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遵义辣椒产业发展现状及发展研究

遵义辣椒产业发展现状及发展研究

遵义辣椒产业现状观察及发展方向班级:物流10301班学号:10055457 姓名:钟永恒辣椒(Capsicumspp.)属于茄科辣椒属,是一年生草本植物。

15世纪末,哥伦布在美洲发现辣椒之后带回欧洲,并由此传播到世界其他地方,在我国辣椒种植已有500多年历史。

辣椒是世界上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经济作物之一 ,其适应性广、营养丰富、产业链长 , 受到世界各地的高度重视。

特别是自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 , 世界辣椒产业发展较快 , 其中以中国发展最为迅速。

辣椒营养价值高,其中维生索C的含量在蔬菜中居第一位。

因此,辣椒是一种得到世界认可的蔬菜之一。

研究表明,长期食用辣椒不仅能促进消化、增强食欲,甚至还能阻止癌细胞扩散,抑制癌细胞生长。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食品的要求除营养价值外更加看重保健价值。

遵义市是全国闻名的辣椒主产区,辣椒在本市已有近200年的种植历史。

辣椒产业近几年发展势头迅猛,除已形成的粮、油、烟、畜、茶、桑、果、中药材等传统支柱产业外。

辣椒已成为遵义市独具特色的重要产业。

本地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纬度低海拔高,雨水充沛,气候垂直差异大,土壤类型多样,有种植优质辣椒的先天优势。

主要优势条件还有一、政府重视,农民积极性高各级政府十分重视辣椒产业,把辣椒产业确定为农业产业化建设的重点产业,在重点产区设立了辣椒产业领导小组及办公室。

从组织领导、机构建立、人员落实、资金安排等各个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特别是近年来发展迅速,农民具有一定的种植经验,生产积极性高,易组织,易引导。

二、资源条件好遵义是全国闻名的辣椒主产区,所产辣椒有个小、色红、油亮、味辣、香浓等特点,是我国传统出口辣椒的主要品种,荣获贵州省“名优辣椒”,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中国园艺学会辣椒研究会“全国优质辣椒生产区”。

辣椒资源丰富,其中新优品种遵椒1、2、3号通过审定,并在全市范围内推广。

三、已具备一定的规模优势遵义辣椒种植面积已达80余万亩,农户种椒收入1000元/亩以上,与其它农产品相比产值高,不少农户因发展辣椒或从事辣椒经营而过上富裕生活。

其中遵义县2004年种植辣椒30.5万亩,产量2.9万吨,产值3.5亿元,全县种植椒农20.5万户,从业人员25.8万人,种椒5000亩以上的基地镇20个,1000亩以上的基地村152个。

四、有一定的市场竞争优势遵义辣椒在全国各大小城市的农产品市场及东南亚、日本等不少国家和地区都有我市辣椒干销售,深受人们喜爱,并且价格较其它产区辣椒价格均价高出1~2元/公斤,在市场上有较强的竞争力。

五、区位优势明显遵义辣椒主产区处于我国辣椒消费的中心位置。

遵义地处四川、重庆、湖南、云南等辣椒重要消费省的中心位置,交通极为便利,区位优势明显。

六、基础设施完善2001年以来,遵义县公路建设投入达2.4亿元,改造县、乡、村公路525公里,其中硬化132公里,改造126公里,到村267公里。

除1个乡镇外,该县到乡镇的公路基本上硬化完毕。

全县主要辣椒产区已基本完成农村电网改造工程,在部分主要示范区,乡间小道也已经实现水泥路面硬化,更有供水设施直达田间,水电交通优势突出。

本县特别注重辣椒种植基地的基础设施建设,从1998年以来,在其规划的东南部10个辣椒种植基地镇,投入资金1000多万元,修通了100公里的东南大道,打造“百里红色经济走廊”,建设25万亩面积稳定、产量较高、品质优良、配套设施完善的种植基地,带动了全县辣椒产业的发展。

利用资源和区位优势,遵义市“十一五”以来把辣椒列为“六个百万亩工程”之一,并作为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建设的主导产业。

