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饮食养生PPT课件

饮食养生PPT课件

13
附:食疗与药疗的区别:
食疗
药疗
摄取过程长,用量大,作用 缓 无毒副作用
基于营养,成分易被机化
摄取过程短,用量小,作用 急
有毒副作用,只是有大小多 少之分
基于治疗,成分不易被同化
满足心理要求
不一定满足心理要求
辅助治疗或直接治疗
直接治疗
14
中医食疗应用最多的是食补
,常用的食补方法,有平补法、清补法、温补法、峻补法四种。 平补法有两种意义,一种是应用不热不寒,性质平和的食物。如 多数的粮食、水果、蔬菜,部分禽、蛋、肉、乳类食物,如粳米、 玉米、扁豆、白菜、鹌鹑、猪肉、牛奶等。一种是应用既能补气, 又能补阴或既能补阳,又能补阴的食物。如山药、蜂蜜既补脾肺 之气,又补脾肺之阴,如枸杞子既补肾阴,又补肾阳等,这些食 物适用于普通人保健。
11
常入药膳的中药有一百多种,
中药中有些药物本来就是饮食中常食之品,如“药食同 源”的百合、山药、龙眼肉、芡实、荷叶、桑叶、决明 子、薏苡仁、赤小豆、山楂、杏仁、木瓜、枸杞子、莲 子、菊花、茯苓、红花、陈皮、薄荷、桑椹、高良姜、 昆布、海藻等。
12
其它食品
除此之外,调味品、香料、茶和代茶饮品实际上也属 于食物。用于药膳的中药必须具备以下特点: 首先,原料中药或经制备、烹饪的中药须安全无毒, 如党参、枸杞子、人参、白附片等。其次,原料中药 或经制备、烹饪的中药容易咀嚼食下,如党参、山药、 茯苓等;或者原料中药有较好的气味,比较适口,如 小茴香、甘松、砂仁、草果、桂皮等。应用于药膳的 中药主要是补虚药、温里药、化湿药、消食药中,其 它类别的中药使用较少。至于药性猛然、有毒的中药, 则绝不能用于药膳。
强化食物的强制推广问题较多。加碘食盐,强化加铁 酱油,低钠盐等等。 补钙补到便秘,反而打乱体内代谢平衡。
4
三、饮食养生法
中医食养的作用主要有聪耳、明目、乌发、生发、 增力、益智、安神、健肤、美容、轻身、固齿、 肥人、强筋、壮阳、种子(助孕)、益寿等二十 余种。这些作用在提高人体健康素质和预防保健 方面有着重要意义,是构成中医养生学的一个组 成部分。中国的传统饮食文化和理论与医药一脉 相承。把药物学称为“本草学”也主要根源于中 国以植物为主的传统饮食文化。
粗粮好还是细粮好?要看对象情况。大米加工,损失近半,浪费 惊人。 贴秋膘的习俗如何评价? 为何麻辣食物流行?
15
清补法
清补法是应用补而不滋腻碍胃,性质平和或 偏寒凉的食物,有时也以泻实性食物祛除实 证,如清胃热,通利二便,加强消化吸收, 推陈而致新,以泻中求补。常用的清补食物 有萝卜、冬瓜、西瓜、小米、苹果、梨、黄 花菜等,以水果、蔬菜居多。
医食同源的提法不准确。
3
三、饮食养生法
中医饮食养生,习称“食养”、“食疗”,是泛指利 用饮食来达到营养机体、增进健康,进而辅助治疗疾 病的活动。《黄帝内经·素问•五常政大论》所说的 “谷肉果菜,食养尽之”,药王孙思邈在《千金要方• 食治篇》中则指出“食能祛邪而安脏腑,悦神,爽志, 以资气血”。说明食物不仅维持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 还具有调理补养及治疗作用,这是与现代营养学观点 是不完全相同的。
9
常入药膳的中药有一百多种,
中药中有些药物本来就是饮食中常食之品,如“药食同 源”的百合、山药、龙眼肉、芡实、荷叶、桑叶、决明 子、薏苡仁、赤小豆、山楂、杏仁、木瓜、枸杞子、莲 子、菊花、茯苓、红花、陈皮、薄荷、桑椹、高良姜、 昆布、海藻等。
10
常入药膳的中药有一百多种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饮食文化使得食物 的种类相当丰富,涉及人们常见的 “谷肉果菜”,谷指各种谷物粮食和 薯芋(山药)、豆类;肉是禽兽肉类, 鱼类和龟鳖、蚌蛤、蟹虾,以及部分 虫、蛇类;果为水果、干果和部分野 果;菜是各种蔬菜野菜。
8
食物有阴阳、寒热温凉等区别
(3)五味:食物的天然味道,中医食疗理论将其与五脏相 对应。例如大蒜、芥、辣椒等味辛辣,属肺;香蕉、柿子、 荸荠等味甜,属脾;柠檬、木瓜、米醋等味酸,属肝;苦 杏仁、咖啡、莲子芯等味苦,属心;盐、墨鱼等味咸,属 肾。 (4)气味:具有刺激性气味的胡椒、洋葱、辣椒等属阳, 适于虚寒之人;而气味淡的杏仁、枣、橘子水和味清淡的 香蕉、苹果、葡萄属阴,可用于清解内热。 (5)升降沉浮:食物在人体内产生作用和疗效时的路径和 部位趋向。例如酒性清扬,易使人头晕;生姜、葱白、薄 荷能使人发汗出汗;均以升散、上浮为特点。如梨能祛除 内热,西瓜可利水,杏仁有轻泻作用,均具沉降、向下的 特点。
6
三、饮食养生法
食疗的作用和药疗基本一致,主要 体现在扶正与祛邪两方面,药王孙 思邈特别强调指出“若能用食平疴, 适性遣疾者,可谓良工”,“为医 者当须先洞晓病源,知其所犯,以 食治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 并称“食治”乃“养生之极术”。
7
食物有阴阳、寒热温凉等区别
(1)阴阳:是按照食物对人体的作用特性来区分的。 阴性食物能滋阴,供养形体(如小麦、柿子、猪肉等)。 阳性食物能供热能,是维持生命所必需的能量基础(如 人参、白酒、咖啡等)。 (2)寒热温凉属性:是按照人食用食物后的反应特点 来分的,如蟹、西瓜、梨属寒性;杨梅、蜂蜜、萝卜属 凉性;牛乳、鸡、葡萄属温性;姜、芥、羊肉属热性。 有些食物食性平和,如甜杏仁、胡萝卜、米汤或米粥等 则为中性。
全吃与吃全:一位癌症患者的饮食原则 概念错误:食物中毒与投毒犯罪 西医营养学与中医膳食养生的理念区别:多多益 善与按需平衡
5
三、饮食养生法
宋代中医巨著《太平圣惠方》 专设“食治门”,记载有食疗 方剂160首,可以用于治疗28 种疾病,并将食疗的作用总结 为“病时治病、平时养生”。 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中收 录的食药并用之品也超过了 500种,为中医食疗提供了极 为丰富的资源品种。
1
饮食养生法
主讲:医学教授 李 颖
主办: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
协办: 藏象养生学院
2
三、饮食养生法
(一)药食同源
食物是人类赖以生存最基本的前提,人类对于药 物的最初认识也始于对食物的认识,也就是说人 类发现并利用药物的过程是与自身食谱范围扩充 的需要和对食物功效不断总结积累的过程紧密相 连的,药物与特定食物的功效是同源的,可以说 食物的保健和治疗作用是药物的鼻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