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工程经济学--第六章--设备更新的技术经济分析
工程经济学--第六章--设备更新的技术经济分析
1
r
[(K r
n
C rj
j 1
j ) VrL n ]
24
二、追加投资回收期 (C:单位产品生产成本;r:大修;m:技改;n:购置新设备。)
设定: Kr Km Kn
Cr Cm Cn qr qm qn
Kr qr Km qm , Cr Cm 改装
Kr qr Km qm ,Cr Cm
例题:6-2(P124)
15
[例题]某设备的原始价值为10000元,物理寿命为10年,运行成本初始值 700元,各年运行成本初始值与劣化值之和、年末残值见表。求设备的经 济寿命。
使用
年末
年限
C1 :(运行 残值
费用)
(1)
( 2)
( 3)
1
700+0=700
7200
2
700+100=800
5300
j 1
➢若劣化值线形变化,有:
劣化值
AC K0 (A / P, i0 , n) VL (A / F, i0 , n) C1 (A / G,i0 , n)
➢注:
等差序列年值系数(P51)
如果设备残值不能视为常数,运行成本不呈线性增长,各 年不同,且无规律可循,这时可根据工厂的记录或者对实 际情况的预测,用列表法来判断设备的经济寿命。
2
价值和一年后可售价值的平均值)。
18
2、新设备年均总费用的计算
AC n
Kn
T
VL
Kn
2
VL
i(T1) 2年均价 值损耗时间价值 运行劣化
损失
损失
求极值得:
ACn
2(K n
VL
)
(K n
VL 2
)i
19
当年劣化值增量 不易求得时,可根据经验决定新设备的
合理使用年数T,然后再求年劣化值增量 ,最后计算年均
2365
1188
2326
1078
2334
990
2390
16
三、设备的技术更新(购买新型设备)的经济分析 •比较继续使用旧设备和购买新型设备的经济性。 •常用的方法有年费用比较法和更新收益率比较法。 (一)年费用比较法 年费用比较法从原有旧设备的现状出发,分别计算旧设备 再使用一年的总费用和备选新设备在其预计的经济寿命期 内的年均总费用,并进行比较,根据年费用最小的原则决 定是否应该更新设备。 1、旧设备年总费用的计算
技术寿命是从技术角度看设备的最合理的使用年限,它是由 无形磨损决定的,是从开始使用到因技术原因被淘汰所延续 的时间,与技术进步速度有关。
经济寿命是从经济角度看设备最合理的使用年限,它由有形
磨损和无形磨损共同决定的。具体来说,它是指能使一台设
备的年平均使用成本最低的年数。
11
设备的年平均使用成本由两部分组成: 一是设备购置费用的年分摊额,它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而减少; 二是设备的年运行费用,它随着设备使用年限的延长而增加。 因此,设备的年平均使用成本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在适宜 的使用年限内会出现年均总成本的最低值,使年均总成本最低 的年数,就是设备的经济寿命。
3
700+150=850
3500
4
700+250=950
2200
5
700+400=1100 1100
6
700+600=1300 900
7
700+850=1550 700
8
700+1150=1850 500
9
700+1500=2200 300
10 700+2000=2700 100
年均运行费用
(2)
有形磨损I:使用过程中,发生的实体磨损
有形磨损II :闲置过程中,发生的实体磨损 第i个零件的实际磨损度
2、度量
有形磨损度
修理费用
p
R K1
或
设备的再生产价值
n
i ki
p
i 1 n
ki
i 1
2
第i个零件的价值
二、设备的无形磨损
1、无形磨损的概念及成因:科学技术进步
➢无形磨损I:同种设备再生产的价值降低,使其价值降低,
而使用价值并不降低。
——不可补偿
➢无形磨损II:更新型的设备出现,使其价值降低,使用价
值也降低。
2、度量
再生产(再购)价值
I
K0 K1 K0
(无形磨损)价 值降低系数
原始价值
3
三、设备的综合磨损:
有形磨损后的剩余: 1 p 无形磨损后的剩余: 1 I
设备综合磨损程度: 1 (1 p )(1I )
23
一、最低费用法
旧设备 原型替代
TC0
1
0
[
n
