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命体征的观察及护理

生命体征的观察及护理


4)对流(convection):受气体或液体流动速度的影响
精选
9
一、体温的产生与调节
(三)体温的调节
精选
10
二、正常体温及其生理性变化
(一)正常体温 摄氏温度(℃)和华氏温度(℉)
换算公式
℉=℃×9/5+32
℃=(℉-精3选2)×5/9
11
㈠正常体温
2.体温的正常范围 成人正常体温范围及平均值
皮肤温度: 也称体壳温度、体表温度, 常受环境温度和衣着厚薄的影响,较不稳 定,且低于体核温度。
5
精选
学习内容
一、体温的产生与调节 二、正常体温及其生理性变化 三、异常体温的观察及护理
精选
6
一、体温的产生与调节
(一)体温的产生
糖、脂肪、蛋白质 50%转化 热能
其余不足50% 贮存于三磷酸腺苷内
上升形式:有骤升和渐升两种形式
临床表现:皮肤苍白无汗、畏寒
精选
17
㈠ 体温过高的评估
(2)高热持续 期
特 点:产热和散热趋于平衡
体温持续在较高状态
持续时间:因病情和治疗效果而异
临床表现:皮肤潮红灼热
呼吸和心率加快
精选
头痛头晕甚至惊厥昏18迷
㈠ 体温过高的评估
(3)体温下降 期(退热期)
特 点:散热增加而产 热趋于平衡, 体温恢复正
No Image
2.散热 人体以物理方式散热
散热部位:是皮肤(70 %) 、呼吸(29 % )、排泄(1 %)
1)辐射(radiation):在低温环境中的主要散热方式 2)传导(conduction):量取决于所接触物体的导热性能。 3)蒸发(evaporation):在环境温度高于人体皮肤温度
时的主要散热方式。
转换和利用 热能散发到体外
精选
7
一、体温的产生与调节
(二)产热与散热 1.产热过程(人体以化学方式产热)
产热主要是由于人体新陈代谢和 骨骼肌运动产生。
a.交感N兴奋 b.甲状腺素分泌增多 c.骨骼肌运动:寒冷环境中→寒战→产热 d. 进食
精选
8
一、体温的产生与调节 No
Image
No Image
红,口唇干裂,体质消瘦,卧床不起,食欲差。上 午8:20给予退热剂后,体温降至38.9 ℃,大量出 汗,口干,下午2 :00体温升至39.8 ℃。
请问:1.李某发热呈何热型?
2.请根据病人情况提出护理措施。
精选
24
4.发热病人的护理
1.密切观察 测 物T理:q降4温h,或正药常物3降d后温→1-2次/d
常 范部围位 平正均常部温范位度围 正平常均范温围度 平 3-37.口2 ℃腔 36.337.-0口3℃7.2腔℃ 36.3-3377..02℃℃
5-37.直7 ℃肠 36.357.-5直3℃7.7肠℃ 36.5-3377..57℃℃
0-37.腋0 ℃窝
36.306.-5腋3℃7.精0选窝℃
36.0-3367..50℃℃ 12
精选
26
3.体温过低病人的护理
1.密切观察 T:q1h
2.保暖措施
3.配合抢救
4.心理护理
测 加盖衣被等 给予热饮 提高室温 暖箱
5.提高环境温度
精选
27
四、体温计的种类与构 造
精选
28
(一)体温计的种类 与构造 水银体温计
精选
29
(二)体温计的消毒和 1.消毒检查 ?容器
?消毒液
?时间
精选
2.降温
3.饮食护理 高热量、高维生素、高蛋白等
4.保证休息 低:酌情减少活动,高:卧床休息
5.促进舒适
口腔护理、皮肤护理、安 全护理
6.健康教育
精选
25
(二)体温过低
1.定义 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
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发育成熟 散热过多 产热减少
2.临床表现
皮肤:苍白,皮温下降 呼吸心率减慢,血压降低 意识改变甚至昏迷
30
(二) 体温计的消毒和 1.消毒检查
2.检查
精选
31
(三)测量体温的 1.评估方法病人整体状况
2.计划 测温局部情况

精选
32
(三)测量体温的 1.评估方法
2.计划
3.实施 核对解释

测量体温

读数记录

整理归位 精选
33
测口温
(二)体温 的生理性变 化
影响因素
年龄 性别 昼夜 环境 药物 其他
一般波动范围不超过0.5-1.0℃
精选
13
精选
14
三、异常体温的观察及护理
(一) 体温过高
又称发热,由于各种原因使 要素一:病因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 要素二:
上移,产热增加而散热减少
作用部位
要素三:
导致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 作用结果
部位:水银端斜 放于舌下热窝处 嘱病人闭口用鼻 呼吸 勿用牙咬勿说话 测温3min
若不慎咬碎 立即清除碎屑 延缓汞的吸收 促进汞的排出
精选
34
测腋温
腋下有汗应先 擦干 水银端放于腋 窝正中,紧贴皮 肤,屈臂过胸 测温10min
精选
35
测肛温
取好体位 润滑肛表 插入深度:3-4cm 测量时间:3min

退热方式:骤降和渐降
临床表现:皮肤湿冷
精选
血压可轻度1↓9
体温过高的评估
3.常见热型 体温曲线的形态称为热型 稽留热
精选
20
体温过高的评估
稽留热 驰张热
精选
21
体温过高的评估
稽留热 驰张热 间歇热
精选
22
体温过高的评估
稽留热
驰张热
间歇热
不规则热
精选
23
想一想
病人李某,发热一周,体温持续在39-40℃,拟诊发 热待查于上午8时入院。测T40.3 ℃,P110次/min, R28次/min,BP135/90mmHg,神志清楚,面色潮
精选
15
㈠ 体温过高的评估
1.发热程度
以口腔温度为例
低热 37.3-38.0℃ 中等热 38.1-39.0℃ 高热 39.1-41.0℃ 超高热 41.0℃以上
人体最高的耐受热为40.6-41.4℃
精选
16
高达43℃极少存活
㈠ 体温过高的评估
2. 发热过程及表现 (1)体温 上升期
特 点:产热大于散热,体温升高
第七章 生命体征的观察及护理
LOGO
精选
1
什么是生命体征?
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合称为生 命体征,是机体内在活动的客观反 映是衡量机体身心状态的可靠指标
精选
2
第一节 体温的观察及护理
精选
3
体温的定义
体温:指身体内部胸腔、腹部和 中枢神经的温度,其特点是相对稳定 且较皮肤温度高。
4
精选
皮肤温度
精选
36
㈢ 测量体温的方法

三防
意 防碰碎爆裂
事 项
防测量不准 防意外发生
精选
37
脉搏的第观二察节及护理
精选
38
学习内容
一、脉搏的产生
一、正常脉搏及其生理变化
二、异常脉搏的观察及护理
三、脉搏的测量
精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