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景德镇市城区中小学布局规划

景德镇市城区中小学布局规划

规划编制顾问:董小明洪维平饶亚明项目负责人:缪晓波邹虚怀规划编制人员:邹虚怀国家注册城市规划师高级建筑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段铖松助理规划师冯伟高级工程师董晓琴助理规划师洪唯真国家注册城市规划师胡震国家注册电气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周志毅国家二级注册建筑师高级工程师其他参与人员:徐新庆王钢计胜禄邓严峰计新华余勇龙陈长水付爱根高屹立程坚方媛黄涛组织编制单位:景德镇市城市规划局景德镇市教育局编制单位:景德镇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所资质证书号:[赣]城规编第(023033)编制时间:二OO五年九月景德镇市城区中小学布局规划(2005—2020)目录前言 (3)第一章概述 (3)一、规划目的 (3)二、规划范围 (4)三、规划依据 (4)四、规划期限 (4)第二章中小学布局现状及问题分析 (4)一、概述 (4)二、学区划分 (4)三、重点规划区范围中小学概况 (5)(一)小学现状概况 (5)(二)初级中学现状概况 (5)(三)高级中学现状概况 (5)四、重点规划区中小学布局现状及问题分析 (6)五、非重点规划区中小学布局现状及问题分析 (7)第三章中小学布局的规划原则 (8)一、坚持统筹规划的原则 (8)二、坚持小学均衡布点就近入学的原则 (8)三、坚持初中均衡布点和规模办学并重的原则 (8)四、坚持高中规模效益原则 (8)五、加强职业教育的发展 (8)六、积极引导民办教育的健康发展 (8)第四章 2004—2020年中小学规模预测 (9)一、规划区人口预测 (9)二、中小学规模总体预测 (9)(一)小学规模总体预测 (9)(二)初中规模总体预测 (9)(三)高中规模总体预测 (10)三、布局调整目标 (10)第五章 2005-2020年小学、初中布局调整规划 (11)一、东学区小学、初中布局调整规划 (11)(一)现状 (11)(二)规划 (11)二、西学区小学、初中布局调整规划 (16)(一)现状 (16)(二)规划 (16)三、南学区小学、初中布局调整规划 (19)(一)现状 (19)(二)规划................................................19 四、北学区小学、初中布局调整规划.. (21)(一)现状 (21)(二)规划 (22)五、其它地区的小学、初中布局调整规划 (25)(一)用地范围 (25)(二)中小学布局规划 (25)第六章 2005-2020年高中布局调整规划.......... (25)一、高中的现状概况 (25)二、高中的现状问题分析及策略 (25)三、高中的规划布局 (26)(一)布局原则 (26)(二)规划布局 (26)第七章2005-2020年民办基础教育布局调整规划 (27)一、现状概况 (27)二、现状问题分析 (27)三、规划布局 (27)第八章规划实施建议与措施 (28)其它:一、附图二、附表前言教育是百业之基,是民族进步和国家振兴的基础,是提高全民族素质和创造力的根本途径。

要应对我国加入WTO后的新形势,主动参与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实现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建设“经济重镇和江南旅游都市”的宏伟目标,进一步提高经济发展水平,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建设和谐社会,必须依靠强大的人才和智力支撑,依靠劳动者和广大市民素质的普遍提高,依靠广大市民受教育程度和质量的普遍提高。

由此,我们必须牢固确立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基础教育是教育事业的基石,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奠基工程,基础教育的规划与质量关系到教育发展的整体水平,关系到广大市民的整体素质,关系到一个城市的城市化水平和质量,关系到一个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后劲。

当今世界发达国家都十分重视基础教育的发展,各国的教育改革也大多着力于基础教育的改革,他们确保基础教育发展的意识和措施十分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我们必须把基础教育作为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加快改革与发展的步伐。

同时,我们应该清醒的看到,尽管市委、市政府及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对基础教育十分重视,也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但人民群众对基础教育的议论仍然很多,特别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框架拉大,城区不断扩展,城市建设速度日益加快,学校布点疏密不均,一些学校校舍破旧,部分学校超负荷运转,生均用地严重不足,无法配置必要的场室及设备设施,严重影响了教育质量的提高,无法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更无法满足未来社会发展对基础教育的要求。

结合实际情况,合理规划和调整中小学布局,是优化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基础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

第一章概述一、规划目的(一)科学合理地规划调整城区中小学空间布局和规模,整合城区中小学教育的有形与无形资产,满足广大人民群众不断提升的生活需求,促进城市基础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特制定本规划。

(二)适应城市规模的发展和城市化要求,依据城市总体规划,本着实事求是、分区规划、分类指导的原则,促进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

(三)通过对现状分区办学条件和生源的分析,根据轻重缓急的原则,提出近、远期的基础教育布局调整规划和实施步骤。

(四)根据学校的用地现状及用地条件,控制好布点学校的发展预留用地范围,以便在条件成熟时,改善学校的用地状况,使其既能满足当前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要求,又能适应基础教育未来发展的需求。

