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大纲(护理学本科)

《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大纲(护理学本科)

《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大纲
(供四年制本科护理学专业使用)
Ⅰ前言
本大纲适用于四年制本科护理学专业学生使用。

编写本大纲的目的是要求学生在学习《护理学基础》理论知识的过程中,通过实验课的学习与练习巩固理论知识;学生通过亲自动手操作,得到比较全面的护理学基础的基本操作技能训练;让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树立无菌观念、保护病人隐私及安全的观念、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理念。

现将大纲使用中有关问题说明如下:
一为了教师和学生更好地掌握教材,大纲每一章节均由教学目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三部分组成,教学要求分掌握、熟悉和了解三个级别,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级别对应,并统一标示(核心内容即知识点以下划实线,重点内容以下划虚线,一般内容不标示),便于学生重点学习。

二教师在保证大纲核心内容的前提下,可根据不同教学手段,讲授重点内容和介绍一般内容。

三总教学参考学时为56学时。

四教材:《护理学基础》,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李小寒,4版,2006年;《护理操作常规》,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护理部编写。

Ⅱ正文
实验一铺床法
一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让学生掌握各种铺床法的方法,并了解节力原理。

二教学要求
(一)掌握铺床的基本技巧和省力原理;
(二)了解不同铺床法的目的。

三教学内容
(一)铺麻醉床、暂空床、备用床的目的;
(二)铺麻醉床、暂空床、备用床的方法;
(三)铺麻醉床、暂空床、备用床的注意事项;
(四)铺麻醉床的床旁用物准备。

实验二卧床病人更换床单法
一教学目的
学习卧床病人更换床单的方法,并掌握一些操作技巧。

二教学要求
1.掌握操作技巧,能运用相关节力知识;
2.熟悉操作步骤。

三教学内容
1.学习操作技巧;
2.更换床单位的顺序;
3.操作中的注意事项。

实验三无菌技术
一教学目的
学习无菌技术的操作方法,建立无菌观念。

二教学要求
1.掌握无菌技术的操作方法;
2.掌握无菌技术的操作注意事项;
3.建立无菌观念。

三教学内容
1.铺无菌盘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2.打开无菌包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3.取无菌溶液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4.戴无菌手套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5.夹取无菌物品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实验四生命体征的测量
一教学目的
学习各种生命体征的测量,并熟悉正常值,能判断异常情况。

二教学要求
1.掌握各种生命体征的测量;;
2.掌握脉搏短绌的测量方法。

三教学内容
1.学习各种生命体征的测量;
2.脉搏短绌的测量方法。

实验五吸氧、吸痰
一教学目的
学习吸氧、吸痰的操作方法、注意事项,并学习相关了理论知识。

二教学要求
1.掌握吸氧、吸痰的操作方法;
2.熟悉氧气筒和吸痰器的使用;
3.准确准备用物;
4.熟悉根据不同病情调节氧流量的知识。

三教学内容
1.学习吸氧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2.学习吸痰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3.学习氧气筒和吸痰器的使用。

实验六晨间护理
一教学目的
主要学习晨间护理包含的内容及操作方法,着重强调口腔护理,让学生掌握其操作方法。

二教学要求
i.掌握口腔护理的操作顺序和注意事项;
2.掌握为昏迷病人进行口腔时的注意事项;
3.能熟记晨间护理的顺序;
3.操作过程中保护病人安全与隐私;
4.根据不同病情选择口腔护理溶液。

三教学内容
1.晨间护理;
2.强调口腔护理;
3.整理病人床单位。

实验七穿脱隔离衣
一教学目的
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学会穿脱隔离衣,并建立自我保护意识。

二教学要求
1.掌握正确穿脱隔离衣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2.建立自身保护和保护病人的意识;
3.六步洗手法的顺序。

三教学内容
1.穿隔离衣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2.脱隔离衣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3.洗手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实验八鼻饲法
一教学目的
掌握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并了解鼻饲的目的。

二教学要求
1.掌握正确操作鼻饲法;
2.掌握正确运用3种方法判断胃管是否在胃内;
3.掌握正确选择鼻饲液的温度和量;
4.操作过程中能有效与病人沟通,并能有效观察病人的反应;
5.应该强调正确准备用物的重要性。

