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条本规划根据《中华人民国城市规划法》和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制订,是市域围城市建设的指导性文件。
第二条本规划基本依据包括下述标准和文件:1、《中华人民国城市规划法》及社会、经济、环境等涉及城市发展与建设的相关法律。
2、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中华人民国国家标准GBJ-137-90《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及《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等相关技术规、标准。
字串33、《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国发[2002]13号、《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的通知》建规[2002]204号等国家、省、市有关文件。
4、《省城镇体系规划》、《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10》、《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6-2010》等相关规划。
5、省十五计划、市十五计划、浮梁县十五发展计划。
6、市、乐平市及浮梁县相关部门的规划设想。
第三条规划指导思想1、进一步突出历史文化名城的地位,打造“千年名镇”的新形象,并按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标准来进行城市规划的编制。
2、加强环境保护,挖掘文化涵,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要素,塑造优美的生态化旅游城市,体现可持续发展原则。
字串53、结合规划管理要求,合理确定人口和用地规模,体现弹性规划原则。
4、合理确定布局结构,科学安排近期、远期建设顺序,体现有序开发原则。
5、有效改造旧城,有机结合历史保护,有序搬迁现状居民点,改善居住环境,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
创造良好的生活、居住、工作、学习和休闲环境,提供合乎标准的住房和充分的基础设施服务。
6、配置完善的基础设施,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体现城市高效服务原则。
第四条规划重点1、进行城市性质、人口和用地规模论证,科学、合理地预测城市规模。
2、明确城市用地发展方向和空间布局结构。
3、研究城市综合交通设施,统筹安排路网场站。
字串44、确定公共设施与基础设施的建设标准。
第五条规划围界定市域:市行政区域,包括一个城区(珠山区)、一个郊区(昌江区)、一个市(乐平市)、一个郊县(浮梁县),总面积5,256平方公里。
城市规划控制区:城市规划区控制围包括现有城区、周边的吕蒙乡、竟成镇、鲇鱼山镇、洪源镇、罗家垦殖场、湘湖镇、浮梁镇、三龙乡、西郊垦殖场、丽阳乡、荷塘乡11个重点地区及其农业和生态用地的全部或部分,面积总计约580平方公里。
另外在规划控制上,应当充分考虑到乐平市、浮梁县的城市建设用地。
中心城区:即市区,包括珠山区;昌江区的竟成镇、吕蒙乡、西郊垦殖场;浮梁镇的洪源镇、湘湖镇、罗家垦殖场部分地区。
规划建设围为160平方公里(具体规划围见用地规划图),其中城市建设用地为80平方公里。
字串8第六条规划期限近期2002-2010年;中期2010-2016年;远期2016-2020年;远景展望至本世纪中叶。
第二章社会经济发展第七条的经济发展,要加快改革,扩大开放,面向全国,走向世界,不断推向新水平。
力争在2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以上。
202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人均国生产总值由现状7,205元提高到54,000元,三次产业比为5:48:47,财政收入80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2%。
第八条国生产总值到2005年(按2000年的价格计算)达到185亿元左右,人均国生产总值达到10,000元;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13%左右,到2005年达到16亿元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2%,到2005年达到50亿元左右;外贸出口总值年均增长10%,到2005年突破7,000万美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50%。
字串6第九条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对下岗工人的再就业培训力度,积极鼓励下岗职工从事经营活动。
加大对城市弱势人群的关怀与扶持,对贫困人口实行各项优惠政策。
改革社会养老制度,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各项公共服务设施以及居住区和住宅的建设,要充分重视老年人和残疾人的特殊需要。
到2020年恩格尔系数(即人民生活性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下降到30%,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
第十条经济发展战略:以瓷立镇、以瓷兴市,以部省共建国家瓷科技城为契机,坚定不移的走瓷振兴之路。
重点发展瓷、汽车、机电、电力、化工、建材和食品七大支柱产业,办好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瓷科技园,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建立起服务瓷都、面向全国和世界的、功能齐全、布局合理、服务一流的第三产业体系,将建设成知名的国际旅游城市。
字串6第十一条社会发展战略:进一步发挥瓷都的文化优势,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把挖掘瓷都历史的研究、旅游开发和产业化放到突出位置,积极发展科普事业,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提高人口素质,改善生活质量,使市的社会发展上升一个新的台阶,逐步与其经济建设相协调,与千年瓷都的风貌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地位相一致。
