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大学生就业指导全套PPT课件
大学生就业指导全套PPT课件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战略,带来了更多 的就业机遇
三、当前就业形势的不利因素
(一)传统的毕业生就业主渠道吸纳能力 下降
(二)社会对于毕业生学历层次的需求越 来越高
(三)毕业 生的能力素 质与用人单 位的要求也 存在较大的
差距
(四)毕业生就业期望值与社会需求 之间存在着巨大反差
(五)高等教育改革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 的需要
毕业生人数(万) 比上年增长(万)
340
88
413
73
495
82
559
64
611
52
630
19
• 大学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
(一)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由“精英”走向 “大众”
(二)大学生就业市场进一步由“卖方” 走向“买方”
(三)大学毕业生就业向第三产业倾斜
(四)大学生毕业初期失业率相对较高
二、当前就业形势的有利因素
(六)边远省区毕业生的就业 政策
• 来源于边远省区的本、专科毕业生,只 要是边远省区急需的,原则上应回生源 省区就业。边远省区特指以下10个省、 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黑龙江省、广 西壮族自治区、贵州省、云南省、西藏 自治区、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青 海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七)毕业生自费出国留学的 政策
WTO的加入,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了 不可估量的积极影响,进出口贸易大量增加, 对人才的需求也持续看涨。加入WTO后,我 国新增就业岗位1200万,就业机会增长33%。
(五)非公有制经济单位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 急剧增加
(六)高新技术企业对高新技术人才需求加大 (七)实施西部大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
• 毕业生可以申请自费出国留学,申请自 费出国留学的毕业生不参加就业,凭国 (境)外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在学校规 定的期限内提出申请,经学校教务和毕 业生就业管理部门审核同意后,不列入 就业计划。毕业生集中离校时未办妥手 续的,原则上将其户口转至家庭所在地, 继续办理出国手续。
全国就业,积极满足国防、军工、科研、教学、 高新技术等单位,以及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 党政机关和人民解放军的所属单位的用人需求。 国务院有关部委和省、市、自治区所属高等学 校毕业生就业优先满足本系统、本行业、本地 区需要,同时努力为地方、为全国的经济和社 会发展服务。师范类本、专科毕业生应优先满 足教育系统的需要。
大学生就业指导
什么样的选择决定什么样的生 活,今天的生活是由我们之前的选 择决定的,而今天的选择决定我们今 后的生活。
第一章 大学毕业生的就 业形势与就业市场
第一节 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
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大学生就业所面临 的形势
年份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有利形势
(一)大学生就业问题得到了前所未有的 高度重视 教育部、公安部、人事部、劳动保障 部联合发出通知,要求进一步做好普通 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对新增的就业岗 位优先录用符合资格条件的高校毕业生
(二)大学毕业生总体上仍属 供不应求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中国受过高等 教育的人数仅占全国人口比例的5.7%,而 发达国家占30%—50%,美国占60%,日本、 韩国占30%,不发达国家占8.8%,中国在 世界上的排名还没有达到不发达国家的平 均水平。因此,目前中国并不存在大学毕 业生已经多得分不出去的问题,中国仍属 人才奇缺的国家。
(六)社会对于毕业生的需求存在着结构 性的矛盾
【案例】
毕业生小王来自云南罗平,直到毕业前3月份还未落实工作 单位。朋友去参加国家医药管理局的供需见面协调会,顺便 将他的应聘材料带去帮他落实单位。刚好有一家制药厂要他, 专业对口,又是家乡,然而他本人的择业意向却是:单位地 点必须在昆明市,至于到昆明的什么单位、具体做什么工作 都无关紧要,除此以外,什么单位都不考虑。在这种心态下, 结果自然难以如愿。
四、新时期大学生就业趋势
(一)一次就业成为历史的遗迹,短期就 业和多次就业成为就业的主流脉象
(二)就业全国化成为趋势 (三)报考“公务员”行情看涨
(四)报考研究生持续“高烧” (五)新兴就业形式蔚然成风 (六)自主创业悄然兴起
五、毕业生就业的方针和政策
(一)不同类型学校毕业生的就业政策 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本、专科毕业生面向
Hale Waihona Puke (四)结业生的就业政策• 结业生就业必须在《就业报到证》上注 明“结业生”字样,在规定时间内未联 系单位的,由学校将其档案、户籍关系 转至家庭所在地(家居农村的保留非农 业户籍),自谋职业。
(五)有病毕业生的就业政策
• 学校应在毕业生毕业前认真负责地对毕 业生进行健康检查,不能坚持正常工作 的,让其回家休养。一年内治愈的(须 经学校指定县级以上医院证明能坚持正 常工作的)可以随下一届毕业生就业; 一年以后仍未痊愈或无用人单位接收的, 户籍关系和档案材料转至家庭所在地, 由其自谋职业。
小王的思想在当前毕业生的择业过程中具有一定的代表 性。不少毕业生过于向往经济发达地区,尤其是沿海地区的 中心城市,最低的期望也是回自己家乡所在地的中心城市。 他们只注重经济文化发达、工作环境优越的一面,而忽视了 人才济济、相对过剩的一面,择业期望值居高不下,甚至还 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从而导致主观愿望与现实需求之间的巨 大落差。
(三)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 使就业空间进一步加大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广阔的 就业可能。国内生产总值2010年要比 2000年翻一番,要求今后5至10年国民经 济生产总值每年至少要保持8%左右的增 长速度。专家预测每增加一个百分点, 就会提供80至100万个就业岗位。
(四)加入WTO使就业机会增加
(二)定向生原则上按入学时 合同就业
如确因特殊情况不能回原定向单位 就业的毕业生,须征得原单位的同意, 报就业主管部门批准,并交纳相应的违 约金和培养费后,可调整就业单位。
• (三)享受国家专业奖学金及享受艰苦行业、 地区或特殊岗位定向奖学金的毕业生的就业政 策
享受师范、农林、民族、体育、航海等 国家专业奖学金及享受艰苦行业、地区或特殊 岗位定向奖学金的毕业生原则上按国家计划就 业,对不服从就业计划自谋职业的,需补缴在 校学习期间普通专业的学费并返还定向奖学金、 专业奖学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