技园、光谷科技园、富士通科技园目标客户:各大公司高层次职员走进武汉,了解武汉活动:武汉走进每个人的心活动形式:通过购物,抽奖,邮寄等方式派发武汉形象明信片活动内容:1.制作武汉城市印象的明信片1万张;2.派发、赠送给武汉市民;3.通过寄发抽奖的方式吸引市民使用该明信片寄往各大城市活动时间:2009年11月~12月目标客户:有意了解武汉在武汉发展的人平面广告文案标题:精彩现在无忧未来——武汉潜力之都正文:这个城市公汽拥挤,交通堵塞却给了思考生活的时间创造了精彩的工作业绩紧张而有节奏的生活享受它,是因为它值得期待……电视广告文案镜号一画面:一个青年大学生口述自己在武汉的学习经历,在图中出现华科的深邃,武大的悠久,武汉理工的精细,湖大的惬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