C0 j
j 1
j
V0L n ]
TCn
1
n
[(K n
n
C nj
j 1
j ) V00
VnL n ]
新型替代
TCh
1
h
[(K h
n
C hj
j 1
j ) V00
VhL n ]
改装
TCm
1
m
[(K m
n
Cmj
j 1
j ) VmL n ]
大修
TC r
C1
T 1
2
对年平均费用求极值(年平均费用最低)得:
经济寿命
T * 2(K0 VL )
例题6-1(P108)
即最佳更新时机。
14
2、动态评价方法 若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设备劣化非线形增加,)有
n
AC K0 (A / P, i0 , n) VL (A / F, i0 , n) C1 [ W j (P / F, i0 , j)](A / P, i0 , n)
n
K Bt (1 i ) t VL (1 i ) n t 1
n
K B1 (1 i ) 1 [ Bt (1 i ) t1 VL (1 i ) n1 ](1 i ) 1 t 1 V1
i B1 (K V1 ) K
21
更新收益率原理性公式
i
B1
V0
m
K n (1
K1 Kn
重置成本
残值
某次维修费用
R K j Lj
大修费用≤新设备的重置费用
2、成本要求(设备大修的经济界限Ⅱ) :
第j次大修后生产单位产品的成本
Ij
Cj C0
1
或:Cj C0 Cj 0
生产单位产品的成本:大修后≤新设备
新设备生产单位产品的成本
8
对迅速发生无形磨损的设备来说,很可能是用现代化新 设备生产单位产品的费用更低。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满足大 修费用没有超过新设备的重置费用,但这种大修也不合理。
第六章 设备更新的技术经济分析
第一节 设备的磨损 第二节 设备大修及其技术经济分析 第三节 设备更新及其技术经济分析 第四节 设备的现代化改装(不要求)
1
第一节
设备的磨损
设备在使用或闲置过程中会逐渐发生磨损,磨损分为有形磨 损和无形磨损两种形式。
一、设备的有形磨损
1、 有形磨损的概念和成因
设备在使用 (或闲置 )的过程中发生的实体磨损称为有形磨 损或物理磨损。
间隔期内的年产量,就可以求出各次大修的间隔期 T j
n n
代入 T j TE 求得最佳大修次数
j 1
10
第三节 设备更新及其技术经济分析
一、设备更新的概念及类型(P122) 原型设备更新:只解决设备损坏问题 技术设备替代:还解决技术进步问题
设备更新的时机,一般取决于设备的技术寿命和经济寿命。 (P119)
假设:运行成本初始值:C1
运行成本呈线形增加,每年增加额为:
第T年的运行成本为:CT C1 (T 1)
T年内运行成本的平均值:CT
C1
T
2
1
13
(2)设备购置费的年分摊额
K0 VL T
(k0:设备的原始价值; T:已使用的年数;VL:设备残值) (3)于是,设备的年平均费用为:
AC
K0 VL T
在实践中,通常把为保持设备在平均寿命期限内的完好 使用状态而进行的局部更换或修复工作叫作维修。
按照经济内容,维修可以分为日常维护、小修、中修和 大修等几种形式。大修是维修工作中规模最大、花钱最多的 一种维修方式,对维修的经济性研究,主要是对大修而言。
在对设备进行大修决策时,必须同设备更新以及设备其 它生产方式相比较。
设KL为设备的残值,K1为再购价值,R为修理费用,有: KL=K1-R K1>R,设备具有价值; K1=R,设备无价值; K1<R,设备不具有修理的意义。
4
四、设备磨损的补偿方式: 磨损形式
可消除的有形磨损
不可消除的有形磨损
第二种无形磨损
修理
更换
现代化改装
补偿方式
注意:无形磨损I不可补偿
5
第二节 设备大修及其技术经济分析
总费用,即:
ACn
2(K n VL ) T
Kn VL T2
(Kn
VL ) 2
i
20
(二)更新收益率法(不要求)
更新收益率法是通过计算更新与不更新论证两种方案的差 额投资的收益率判别是否应进行设备更新的。由于该方法 给出的是一个收益率指标,可用于同其它各种投资方案进 行比较以寻求最佳的方案,因此它更具有适用性。
17
AC0
V00
V01
V00
V01 2
i C
旧设备年均 价值损耗
旧设备占用资金的 时间价值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