二、规划范围景德镇市城区中小学布局规划范围同《景德镇市城市总体规划(2002-2020)》相一致,具体范围为:西以206国道为界,北至陶瓷科技园和浮梁组团的北面边界,东至浮梁组团东缘和昌江大道东延伸达湘湖镇段以南,南端以南外环为边界。

其中本城区中小学布局规划重点规划范围:东至卫生洁具厂东侧规划道路,西至紫金岩路、西山路和兴园路,南至南外环为边界,北至青塘村,具体规划范围详见“景德镇市城区中小学布局规划”图。

三、规划依据(一)《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1] 21号);(二)《景德镇市城市总体规划(2002—2020)》;(三)《中小学建筑设计规范》GBJ99—86;(四)《城市普通中小学校舍建设标准》(建标[2002]102号);(五)《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

四、规划期限本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相协调,规划期限为:近期:2005——2010年远期:2011——2020年第二章中小学布局现状及问题分析一、概述本规划重点规划范围截止到2004年12月底,共有小学55所,在校生31460人;初中27所,在校生19598人;高中18所,在校生14623人。

经过“十五”期间的教育改革和发展,我市城区中小学布局调整的成效已初步显现,一批办学规模小、质量差、效益低的学校被撤并,例如:第十二中学、第五小学等,同时,一批学校的教学条件和环境得到了较大的改善,例如:第一中学、第二中学、第五中学、第一小学和第十七小学等,办学的规模优势得到了初步体现,学校布局趋向合理,基础教育资源得到了较为充分合理的配置。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原因,城区部分中小学校仍存在布局不够合理,规模相对较小和配套设施严重不足等问题,影响了教育质量和教育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面对城区的快速扩容和城市化的推进,以及广大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和社会发展对基础教育的要求,为了进一步科学合理布局学校,优化教育资源,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水平,必须进行我市城区中小学布局调整和发展用地的控制。

二、学区划分(一)东学区:东至卫生洁具厂东侧规划道路,西至皖赣铁路,南至南外环为边界,北至昌江大道延伸段。

(二)西学区:东至沿河西路,西至紫金岩路、西山路和兴园路,南至昌江河韭菜园北岸、吕蒙段西北岸,北至昌江大道延伸段。

(三)南学区:东至皖赣铁路,西至沿河东路,南至南外环为边界,北至珠山路。

(四)北学区:东至皖赣铁路,西至昌江河东岸,南至珠山路,北至青塘村。

(五)其他学区:除东学区、西学区、南学区和北学区以外的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其他地区。

三、重点规划区范围中小学概况(一)小学(包括完全小学、九年一贯制学校的小学部分、十二年一贯制学校的小学部分和民办小学)现状概况重点规划区范围内共有小学55所,在校生31460人,校均572人。

其中,公办小学 41所,在校生27535人,校均672人,班级数为484个,平均班额57人/班(详见附表2-1“景德镇市城区小学<公办>现状统计表”);民办小学14所,在校生3925人,校均280人,班级数为76个,平均班额52人/班(详见附表2-4“景德镇市城区民办学校现状统计表”),其中:东学区:公办小学共15所,在校生8456人,校均564人,班级数158个,平均班额54人/班;西学区:公办小学共11所,在校生4029人,校均366人,班级数85个,平均班额47人/班;南学区:公办小学共7所,在校生7330人,校均1047人,班级数115个,平均班额64人/班;北学区:公办小学共8所,在校生7720人,校均965人,班级数126个,平均班额62人/班。

(二)初级中学(包括初级中学、完全中学、九年一贯制学校的初中部分、十二年一贯制学校的初中部分和民办初中)现状概况重点规划区范围内共有初中27所,在校生19598人,校均726人。

其中,公办初中22所,在校生18635人,校均847人,班级数为338个,平均班额55人/班(详见附表2-2“景德镇市城区初级中学<公办>现状统计表”);民办初中5所,在校生963人,校均193人,班级数为10个,平均班额96人/班(详见附表2-4“景德镇市城区民办学校现状统计表”),其中:东学区:公办初中共10所,在校生6644人,校均664人,班级数125个,平均班额53`人/班;西学区:公办初中共4所,在校生3112人,校均778人,班级数57个,平均班额55人/班;南学区:公办初中共3所,在校生3433人,校均1144人,班级数60个,平均班额57人/班;北学区:公办初中共5所,在校生5446人,校均1089人,班级数96个,平均班额57人/班。

(三)高级中学(高级中学包括高级中学、完全中学、十二年一贯制学校的高中部分和民办高中)现状概况重点规划区范围内共有高中18所,在校生14623人,校均812人。

其中,公办高中16所,在校生14242人,校均890人,班级数285个,平均班额50人/班(详见附表2-2“景德镇市城区高级中学<公办>现状统计表”);民办高中2所,在校生381人,校均191人,班级数8个,平均班额48人/班(详见附表2-4“景德镇市城区民办学校现状统计表”),其中:东学区:公办高中共8所,在校生6074人,校均759人,班级数127个,平均班额48人/班;西学区:高中共5所,在校生5155人,校均1031人,班级数100个,平均班额516人/班;南学区:高中共2所,在校生2341人,校均1171人,班级数41个,平均班额57人/班;北学区:高中共1所,在校生672人,校均672人,班级数17个,平均班额40人/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