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素问 六节藏象论

素问 六节藏象论


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
1.仓廪之本—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都 与谷物的受盛、转输、排泄有关,如同粮仓存粮、 出粮一样有收纳及排出。 2.营之居—指中焦脾胃。营产生于中焦脾胃。 3.名曰器—器,器皿。指六腑受盛的功能 4.能化糟粕,转味而入出者—指脾胃及六腑的功 能,既有精微吸收,又有糟粕的排泄的功能。
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 处也;其华在发,其充在骨,为阴 中之少阴,通于冬气。
译文 肾主蛰伏,是封藏经气的根
本,为精所居之处,其荣华表现在 头发,其充养的组织在骨,为阴中 之少阴,与冬气相通。

1.肾者,主蛰,封藏之本 蛰—冬眠伏藏的虫子,引申为收藏。以此 来比喻肾气闭藏和藏精的功能。 2.精之处也 3.其华在发,其充在骨 4.为阴中之太阴 因肾属水,位居膈下阴位,主闭藏阴精, 故为阴中之太阴,与冬寒之气相应。 5.通于冬气
肺者,气之本,魄之处也;其华 在毛,其充在皮,为阳中之太阴, 通于秋气。
译文 肺是气的根本,为魄所居
之处,其荣华表现在毫毛,其充 养的组织在皮肤,是阳中的太阴, 与秋气相通。

1.肺者,气之本 2.魄之处也: 魄:是精神活动的一种,指人的本能活动,低 级反应。如知觉、听、视、触觉。 “肺藏气,气舍魄” 3.其华在毛,其充在皮 4.为阳中之少阴 因肺属金,位居膈上,主肃降阳气,故为阳中 之少阴,与秋燥之气相应。 5.肺气通于秋


1、神的生成:自然界的天阳之气+饮食五味之气, 在五脏六腑的共同作用下产生的—气血 2、脏象:华——色泽,光辉 充——形态的充盈度 华充是五脏精气盛衰的外在表现 临床意义:五脏的华充是脏腑功能的外在表现。我 们可以通过诊察病人的外部表现,分析判断脏腑的 功能变化,即《灵枢本脏》:视其外应,以知其内 脏,则知所病矣。
素问•六节藏象论
篇解
• 六节 古人以甲子纪天度,甲子一周为一节(六十日), 六个甲子为一年,古曰“六六之节,以成一岁”。 • 藏象 藏于内部的脏腑及其表现于外的征象。
本篇先论“六节”的气候变化及其对人体和疾病的影响,其 次讨论藏象学说内容,故以“六节藏象论”名篇。教材选文为论 藏象部分。
帝曰:脏象何如?
岐伯曰: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 面,其充在血脉,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
译文 黄帝说:脏象是怎样的呢?
岐伯说:心,是生命的根本,为神所居之处, 其荣华表现于面部,其充养的组织在血脉,为 阳中的太阳,与夏气官,为五脏六腑之大主。 ②心藏神,主神明,人体一切活动均受神明支配。 ③心主血脉,血为人体活动的物质基础,而血是在心气的支配下化生的。 2.神之处也 心主血脉,人体的精神活动以血脉为物质基础。 3.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 华与充:华,指色泽。充,指形态充盈饱满。 4.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 心属火,位居膈上,主宣达阳气,故为阳中之太阳,与夏热之气相应。
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仓 廪之本,营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转味 而入出者也,其华在唇四白,其充在肌,其味 甘,其色黄,此至阴之类,通于土气。 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也。
译文 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是仓廪
之本,为营气所居之处,因其功能象是盛贮食物的 器皿,故称为器,它们能吸收水谷精微,化生为糟 粕,管理饮食五味的转化、吸收和排泄,其荣华在 口唇四旁的白肉,其充养的组织在肌肉,其味甘, 其色黄,属于至阴之类,与土气相通。以上十一脏 功能的发挥,都取决于胆气的升发。
3、凡十一脏取决于胆 人与自然相通应,脏腑之气与四时之气相 通并受时气的影响,而四时气候变化的正常与 否,又取决于立春,即冬至后四十五日之时的 运气的变化。《六节脏象论》说:“所谓求其 至也,皆归始春。”运气正常,气候正常,对人 体的影响小,脏腑功能正常,则人无病或少病。 如运气异常,则脏腑功能异常,而出现气淫气 迫等现象,故“凡十一脏取决于胆”是说十一 脏的功能活动正常与否,取决于胆所通应的时 气的变化。李东垣:“胆者少阳春升之气,春 气升则万化安,故胆气春升,则余脏从之,所 以十一脏取决于胆。”
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其华在 爪,其充在筋,以生血气,其味酸,其 色苍,此为阳中之少阳,通于春气。
译文 肝,是罢极之本,为魄所居之处,
其荣华表现在爪甲,其充养的组织在筋, 可以生养血气,其味酸,其色苍青,为阳 中之少阳,与春气相通。

1.肝者,罢极之本 罢极:疲劳,或耐受疲劳。与肝主藏血、疏泻、养筋有关。 2.魂之居也 魂:精神活动的一种,指人的意识活动,包括 人的识性、记性、悟性。魂寄予血液之中。 “肝藏血,血舍魂” 3.其华在爪,其充在筋 3.阴中之少阳 因肝居膈下阴位,主少阳升发之气,属于木,故为阴中之 少阳,与春温之气相应。 4.通于春气
5.至阴之类,通于土气 ①至,到达。脾为夏秋过渡时期,故为至阴。 ②至阴—最阴,脾居膈下,功能是转化、传化 水湿。 通于土气: ①强调脾旺于四季。“常于四时长四脏” ②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能滋养五脏六腑,脾 土的功能就象土地生养万物一样,故脾气通于 土。
6、凡十一藏取决于胆:
取决于胆:取决于胆所通应的时气—春气 李东垣:胆者少阳春升之气,春气升则 万化安,故胆气春升,则余藏从之,所以十 一藏皆取决于胆。 张介宾: 足少阳为半表半里之经,亦曰中正之 官,有曰奇恒之腑,所以能通达阴阳,而十一藏皆 取决乎此也。 《六节脏象论》:“求其所至也,皆归 始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