各县市区也出台了扶持辣椒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和措施,有效推动了辣椒产业的快速发展。

“十一五”期间,全市辣椒种植规模逐年增长,2005年,全市种植面积80万亩,总产9.6万吨,产值6.72亿元。

到2010年,种植面积已经增加到108万亩,总产17万吨,产值20.45亿元。

已形成了以遵义、绥阳、湄潭、凤冈4县共60余个乡镇为代表的辣椒重点产业带。

目前,100亩以上的辣椒基地110个。

遵义市辣椒种植生产现状在遵义市,种植辣椒主要以遵义、绥阳、湄潭、凤冈四县共60余个乡镇为重点区域。

带动全市辣椒基地发展,这四县的种植面积共有78万亩,占全市辣椒种植面积的72%。

在正安、余庆、习水、桐梓等10余个县(区、市)的30余个乡镇,也有总面积达30万亩的辣椒种植,占全市辣椒种植面积的28%。

其中,绥阳、遵义两县分别荣获“中国辣椒之乡、中国辣椒之都”的称号。

在遵义县,1999年,县委、县政府就决定做大做强辣椒产业、把辣椒产业打造成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从此,该县辣椒产业发展在全县4千多平方公里的大地上风生水起,如火如荼。

到2010年,遵义县辣椒种植面积已达40.76万亩,在全省88个县市中,是首屈一指的辣椒产业第一大县。

是年,辣椒产量达6万吨,产值高达8亿元,全县农民实现人均种椒收入760元。

遵义目前有“老干妈”、“旭阳”、“贵三红”等规模化的辣椒加工企业,产品有油辣椒、泡椒、干椒及干椒制品等6个系列50余个品种。

这些企业的产品销往世界各地,年加工量8万吨,产值10亿元,税收近1亿元。

加工业有这样的实力,与各级政府的大力扶持培育紧密相关。

2008年以来,遵义县建立了龙泉食品工业园区,并修建了标准化厂房无偿提供给“贵州老干妈公司遵义分公司”使用。

2009年3月建成投产后,去年完成辣制品加工量6.5万吨,产值5.5亿元,创税7000多万元。

2010年底,县国有资产投资有限公司又融资6000余万元作为股份注入“遵义县贵山红辣椒食品厂”,对企业进行异地搬迁扩能技改。

今年,又投资8000万元,新建占地230亩的标准化厂房提供给“贵三红”,目前项目即将完工投产。

在辣椒产业的研究与开发上,遵义市颇具实力。

遵义市有辣椒研究所,有15个相关新品种新技术推广服务机构,69位专业技术人员,35个专业合作社或协会。

通过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合作,该市先后开展了辣椒的引种提纯复壮、品比试验、模式化栽培、平衡配方施肥等技术研究,培育出了一批优良的当家品种。

当前遵义辣椒的生产的劣势一、辣椒品种比较混杂,优质商品种少一是由于种子产业化水平低,良种推广利用面积小,农村用种基本上都是根据地方的用种习惯及农民的个人爱好,自繁自育,自选自留,造成了一些地方品种的严重混杂与退化。

其椒果参差不齐,商品属性差,严重影响农民增收,给遵义辣椒产品的出口增加了困难。

二是由于没有当家品种,对辣椒生产基地的规划不明确,重点不突出,推广品种杂而乱,没有形成种植规模较大、极具影响力的地方特色辣椒品种,相反却造成了一些优良地方品种的退化。

三是辣椒科研、育种工作开展滞后,辣椒品种得不到及时的更新换代。

二、生产管理粗放一是种植辣椒普遍存在施肥不科学、防病不及时、管理不到位、种植不规范的“四不现象”;二是种植技术科技含量低,规范化程度不高,发展不平衡,投入不足,单产水平低(平均亩产120kg);三是采后处理技术落后。

