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从李煜词看其文人气质与天子气派的矛盾融合

从李煜词看其文人气质与天子气派的矛盾融合

2、李煜把自己现实的悲愁纳入人生感悟,把怀念忧伤故国的情绪引入词作,进行题材上的扩展,把普通的情感升华为对人生的忧患意识,深化了词作哲理的意蕴。对李煜作品进行具体的分析,有益于我们正确理解作品,更加了解李煜,从而准确把握他的情感,对其独特风格和自成一派的词风解读到位,对研究李煜词对后世词人和中国词学的深远影响都有很大的帮助。
3、李煜身上的文人气质和天子气息的矛盾融合,在中国的文学史上是极为罕见的,对此的研究可以使我们进一步把握李煜的个性气质,以及其气质对其作品的影响,同时李煜词中表现出的独特气质使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剖析作者的内心世界,从而在作品上与作者达到统一的境界,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基本内容:
1.结合历史背景简单介绍李煜生平及其词作概况。
①矛盾
⑴李煜是天子身份,他的“家”与“国”是统一的,《破阵子》中,面对“三千里地山河”的浩浩荡荡,李煜却说出“几曾识干戈”。当自己的天下落入敌人手中,自己也沦为阶下囚时,前还气势磅礴,而后又示弱,所以天子的气派与文人气质此刻是冲突的,体现出了矛盾的一面。
⑵文人细腻柔情的气质是与生俱来的,是李煜“本性”,而天子的气派有后天形成的因素,所以即使缅怀故国,也是从“独自凭栏”、“小楼昨夜东风”开始,触哀景伤哀情,天子气派被削弱。
②天子气派体现:李煜是君主,其作品中难掩他身为帝王的士大夫气质,词中尽是描写他心怀壮阔山河的恢弘与山河破碎的悲怆感伤,既有“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的豪迈气势,又有“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对于故国的悲痛缅怀。
3.结合李煜身上的文人气质与天子气派的不同体现,分析这两种气质在李煜的作品中矛盾与融合的体现。
六、不足:在查阅相关资料和阅读李煜作品时,我发现就李煜词中所体现出的带有李煜浓郁的个性气质的相关研究并不是十分广泛和深入,尤其是对其词中体现出的文人与天子气质既矛盾又相互交融的讨论有所欠缺。
选题依据:
1、中国古典词学向来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抒情诗体是我国古代文学的光辉成就。谈到词,也就不得不提李煜了。我一直很喜欢李煜的词,王国维《人间词话》中描述道“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概遂深”“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阅世愈浅性情愈真,李后主是也”。他的词缱绻幽凄,婉约中尽显大气,对后世词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②融合:文人与天子的双重身份,使得李煜具备的两种气质相互影响交融,注定了在其作品中会融合在一起,形成李煜自己的独特味道。
⑴内容上:如面对破碎的“三千里地山河”时仍“垂泪对宫娥”,再如“凭阑半日独无言,依旧竹声新月似当年”只能在忧愁和无言中对故国进行哀悼。
四、李煜词艺术成就及词史地位,其相关作品有唐圭璋《南唐二主词汇笺》(南京:中正书局,1936)、吴颖《重新论定李煜词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广东:汕头大学学报,1985)对李煜作品对后世的影响及其地位进行了比较详细的阐述。
五、在诸多研究作品当中,还存在着一些将李煜与其他词人进行得比较的研究,如李晔坤《李煜、晏几道、纳兰性德梦词对比研究》(北京语言大学,2008)、刘欣《李煜词与纳兰性德词艺术创作比较谈》(作家,2008)等,这一部分也是对李煜词研究很重要的一个方向。
2、通过对相关资料的收集和初步整理了解,我发现对于李煜文人气息与天子气派以及这两种气质的矛盾与融合在他词中的体现这一方面上,相关的研究还是比较薄弱的,因此我选择了从这个角度切入。
选题意义:
1、李煜词在中国词学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他的作品脍炙人口,以风情旖旎、细微有致、深哀结郁、真率、真切、自然隽永见长。李煜以生动形象的语言和白描的写作手法所表现出来的“神秀”之色,带来了词作艺术上的革新,不论是思想感情,还是结构艺术,李煜词都达到了一个高峰。因此,研究李煜的词作有利于我们对中国的词作品进行更好的学习、理解和把握,进而对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继承和发展。
三、李煜词艺品评及创作比较、创作分期的讨论,相关研究作品有俞陛云《唐宋词选释》(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刘跃辉《南唐后主李煜若干问题研究》(安徽大学,2011)对于李煜词的艺术性进行了评价鉴赏,还有周力雁、李景梅的《李煜前后期词差异原因论略》以及邹元凤的《论李煜词风的变化》、闵毅的《李煜前后期词之比较》,对于李煜的创作分期进行了探讨研究,分析前后期词的异同之处。
一、版本及生世考辨,及其词数量的考订,相关方面的研究作品有王仲闻校订的《南唐二主词校订》(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田居俭著李煜传(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8)等作品,对于李煜的生平、所经历的时代背景及作品,进行了论述,可以对其人形成基本的了解和掌握。
二、李煜词作思想内容的辨析,相关研究作品有张超《李煜词百年研究综述》(燕山大学学报,2010)、彭朋《李煜的悖论——政治的悲剧与文学的辉煌》(山东大学,2010)等,对词的思想内容进行了品鉴研究,从词的内容来把握李煜词的特点。
2.从李煜的具体词作中,分析讨论李煜文人气息质体现:李煜词作中的真挚情感往往表露无遗,写景抒情中的细腻婉转,使人百转回肠,如《相见欢》中的“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花开花落写得如此凄美动人,《相见欢》中“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令人随他一同愁人断肠,仿佛自己也孤单地笼罩于冷月中。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课题名称:从李煜词看其文人气质与天子气派的矛盾融合
学生姓名:
学院:
专业:
指导教师:
年月日
一、综述国内外对本课题的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研究动态:
晚唐五代的词人之中,南唐后主李煜独树一帜,李煜词作为中国词学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为词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目前关于本课题的研究现状如下:李煜在中国词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对于他的生平及词的研究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学术热点,尤其是20世纪以来更是受到众多学者的重视,相关的研究成果层出不穷,研究内容也很全面和深入,从李煜的生平、时代背景到李煜词的特点、意义等相关方面,前人已经取得了非常大的成果,历代的学者,从各个角度评价李煜其人,用不同的眼光评价他的作品,在这其中,争论也是源源不断的。围绕有关李煜及李煜词研究的一些核心问题,探讨和争论的重点主要集中以下几方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