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高三高考数学专题复习17+立体几何中线面位置关系

2018高三高考数学专题复习17+立体几何中线面位置关系

1.【2017课标1,文6】如图,在下列四个正方体中,A ,B 为正方体的两个顶点,M ,N ,Q 为所在棱的中点,则在这四个正方体中,直接AB 与平面MNQ 不平行的是A .B .C .D .【答案】A【考点】空间位置关系判断【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以及空间想象能力,属容易题.证明线面平行的常用方法:①利用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使用这个定理的关键是设法在平面内找到一条与已知直线平行的直线,可利用几何体的特征,合理利用中位线定理、线面平行的性质或者构造平行四边形、寻找比例式证明两直线平行.②利用面面平行的性质,即两平面平行,在其中一平面内的直线平行于另一平面.2.【2017课标3,文10】在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E 为棱CD 的中点,则( )A .11A E DC ⊥B .1A E BD ⊥C .11A E BC ⊥D .1AE AC ⊥【答案】C【解析】根据三垂线逆定理,平面内的线垂直平面的斜线,那也垂直于斜线在平面内的射影,A.若11A E DC ⊥,那么11D E DC ⊥,很显然不成立;B.若1A E BD ⊥,那么BD AE ⊥,显然不成立;C.若11A E BC ⊥,那么11BC B C ⊥,成立,反过来11BC B C ⊥时,也能推出11BC A E ⊥,所以C 成立,D.若1A E AC ⊥,则AE AC ⊥,显然不成立,故选C.【考点】线线位置关系【名师点睛】垂直、平行关系证明中应用转化与化归思想的常见类型. (1)证明线面、面面平行,需转化为证明线线平行. (2)证明线面垂直,需转化为证明线线垂直. (3)证明线线垂直,需转化为证明线面垂直.学~3.【2014高考广东卷.文.9】若空间中四条直线两两不同的直线...,满足12l l ⊥,23//l l ,34l l ⊥,则下列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A .14l l ⊥B .14//l lC ..既不平行也不垂直D ..的位置关系不确定 【答案】D【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空间中直线的位置关系的判定,属于中等题.【名师点晴】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空间点、线、面的位置关系,属于中等题.解题时一定要注意选“正确”还是选“错误”, 否则很容易出现错误.解决空间点、线、面的位置关系这类试题时一定要万分小心,除了作理论方面的推导论证外,利用特殊图形进行检验,也可作必要的合情推理.4.【2016高考山东文数】已知直线a ,b 分别在两个不同的平面α,内,则“直线a 和直线b 相交”是“平面α和平面相交”的( )(A )充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直线和直线相交”⇒“平面α和平面β相交”,但“平面α和平面β相交”⇒“直线和直线相交”,所以“直线和直线相交”是“平面α和平面β相交”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故选A .考点:1.充要条件;2.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名师点睛】充要条件的判定问题,是高考常考题目之一,其综合性较强,易于和任何知识点结合.本题涉及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突出体现了高考试题的基础性,能较好的考查考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等.5.【2015高考广东,文6】若直线和是异面直线,在平面α内,在平面β内,是平面α与平面β的交线,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A.至少与,中的一条相交B.与,都相交C.至多与,中的一条相交D.与,都不相交【答案】A【考点定位】空间点、线、面的位置关系.【名师点晴】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空间点、线、面的位置关系,属于容易题.解题时一定要注意选项中的重要字眼“至少”、“至多”,否则很容易出现错误.解决空间点、线、面的位置关系这类试题时一定要万分小心,除了作理论方面的推导论证外,利用特殊图形进行检验,也可作必要的合情推理.6. 【2016高考上海文科】如图,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F分别为BC、BB1的中点,则下列直线中与直线EF相交的是()(A)直线AA1 (B)直线A1B1(C)直线A1D1(D)直线B1C1【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B C与EF在同一平面内,是相交的,其他A,B,C中直线与EF都是异面直线,故选D.