第十二条城市建设战略步骤1、近期(2002-2010年):大力促进城市开发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逐步实现土地的可持续利用;配合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优化资源配置,推动城市产业的技术更新;加快高新技术产业研发和产业化协作基地的建设;加强城市各等级中心城的建设,形成现代化的城市框架和良好的城市生态系统;实现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卫生城市、优秀旅游城市和省园林城市的目标。
字串82、远期(2010-2020年):全面推进经济的高速增长,全市整体达到中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水平;建成全国著名的瓷高科技研发和产业化协作基地,做大做强制造业;建成全国著名的加工制造业基地和瓷外贸出口基地,实现与周边各城市的生产分工和协作;形成功能完善、环境优美、多组团协调发展的现代化城市格局;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的综合服务水平和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实现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和生态城市的目标。
3、远景(2020年以后):迅速提高加工制造业发展服务的高新技术产业的自开发水平,使制造业特别是汽车和化工产业及高科技瓷产业等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建成与城市现代化、产业国际化相适应的现代化人居环境。
第三章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第十三条城市性质:中外著名瓷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江南著名旅游城市;省重要工业城市。
第十四条城市职能:世界瓷艺术文化展示及交流中心;全国瓷产业重要生产基地及教育基地;“五山两湖”区域旅游中心;赣浙皖区域重要交通物流枢纽;省传统工业改造基地及高新技术产业示基地。
第四章城市性质第十五条规划全市人口控制规模(包括户籍和暂住人口)2010年169.67万人,2016年185.52万人,2020年200.02万人。
第十六条中心城(市区)规划建成区总人口(包括非农业人口、农业人口和暂住人口)2010年、2020年规模分别控制在50万人、80万人左右。
字串6第十七条2010年规划建设围将从2002年的40多平方公里增至140平方公里左右,2020年达到160平方公里。
规划市区城市可建设用地将从2002年的42平方公里,增至2010年的70平方公里左右,2020年则为80平方公里,这是市区城市建设用地可能达到的上限。
第五章城市规模第十八条规划原则1、利用悠久的瓷文化历史、良好的天然植被条件以及独特的山水风光,建构市域乃至整个大区域的、集名城保护与旅游开发为一体的、具有现代气息的历史文化名城旅游体系。
2、市域城镇体系规划要合理分布市域人口和生产力,依据不同城镇现有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以及全市整体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对市域土地进行综合控制与引导,完善城镇体系结构与布局。
字串23、适度扩中心城区用地围,中心城区的规模扩大不可避免的涉及到对周边建设条件成熟或者极具发展潜力的地区(尤其是重点乡镇)的兼并,因此必须从城镇体系上加以调整,合理布局城乡结构,注重基本农田等非建设用地的保护,使城市生态达到良性循环。
4、加大蔬菜基地的建设,保证市区与郊区的良好的经济沟通,促进市域农业的发展。
第十九条空间布局根据城镇体系划分标准,结合的实际地形地貌,市域城镇体系空间按照四级规划布局,形成以市区为核心,郊区为依托,重点城镇为动力,一般乡镇为基础的结构多元、间隔分布的网络型城镇体系。
第二十条城镇职能1、市区(包括中心城区和二级中心城区):字串1(1)中心城区在现状建成区基础上进行扩展,重点向东西方向发展。
纳入东面湘湖镇的部分地区,西南方向的吕蒙乡和西北方向的洪源镇和罗家垦殖场的一部分,以及北部的浮梁镇。
(2)二级中心城区为乐平市区。
2、城市郊区(包括近郊围和远郊围):(1)近郊围包括有吕蒙乡、竟成镇、鲇鱼山镇、洪源镇、罗家垦殖场、湘湖镇、浮梁镇、三龙乡、西郊垦殖场、丽阳乡、荷塘乡11个乡镇的全部或部分地区,面积总计约580平方公里。
(2)远郊围除了以上11个乡镇所管辖的所有面积之外,再加上寿安镇,整个远郊围用地面积为1,300平方公里。
3、重点城镇:市区、城市郊区以外重点城镇10个,分为两种模式发展。
一种以旅游开发为发展动力,包括瑶里镇、鹅湖镇、高家镇;另一种依托地理优势,以当地资源开发为发展动力,包括涌山镇、众埠镇、乐河镇、经公桥镇、蛟潭镇、后港镇、镇桥镇。
字串44、一般乡镇(城镇):一般城镇的建设分为两个部分。
(1)乐平市区的双田镇、洪岩镇、塔前镇、临港镇、浯口镇、洺口镇、鸬鹚乡、礼林镇、接渡镇、十里岗乡,以资源开发和农副产品生产为主。
(2)浮梁镇的金竹山、王港乡、庄湾乡、江村乡、西湖乡、黄坛乡、臧湾乡、峙滩乡、兴田乡、勒功乡,以生态农业和特色产业(如种植商品茶)为主。
第二十一条城镇等级规模到2010年,市域总人口将达到185.52万,其中城镇人口100.8万;2020年市域总人口将达200.02万,城镇人口137.2万。
城镇等级规模体系分为6级:Ⅰ级人口50万以上、Ⅱ级人口20-50万、Ⅲ级人口10-20万、Ⅳ级人口5-10万、Ⅴ级人口3-5万、Ⅵ级人口3万以下。
中心镇人口不小于3万,一般建制镇人口原则上不小于1万。
字串9第二十二条城镇职能结构规划城镇职能结构分为4个等级:城市规划控制区、二级中心城区、中心镇、一般建制镇。
第二十三条小城镇发展目标加快以一、二级中心城区为龙头,郊区为依托,重点城镇为动力,一般乡镇为基础的城镇体系结构建设,形成以公路、电力、电讯相沟通的网络体系,将全市小城镇建成布局合理、规模适度、交通方便、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经济实力强、具有较高文化品位和富有地方特色的山水园林城镇。
第六章城市总体布局第二十四条城市规划建设围到2020年城市建成区在原有基础上,一方面进行用地整改,另一方面适当扩大规模,重点向东西方向发展。
纳入东面湘湖镇的部分地区,西南方向的吕蒙乡和西北方向的洪源镇和罗家垦殖场的一部分,以及北部的浮梁镇。
字串9规划期末城市外围轮廓构想为西以206国道为界,北至瓷高新科技开发园和浮梁组团的北面边界,东至浮梁组团东缘和昌江大道东延伸达湘湖镇段以南,南端以南外环为边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