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教学翻转课堂教学
设计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
识字教学翻转课堂教学设计
学科:小学语文
该内容总课时:2课时
课名:《认识小动物》翻转教学(小游戏、诊断活动)
课时:第1课时(注:本设计为第1课时教学设计)
一、学习内容分析:
本节课我用了2课时的时间进行教授,《认识小动物》是一篇精讲课文,儿歌的主要内容是通过个性化的学习认读文中“蜻蜓、蝴蝶、蚯蚓、蚂蚁、蝌蚪、蜘蛛”等生难字词,认识文中提到的小动物并概括“蜻蜓、蝴蝶、蚯蚓、蚂蚁、蝌蚪、蜘蛛”等动物的特征。
在活动情境中深刻培养学生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意识。
是学生识字的最佳蓝本。
本节课教学采用大量课前学习资料(微课视频附录在文件夹中),以“蜻蜓”一词的学习为范例,其它的词作为学生自主探究的作业布置下去完成。
课上以提问、小组活动、合作为主、教师引导为辅。
教学重点:
1、准确认读文中“蜻蜓、蝴蝶、蚯蚓、蚂蚁、蝌蚪、蜘蛛”等生难字词,认识文中提到的小动物并概括“蜻蜓、蝴蝶、蚯蚓、蚂蚁、蝌蚪、蜘蛛”等动物的特征。
2、在活动情境中深刻培养学生们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意识。
教学难点:…
二、学习目标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检测学生是否认识“蜻、蜓”等14个生字;会写“蚂、蚁”等6个字。
认字、识字、练习朗读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
这样的教学目标设计同时是为下课时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通过朗读让学生知道小动物活动特点的独特性做准备。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还不强,所以为了能取得好的学习效果,课前给学生准备了充分的时间,让学生通过微课视频进行自学,学习以“蜻蜓”为代表的生难字词,学习内容有两套,即基础套和拓展套。
基础套每位同学必须认真完成,而拓展套学生可根据前面的学习水平进行自主选择。
针对小学生抽象思维为主的道德情感特点,微课视频的设计偏重于动感,色彩也比较艳丽,容易吸引学生的观察力、注意力,是一种“寓教于乐”的创新形式。
对于课堂可能出现的问题,在课前的微课教学中就已经设置好了反馈系
五、课上任务设计(第1课时)
1、情境导入,引入新知(3分钟)
导言:小朋友们,让我们通过一组图片来认识一群小伙伴吧。
大家也许通过课前的认识都了解到了这样一群小伙伴,那就让我们更加深入地走进它们吧。
播放音乐,播放图片
(师板书课题:《认识动物》)
小朋友们,你们认识图片中的哪些动物呢?举手告诉老师吧!
2、识字教学部分(15分钟)
1)现在我们进行一场读书认字比赛,比一比,哪个小组读得最棒?(分小组借助拼音认读生字词。
)
2)每个小组都会认读这些小动物的名字,哪个小组想开火车认读这些小动物的名字?(小组开火车读生字词)
3)(课件出示不带拼音的生字词)老师把这些小动物的名字的拼音去掉,你们还认识这些小动物的名字,请同学们分小组自由朗读生字词。
4)谁认为我是胆子最大的,站起来读。
谁敢挑战他?
5)你们都会认得了这些生字,你们要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生字?小组讨论,找一找这些生字有什么特点?
6)今天我们认识不少带有虫字旁的生字朋友,你们在课外阅读时有没有认识带有虫字旁的生字朋友。
(小组讨论,指名回答。
)
3、巩固识字部分(20分钟)
1)(出示没有标拼音的生字)分男女同学认读生字。
2)打乱生字卡片顺序开火车认读。
(小组读、个人读)
3)让每个学生认读手中的词卡。
(不带拼音的词卡)
六、教学设计反思: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音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
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
”本课时教学采用个性化教学,采用翻转课堂的新形式,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生字。
该设计本着充分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本着让以学生独立识字取代教师分析的宗旨,以学生自己的感性体验取代整齐划一的理解指导。
在课中,教师采用自测、互测、抽测结合的方式,在学习活动过程中分步骤有针对性地进行检查、落实识字的掌握情况。
通过加强再加强,巩固再巩固的活动式、情境式、参与式的途径让学生的知识不断内省、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