遵义气候日照数少,阴雨天多,空气湿度大,特别是在辣椒采收季节,天气常常阴雨绵绵,阴冷潮湿,一方面不利于辣椒干制,另一方面不利于辣椒贮藏。

为此,绥阳等辣椒生产基地县大力推广晒席晾晒日光干制法,统一了烘房标准,规范了烘烤技术等,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三、辣椒加工企业发展与现代企业的差距明显一是多数辣椒加工企业只能加工传统产品,品种单一,与当前人们追求风味独特多样、绿色健康安全、包装美观环保、多元精细方便的方向有较大的差距。

二是重点企业研发创新能力不足,不能紧跟市场需求,研究新用途,设计新工艺,开发新产品,延长产业链。

三是企业管理水平较低,对资源的有效利用不够,企业小而多,牌子杂而乱。

四是对企业文化的培养与宣传淡化,企业形象模糊,缺乏企业精神。

五是对人才的培养力度不够。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核心要素,企业间的竞争实际上是人才的竞争。

辣椒生产企业重生产建设、轻科技投入的观念没有改变,极大地影响了企业的创新能力。

六是不注重品牌的保护与开发,没能及时按照市场规则推动产品获得必要的质量认证资格和市场准入资格,给企业的进一步发展造成了被动局面。

四、市场不够健全遵义市虽然已建成的虾子辣椒市场,绥阳辣椒市场等年吞吐量上万吨的辣椒专业批发市场,另外还建成了一批镇级辣椒收购市场,初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辣椒市场体系。

但辣椒市场的覆盖面仍然不足,一些地方交易不便的问题仍然严重,影响了辣椒生产在这些地方的发展。

市场经营范围较窄,包括虾子辣椒市场在内的大型辣椒专业批发市场仅以经营辣椒干为主,影响了辣椒产业向纵深方向发展。

另外市场信息网络建设滞后,市场管理较为粗放,服务系统不完善,服务功能不全等问题需要得到解决五、企业与种植户的订单生产有待加强当前,我市的辣椒企业与辣椒种植户已经开始小范围的开展订单生产模式,但仅限于靠近辣椒生产企业与交通便利的地区,未在全市范围内形成规模,边远地区辣椒仍要靠种植户自己与市场联系,同时辣椒企业与种植户的信息沟通较少,种植户对辣椒市场动态仍然主要凭借自己的经验应对。

六.散乱种植现象未改变当前,我市辣椒种植虽然已形成规模,但任然主要以农户家庭小规模种植为主,每户种植面积基本在5亩以内,辣椒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缓慢,辣椒种植大户较少,抗风险能力弱。

进一步推进辣椒产业发展的措施一、加大科技投入一是抓好辣椒新品种的选育和品种的复壮工作,提高和恢复种性,选育出优质、高产、抗病、适应市场需要的优良品种。

二是抓好辣椒良种推广工作,按照规划实行种子统一供给,提高和确保种子质量,进一步提高良种覆盖率。

三是抓好生产基地建设,按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要求,建立一批有规模、上档次、高效益,并与企业紧密结合的原料生产基地。

四是抓好培育壮苗、规范化种植、地膜覆盖栽培、无公害辣椒生产、病虫害防治等关键技术措施的推广,提高辣椒单产和质量安全水平。

二、扶持龙头企业遵义现有的辣椒产品加工企业中,多数为传统工艺生产,产品档次低,市场可容性小,产品市场竞争优势弱,带动力不强。

因此,要加大加工企业特别是对精、深加工企业的培植与扶持,促进辣椒产品的提级增值,依托龙头企业前连市场,后连基地,带动辣椒产业的发展。

具体做法是进一步整合现有资源,加大科技投入,开发新产品,延长产业链,提升贵州辣椒加工企业的整体实力。

一是落实扶强去弱,扶优去劣,搞好整合资源。

二是实施市场准入制度,实现辣椒食品加工企业获得国家认证,与国际市场接轨。

三是加大对企业的科技投入,汇集地方特色,开展创新。

从油辣椒、酸辣椒、酱辣椒、泡辣椒等传统的简单加工发展到更精深的辣椒食品加工,从仅供食用发展到其它方面的用途,并最终形成辣椒产品的系列化生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