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分析崔颢《黄鹤楼》诗与李白《登金陵凤凰台》诗在平仄格律上的异同。
(10分)
答:李白诗句中的平仄符合七律的格式,崔颢的诗则不符合七律的格式。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这首七言律诗的用韵方式为首句入韵平起式。
其韵脚是下平十一尤(平水韵)。
下面,让我来具体分析一下这两首诗的平仄格律: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李白的全诗都严格按照七言律诗的格律进行创作的,格律都非常的严谨。
但是,崔颢的《黄鹤楼》不是规范的七律。
也让我来具体分析如下: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平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平仄仄仄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平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平平仄仄仄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按照七言律诗的格律的规定来讲,颔联和颈联的上下句应两两相对,即出句和对句的结构方式基本相同,相应的词语要求平仄相对(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大体如此),词性相同,词意相类。
但是崔颢的诗颈联:“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其平仄排列是“平平仄仄仄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出句“二四六”三字的平仄是“平仄平”,对句的是“仄平仄”,正好相对。
但颔联“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除了“黄鹤”和“白云”外,均不相对。
这两句的平仄排列是“平仄仄仄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二、四、六”分别是“仄仄仄”和
“平仄平”,这里只有出句的第四字改作平声才能合律。
另外,出句以“三仄”收尾,对句以“三平”结束,犯了诗律的大忌。
这两首诗的押韵韵部相同,都是押传统的“平水韵”下平声【十一尤】韵。
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前面四句的韵脚“游”、“流”、“丘”,与崔颢《黄鹤楼》前面四句的韵脚“楼”、“悠”,只是韵部相同,但是韵字不同,这叫“和韵”。
李白诗后面四句的韵脚“洲”、“愁”,与崔颢诗后面四句的韵脚相同,这叫“步韵”。
这种“和诗”的写诗方法,难度非常大,一般没有基本功的人是很难写好的。
但是,李白的这首“和诗”和得很好,自然、流畅,毫无人工痕迹。
有人说李白的这首和诗“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不是没有道理的。
因此,有些人不懂得这“和诗”的艰难性,还说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是模仿崔颢的《黄鹤楼》,乱加批评,我认为是不够恰当的。
(学习的目的是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努力就一定可以获得应有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