三教学内容
1.鼻饲法的操作方法;
2.用物的准备;
3.鼻饲液的选择;
4.3种判断胃管是否在胃内的方法;
5.与病人的有效沟通及操作过程中对病人反应的观察;
6.对昏迷病人插胃管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实验九导尿术
一教学目的
主要让学生掌握导尿的方法、注意事项,并学习理论知识。

二教学要求
1.掌握导尿术的操作步骤;
2.掌握导尿术的消毒步骤及注意事项;
3.建立无菌观念;
4.熟练用物准备;
三教学内容
1.用物准备;
2.导尿术的操作步骤;
3.无菌观念的建立和无菌区域的建立;
4.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5.与病人的沟通交流和保护病人的隐私。

实验十灌肠术
一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掌握灌肠术的操作方法、液体的选择及适应症和禁忌症。

二教学要求
1.掌握灌肠的操作过程;
2.掌握不同灌肠液的选择;
3.掌握灌肠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4.熟悉用物准备。

三教学内容
1.灌肠的操作方法;
2.学习灌肠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3.学习不同灌肠液的选择;
4.学习操作过程中的观察事项;
5.用物准备。

实验十一肌内注射法
一教学目的
主要学习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并熟悉相关解剖知识和理论知识。

二教学要求
1.掌握肌内注射部位的定位方法和注意事项;
2.掌握进针的方法;
3.了解肌内注射部位的解剖结构;
4.建立无菌观念。

三教学内容
1.肌内注射的注意事项;
2.肌内注射的方法;
3.肌内注射部位的定位方法;
4.介绍肌内注射的解剖结构。

实验十二皮内注射法
一教学目的
学习皮试的操作方法、皮试液的配制、过敏试验的观察及过敏发生的处理,以巩固所学理论知识。

二教学要求
1.掌握青霉素皮试液的配制;
2.掌握青霉素过敏的表现及处理方法;
3.掌握皮试结果的观察事项。

三教学内容
1.青霉素皮试液的配制;
2.青霉素过敏的反应及处理方法;
3.皮试进针的方法;
5.皮试结果的观察指标。

实验十三静脉输液
一教学目的
学习静脉输液的操作方法、操作原则及熟悉相关知识。

二教学要求
1.掌握静脉输液的操作流程;
2.掌握静脉输液的操作原则:无菌原则、三查七对;
3.掌握血管的选择;
4.建立无菌观念;
5.熟悉医疗垃圾和生活垃圾的处理;
6.准备物品的重要性。

三教学内容
1.静脉输液的操作流程;
2.静脉输液的操作原则:无菌原则、三查七对;
3.血管的选择指标;
4.医疗垃圾和生活垃圾的处理;
5.熟悉用物准备。

实验十四心肺复苏(自主设计性实验)
一教学目的
学习院外急救的方法和理论知识介绍。

二教学要求
1.掌握心肺复苏的按压方法及定位方法;
2.掌握按压的比例;
3.掌握3种开放气道的方法;
4.掌握有效开放气道的指针;
5.建立时间就是生命的观念。

三教学内容
1.心肺复苏的按压方法及定位方法;
2.1人操作及2人操作的按压比;
3.3种开放气道的方法;
4.有效开放气道的指针。

Ⅲ教学组织与方法
一实施机构:护理系基础护理学教研室。

二组织内容:教案审核、集体备课、教学方法研究、教学手段应用。

三教学方法:
1. 实验教学:集中讲解和操作过程示教,15人为1组分组练习,每组先由一个同学回示
教,带教老师再次讲解,学生独立操作,最后学生和老师分别作总结。

每次实验
所有学生均书写实验报告,教师批改实验报告并反馈情况。

2. 教学地点:在护理系基础护理学实验室,实验师资由基础护理学教研室委派。

3. 辅导形式:课堂巡视和指导、讨论、提问和总结相结合。

四考核办法:实验报告成绩占10%,实验操作成绩占10%。

Ⅳ教学时数分配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