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仿真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物流仿真实验课程编码:107236
学时:1周学分:1
开课学期:6
课程类别:集中实践环节
课程性质:必修
适用专业:物流管理
先修课程:物流学概论、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管理运筹学
一、实验的性质、目的及任务
物流仿真实验的基本任务是让学生利用Flexsim物流仿真软件完成相应的物流流程模拟,撰写实验报告。
通过实验,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物流工作流程,掌握Flexsim物流仿真软件的基本功能及使用方法,提高物流专业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增强感性认识,为以后的实际工作打下基础。
二、主要设备及器材配置
(1)硬件及其网络环境
服务器一台:PII400/10.3G/128M以上配置、客户机100台、局域网或广域网。
(2)软件及其运行环境
Flexsim,Windows 2000 Server、SQL Server 7.0以上版本、IIS 5.0、SQL Server 数据库自动配置、IIS 虚拟目录自动配置。
三、实验基本要求
《物流仿真实验》要求学生掌握物流的专业基础知识,熟悉物流作业业务流程,在此基础上进行设计与知识应用,并予以总结分析。
四、实验项目与内容提要
实验内容主要是进行配送中心的模拟与设计,验证其合理性,并进行综合分析。
五、实验成绩评定办法
物流仿真实验根据出勤情况、实验报告结果进行成绩评定。
实验无故缺勤本部分成绩为零。
实验成绩将综合考虑出勤和实验报告结果(实验结果中除实验目的与实验步骤,必须附流程设计的平面图与立体图、仿真后生成的标准报告、流程中任意一个或多个(至少一个)实体报告中的状态、数量和停留统计图,每少一张图表扣5分,同时根据实验流程设计是否合理及生产的统计图数量是否合理酌情给分)。
六、参考资料
《物流仿真实验》实验指导书(见附件)
《物流仿真实验》实验指导书
一、系统描述
在现代商业社会中,配送中心已经成为连锁企业的商流中心、物流中心、信息流中心,是连锁经营得以正常运转的综合物流服务设施。
在本实验中,配送中心从三个供应商进货,经过存储和分拣,向三个生产商供货,而每个供应商都为三个生产商提供产品。
仿真目的是研究该配送中心运转过程和库存控制情况,进行利润分析,并试图加以改善。
二、系统数据
⑴供应商(3个)
当三个供应商各自供应的产品在配送中心的库存小于10件时开始生产,库存大于20件时即停止生产。
供应商一和供应商二分别以4小时一件的效率向配送中心输送产品,而供应商三则提供一件产品的时间服从3~6小时的均匀分布。
⑵配送中心发货
当三个生产商各自的库存大于10件即停止发货。
当生产商一的库存量小于2时,向该生产商发货;当生产商二的库存量小于3时,向该生产商发货;当生产商三的库存量小于4时,向该生产商发货。
⑶配送中心成本和收入
进货成本3元/件;供货价格5元/件;每件产品在配送中心存货100小时费用1元。
⑷生产商(3个):
三个生产商均连续生产。
生产商一每生产一件产品需要6小时;生产商二每生产一件产品的时间服从3~9小时的均匀分布;生产商三每生产一件产品的时间服从2~8小时的均匀分布。
三、实验要求
⑴建立配送中心的概念模型
⑵进行系统的模型实体设计
⑶建立配送中心的flexsim仿真模型
步骤清楚;模型参数设置详细,有叙述,有截图;
⑷结果分析清楚,结论得当,有分析图表。
四、作业
⑴对配送中心模拟运行1年(在该实验中,1个单位代表1个小时),试计算该配送中心一年的总利润;
⑵适当调整库容量和订货条件,多次运行模型并进行数据分析,找出使得配送中心利润最大的条件(如何进行设置,制定合理的库存管理策略);
⑶实验体会,不少与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