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政治必修三第一单元测试(附答案)

政治必修三第一单元测试(附答案)

第一单元测试(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下列对文化内涵的认识正确的一项是( A )A.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B.文化就是思想、理论、信念、信仰、道德、教育、科学、文化、艺术等C.文化是人们进行生产、传播、学习、积累的过程D.文化就是人类创造的一切产品2.关于文化生活的现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C)①文化是由自然界所创造的、为人类所拥有的②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③有了人类社会才有文化,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④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4.“重男轻女”本来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思想意识,是生产资料私有制财产继承关系的反映。

但直到今天,这种思想依然残留在一些人的头脑里。

这说明( D )①文化的发展总是落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②文化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并不是完全同步的③文化可以脱离经济而存在④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5.一位哲学家曾做过这样的比喻:政治是骨骼,经济是血肉,文化是灵魂。

下列说法对经济、政治和文化之间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C )A.没有文化,政治和经济就不会存在B.经济和政治是由劳动者创造的,文化是由知识分子创造的C.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D.政治由文化、经济所决定,又给予文化和经济以重大影响7.今天,文化的影响力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文化产业也日益成为一些发达国家对外贸易的主导产业。

应对这一挑战,我们的根本之策是(D)A.吸收人类优秀文化为我所用B.抵制洋垃圾的进入C.维护国家的文化安全 D.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和感召力11.法国哲学家爱尔维修有句名言:“人是环境的产物。

”某论坛上,主持人让听众写下与自己关系最密切的6个朋友,并指出他们月收入的平均数大致就是自己的月收入,测试结果的准确程度让所有听众惊讶不已。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每个人的朋友圈都是一个特定的文化环境,它彰显着你的现在,也预示着你的未来。

这种现象说明( B )A.文化决定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B.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C.文化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念,丰富精神世界D.文化改变人们的道德修养,塑造完美人格19.清华大学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南京大学的“诚朴雄伟,励学敦行”、北京师范大学的“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等校训影响着一代代莘莘学子。

这说明优秀文化能够( D )①促进社会全面进步②丰富人的精神世界③增强人的精神力量④促进人的全面发展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8、(2018•天心区校级学业考试)“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

”如同为春节,北方冰城哈尔滨用五彩缤纷的冰灯迎新,而南国广州则用姹紫嫣红的花市迎新。

这说明()①不同的区域文化截然不同②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文化环境③文化的形式是丰富多彩的④不同地域的文化各有特色。

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23、(2017秋•通渭县期末)钱钟书先生曾言:“你不问我什么是文化的时候,我还知道文化是什么;你问我什么是文化,我反而不知道文化是什么了。

”你认为下列时政要闻属于文化现象的是()①2017、3、29韩媒问卷调查1000名选民,近7成选民盼外聘奥巴马当总统②2017年3月,超40城收紧楼市政策,认房认贷蔓延至二线城市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南京大屠杀档案》列入《世界记忆名录》④2017年3月23日,里皮率领中国足球队以1:0战胜韩国队。

A.①②B.②④C.①④D.③④20、(2018•乌鲁木齐模拟)2017年6月29日,全国首个地铁公共文化艺术节在上海开幕。

借助地铁这一公共交通载体,营造经典文化氛围,丰富上海城市文化的公共空间,让乘客在旅途中实现“看得到作品,听得到音乐,悟得到精神,学得到知识,感受得到文化氛围”的文化愿景。

发展地铁文化有利于()①扩大影响范围,助推文化产业成为支柱性产业②营造良好氛围,让人们在潜移默化中提升素养③发挥科技作用,使地铁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④利用鲜活载体,传播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9、(2018•北京模拟)“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元代诗人王冕的这句诗,不但表达出梅花独放幽香的高洁品格,也表达出诗人淡泊自守的精神气节。

时至今日,这句诗仍被广为传颂,并引发时代共鸣。

这种时代共鸣表达的是()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自信和定力②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自知和清醒③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的大同思想④兼收并蓄、博采众长的宽广胸怀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常言道:“接地气才能有灵气,俯下身才能心贴心。

”文艺工作者走基层、接地气是因为A.基层是传统文化的发祥地 B.基层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C.基层是文化创作的泉 D.基层是文化传播的手段4\在安徽合肥梅山路社区有一家名为小筛子义学私塾的国学公益机构,10年,在这所免费教学的私塾里,累计有5000余名儿童通过诵读经典,学习传统礼仪知识,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

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要注意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②批判继承,古为今用③先继承,后发展④推陈出新,革故鼎新A.①②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11.探月工程是一项和平利用太空的事业,我们希望和有关国家和国际同行在平等互利的前提下开展更多的国际合作。