只有11考点:1.正方体的几何特征;2.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名师点睛】本题以正方体为载体,研究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突出体现了高考试题的基础性,题目不难,能较好的考查考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等.7.【2014辽宁文4】已知m ,n 表示两条不同直线,α表示平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m n αα则//m n B .若m α⊥,n α⊂,则m n ⊥ C .若m α⊥,m n ⊥,则//n α D .若//m α,m n ⊥,则n α⊥ 【答案】B【考点定位】空间直线和平面的位置关系.【名师点睛】本题考查空间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平行关系及垂直关系.解题分关键是熟记相关性质定理、判定定理等,首先利用举反例排除错误选项,是解答此类问题的常用方法.本题属于基础题,覆盖面较广,难度不大.8.【2015高考湖北,文5】12,l l 表示空间中的两条直线,若p :12,l l 是异面直线;q :12,l l 不相交,则( )A .p 是q 的充分条件,但不是q 的必要条件B .p 是q 的必要条件,但不是q 的充分条件C .p 是q 的充分必要条件D .p 既不是q 的充分条件,也不是q 的必要条件 【答案】A .【解析】若p :12,l l 是异面直线,由异面直线的定义知,12,l l 不相交,所以命题q :12,l l 不相交成立,即p 是q 的充分条件;反过来,若q :12,l l 不相交,则12,l l 可能平行,也可能异面,所以不能推出12,l l 是异面直线,即p 不是q 的必要条件,故应选A .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异面直线,属基础题.【名师点睛】以命题与命题间的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为契机,重点考查空间中直线的位置关系,其解题的关键是弄清谁是谁的充分条件谁是谁的必要条件,正确理解异面直线的定义,注意考虑问题的全面性、准确性.9.【2015高考浙江,文4】设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m 是两条不同的直线,且l α⊂,m β⊂( )A .若l β⊥,则αβ⊥B .若αβ⊥,则l m ⊥C .若//l β,则//αβD .若//αβ,则//l m 【答案】A【考点定位】直线、平面的位置关系.【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空间直线、平面的位置关系.解答本题时要根据空间直线、平面的位置关系,从定理、公理以及排除法等角度,对个选项的结论进行确认真假.本题属于容易题,重点考查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以及排除错误结论的能力.10.【2014年.浙江卷.文6】设m 、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则( ) A.若n m ⊥,α//n ,则α⊥m B.若β//m ,αβ⊥,则α⊥mC.若β⊥m ,β⊥n ,α⊥n ,则α⊥mD.若n m ⊥,β⊥n ,αβ⊥,则α⊥m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对A ,若n m ⊥,α//n ,则α⊂m 或α//m 或α⊥m ,错误; 对B ,若β//m ,αβ⊥,则α⊂m 或α//m 或α⊥m ,错误; 对C ,若β⊥m ,β⊥n ,α⊥n ,则α⊥m ,正确;对D ,若n m ⊥,β⊥n ,αβ⊥,则α⊥m 或α⊂m 或α//m ,错误. 故选C.考点:空间中的线线、线面、面面的位置关系,容易题.【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线线,线面,面面平行关系及垂直关系的转化,考查空间想象能力能力.11.【2017课标1,文18】如图,在四棱锥P-ABCD 中,AB//CD ,且90BAP CDP ∠=∠=.(1)证明:平面PAB ⊥平面PAD ;(2)若PA =PD =AB =DC ,90APD ∠=,且四棱锥P-ABCD 的体积为83,求该四棱锥的侧面积.【答案】(1)证明见解析; (2)326+.由于AB CD ∥,故AB PD ⊥,从而AB ⊥平面PAD . 又AB ⊂平面PAB ,所以平面PAB ⊥平面PAD .(2)在平面PAD 内作PE AD ⊥,垂足为E .由(1)知,AB ⊥平面PAD ,故AB PE ⊥,可得PE ⊥平面ABCD .设AB x =,则由已知可得AD =,PE x =. 