开展国际合作做到了A.反对民族虚无主义B.继承传统,推陈出新C.面向世界,博采众长D.反对历史虚无主义19.湖南卫视推出了内地首档亲子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

它在借鉴韩国原版节目的基础上融人中国传统文化中孝老敬亲的理念,播出后受到了观众的一致好评。

这说明①电视节目创作应面向世界,博采众长②优秀的文化产品能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③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源泉④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2.就文化自身的传承性而言,对文化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因素是A.自然地理条件 B.社会制度的更替C.科学技术和思想运动 D.经济发展水平8.2014年央视春晚,由匈牙利人演绎的舞蹈《符号中国》,以其独特的创意和充满中国元素的画面,令我们倍感亲切又耳目一新。

这说明( )①各国文化既相互交流又逐渐趋同②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③理论创新是社会变革和发展的先导④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②④11.近期,我国一些电影和电视剧中的低俗化现象不断受到质疑。

例如,有的刻意渲染对财富、地位、奢华生活的向往,不加节制地刺激观众的欲望;有的利用“粉丝情结”,夸大“高富帅”“白富美”的偶像魔力,不加掩饰地激发观众“婚姻改变人生”的白日梦。

材料意指( ) A.应该用优秀文化引领人们前进的方向B.电影是改变人们精神世界的物质力量C.应该用多样的文化形式丰富人们的生活D.电影应该是没有意识形态性质的精神产品1.2014年是中国全功能接入互联网20周年,目前色彩斑斓的网络文化能够满足人们日趋多样化的文化需要,充实人们的精神生活;同时也有一些低俗不堪的内容腐蚀人们的身心健康。

针对网络文化网民应( )①提高辨别眼力,抵制腐朽文化②加强管理引导,净化网络环境③坚持立德树人,培育“四有”公民④加强道德修养,提升文化素养A.①②B.②③C.①④ D.③④12、置身文化市场,我们看到:宣传广告五颜六色,各种图书报刊异彩纷呈,网吧聊天室生意火爆,电视节目丰富多彩……这些表明( )A.社会生活纷繁复杂 B.政治生活丰富多彩C.经济生活复杂多样D.文化生活丰富多彩13、“崇尚时尚文化就是崇尚新文化”这一观点()A.正确。

因为崇尚新文化与崇尚时尚是完全一致的B.错误。

因为时尚的东西并不一定就是新文化C.正确。

因为新文化总是比较时尚的东西D.错误。

因为新文化不可能是时尚的东西14、2018年春节联欢晚会节目丰富多彩,有歌舞、相声、戏曲、武术、小品、杂技等,从不同角度满足人们多样化的文化需求。

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人们的文化需求日益呈现出()特点。

A.差异性、多元性、时尚性 B.求异性、多样性、丰富性C.民族性、统一性、生活性D.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15、在当代中国,我们所倡导的大众文化应当是()①面向广大人民的文化②反映人民利益与呼声的文化③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④社会主义文化A.①②③B. ②③④C.①③④D. ①②③④16、下列属于腐朽文化的是()①看相、算命、测字、看风水等②封建主义、资本主义的腐朽思想③殖民文化、邪教文化、色情文化等④封建迷信、愚昧思想、庸俗文化A.①②B.③④C.②③D. ①④17、腐朽文化的危害性主要是()①腐蚀人们的精神世界②侵蚀民族精神③阻碍先进生产力发展④危害社会主义事业A.①②③B. ②③④C.①③④D. ①②③④18、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仍然存在着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主要原因是()①封建思想的残余和旧的习惯势力根深蒂固②西方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对我国思想文化领域的冲击③人们的文化生活日益多样化④市场经济自身的弱点诱发拜金主义等思潮A.①②③B. ②③④C.①③④D. ①②④19、对腐朽文化二、非选择题(共40分)21.材料一:在当今社会,作为文化竞争力重要组成部分的文化产业,对GDP的贡献率日益提高;而文化产业与高科技的结合,以及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形成的共栖、融合和衍生的互动关系,更使其对经济发展的推动达到前所未有的力度。

材料二:建设世界性城市,可以“跨越”经济增长阶段,绝不能“跨越”人文精神的培育和塑造。

提高城市竞争力的时候,不能只重视综合经济力、综合服务功能,而轻视文化力对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支撑意义——脱离文化力的城市综合竞争力将是残缺的。

综观全球公认为“世界城市”的发展现状,不难发现,综合文化力不仅是城市综合竞争力的一部分,且有日渐成为核心的趋势。

运用所学的文化生活知识,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二所包含的道理。

(12分)23.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我们一定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阔步前进。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

请从文化作用的角度,分析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性。

(16分)参考答案:1.答案:A2.答案:C3.答案:A4.答案:D解析:经济决定文化,但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并不是完全同步的,文化可以超前或落后于经济的发展。

相关主题