故四棱锥P ABCD -的体积31133P ABCD V AB AD PE x -=⋅⋅=. 由题设得31833x =,故2x =.从而2PA PD ==,AD BC ==PB PC ==. 可得四棱锥P A-的侧面积为21111si n 606232222P AP D P A A P D D C B⋅+⋅+⋅︒=+ 【考点】空间位置关系证明,空间几何体体积、侧(表)面积计算【名师点睛】证明面面垂直,先由线线垂直证明线面垂直,再由线面垂直证明面面垂直;先利用线面平行说明点面距为定值,计算点面距时,如直接求不方便,应首先想到转化,如平行转化、对称转化、比例转化等,找到方便求值时再计算,可以减少运算量,提高准确度,求点到平面的距离有时能直接作出就直接求出,不方便直接求出的看成三棱锥的高,利用等体积法求出.12.【2017山东,文18】(本小题满分12分)由四棱柱ABCD -A 1B 1C 1D 1截去三棱锥C 1- B 1CD 1后得到的几何体如图所示,四边形ABCD 为正方形,O 为AC 与BD 的交点,E 为AD 的中点,A 1E ⊥平面ABCD ,(Ⅰ)证明:1A O ∥平面B 1CD 1;(Ⅱ)设M 是OD 的中点,证明:平面A 1EM ⊥平面B 1CD 1.【答案】①证明见解析.②证明见解析.所以1111//,AO OC AO OC =, 因此四边形11AOCO 为平行四边形, 所以11//A O O C ,又1O C ⊂面11B CD ,1AO ⊄平面11B CD , 所以1//AO 平面11B CD , (II)因为 AC BD ⊥,E ,M 分别为AD 和OD 的中点, 所以EM BD ⊥,因为ABCD 为正方形,所以AO BD ⊥, 又 1A E ⊥平面ABCD ,BD ⊂平面ABCD 所以1,A E BD ⊥ 因为11//,B D BD所以11111,,EM B D A E B D ⊥⊥又1,A E EM ⊂平面1A EM ,1A EEM E =.所以11B D ⊥平面1,A EM又11B D ⊂平面11B CD ,所以平面1A EM ⊥平面11B CD.【考点】空间中的线面位置关系【名师点睛】证明线面平行时,先直观判断平面内是否存在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平行,若找不到这样的直线,可以考虑通过面面平行来推导线面平行,应用线面平行性质的关键是如何确定交线的位置,有时需要经过已知直线作辅助平面来确定交线.在应用线面平行、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进行平行转化时,一定要注意定理成立的条件,严格按照定理成立的条件规范书写步骤,如把线面平行转化为线线平行时,必须说清经过已知直线的平面与已知平面相交,则直线与交线平行.13.【2017江苏,15】 如图,在三棱锥A-BCD 中,AB ⊥AD , BC ⊥BD , 平面ABD ⊥平面BCD , 点E ,F (E与A ,D 不重合)分别在棱AD ,BD 上,且EF ⊥AD . 求证:(1)EF ∥平面ABC ; (2)AD ⊥AC .【答案】(1)见解析(2)见解析(第15题)ADBC EF所以AD ⊥平面ABC , 又因为AC ⊂平面ABC , 所以AD ⊥AC.【考点】线面平行判定定理、线面垂直判定与性质定理,面面垂直性质定理 【名师点睛】垂直、平行关系证明中应用转化与化归思想的常见类型. (1)证明线面、面面平行,需转化为证明线线平行. (2)证明线面垂直,需转化为证明线线垂直. (3)证明线线垂直,需转化为证明线面垂直. 14.【2016高考北京文数】(本小题14分)如图,在四棱锥ABCD P -中,⊥PC 平面ABCD ,,AB DC DC AC ⊥∥ (I )求证:DC PAC ⊥平面; (II )求证:PAB PAC ⊥平面平面;(III )设点E 为AB 的中点,在棱PB 上是否存在点F ,使得//PA 平面C F E ?说明理由.【答案】(Ⅰ)见解析;(Ⅱ)见解析;(III )存在.理由见解析.所以C DC P ⊥. 又因为DC C ⊥A , 所以DC ⊥平面C PA .(II )因为//DC AB ,DC C ⊥A , 所以C AB ⊥A . 因为C P ⊥平面CD AB , 所以C P ⊥AB . 所以AB ⊥平面C PA . 所以平面PAB ⊥平面C PA .(III )棱PB 上存在点,使得//PA 平面C F E .证明如下: 取PB 中点,连结F E ,C E ,CF . 又因为E 为AB 的中点, 所以F//E PA .又因为PA ⊄平面C F E , 所以//PA 平面C F E .考点:空间垂直判定与性质;空间想象能力,推理论证能力【名师点睛】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的应用:当两个平面垂直时,常作的辅助线是在其中一个面内作交线的垂线,把面面垂直转化为线面垂直,进而可以证明线线垂直(必要时可以通过平面几何的知识证明垂直关系),构造(寻找)二面角的平面角或得到点到面的距离等. 15.【2014四川,文18】(本小题满分12分)在如图所示的多面体中,四边形11ABB A 和11ACC A 都为矩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